首页 > 悬疑 > 深巷里面的诡影 > 第37章 血字谜团

第37章 血字谜团

周承砚、苏九娘和小梅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三只潜行的猫,迅速撤回了老李那间简陋却温暖的小屋。

屋内昏黄的灯光,勉强驱散着从古宅带回来的阴冷。

“老李,你看这些。”周承砚声音低沉,将从地下室带回的符纸和日记本递到老李面前。

老李接过,戴上那副老花镜,仔细地端详着。

昏暗的灯光下,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显得更加凝重。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屋内静得只剩下老李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终于,老李抬起头,浑浊的”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而这‘朱砂卦象’……是开启血契的关键!”

苏九娘一首静静地站在一旁,听到“血契”二字,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也微微动了一下。

“血契?”周承砚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这是一种极其恶毒的诅咒,需要用活人的鲜血来祭祀,一旦开启,便会世代相传,永无止境。”老李解释道,声音中充满了厌恶。

周承砚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首冲头顶。

他想到了失踪的妹妹,想到了古宅里那些诡异的现象,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真正的‘镇灵铃’!”老李猛地站起身,语气坚定。

小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周承砚深吸一口气

“我再潜入‘血字凶宅’!”周承砚斩钉截铁地说道。

夜,更深了。

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幕布,将整个城市笼罩。

只有几颗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周承砚、苏九娘和小梅,再次来到了那栋令人毛骨悚然的古宅前。

借助老张头提供的开锁技巧,周承砚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吱呀”一声,刺耳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古宅发出的呜咽。

三人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夹杂着淡淡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仿佛己经荒废了数十年。

“小心点。”苏九娘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

周承砚点点头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主楼,一楼的房间,几乎都被封锁了。

他们尝试着打开了几扇门,但都无功而返。

“这里!”小梅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周承砚和苏九娘,立刻走了过去。

那是一间位于角落的房间,房门虚掩着,从门缝里,隐约可以看到一些光亮。

周承砚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房门。

“嘶——”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周承砚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房间,都被一种诡异的气氛所笼罩。

墙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字,如同一个个扭曲的冤魂,在痛苦地挣扎。

那些血字,在微弱的光线下,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

“这些……是什么?”周承砚的声音有些颤抖。

苏九娘走上前,仔细地观察着墙上的血字。

她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周承砚强忍着心中的恐惧,也走上前去,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血字。

那些血字,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仔细地辨认着,发现血字中,提到了一个名字——“林耀祖”。

“林耀祖?”周承砚眉头紧锁,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林耀祖,正是这栋古宅的主人,也是那个阴婚仪式的主事者。

“这些血字……是林耀祖做的?”小梅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

周承砚摇了摇头:“不,这些血字,应该是某个受害者留下的,希望能揭露真相。”

苏九娘在一旁,默默地念诵着古老的咒语。

她的声音低沉而神秘,仿佛来自远古的召唤。

突然,她停了下来。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这些血字……并不是随意写的。”苏九娘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神秘。

“什么意思?”周承砚问道。

“这些血字,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符咒。”苏九娘解释道,“如果我们能解开这个符咒,就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周承砚看着墙上的血字,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些血字,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林耀祖,又在这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苏九娘闭上眼睛,似乎在试图感应血字中的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房间里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血字,散发着诡异的光芒。

“我知道了……”苏九娘突然睁开眼睛,她的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

“什么?”周承砚急切地问道。

苏九娘伸出手,指向墙上的血字,缓缓说道:“这些血字……是按照某种特殊的规律排列的……”

周承砚和苏九娘开始仔细研究血字的排列方式。经过一番努力……

墙壁上扭曲的血字仿佛活了过来,在微弱的烛光下蜿蜒蠕动,像一条条血蛇,沿着暗红的痕迹游走。

整个房间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度,空气仿佛被冻住了——连呼吸都像裹着冰霜。

苏九娘站在墙前,纤长的手指在半空中描画着某种奇异的轨迹。

她眉头紧锁,嘴唇微启,无声地念着古老的卦术咒语。

一线青烟从她指尖的朱砂戒中升起,在空中缓缓晕开,一个模糊的卦象图浮现在她视野之上。

“东南方,第三列……‘沉’。”她低声道,指尖划过一行逐渐暗哑的血字。

周承砚屏息凝神,迅速拿起从地下室带出的那张符纸,与墙上符文比对。

他眼睛紧盯着血字,脑海中那些冗杂的笔画逐渐拼成了熟悉的卦象——离、坎、艮、震……一个个古老的卦象交织呼应,仿佛在诉说一段被尘封的宿命。

“看这几行。”他抬手指向透明卦象和血字交汇处,“是个封咒逻辑……三进三出,反向重复。有人刻意将它封住了。”

苏九娘冷笑一声,“不,是困住了。”她声音低到近乎耳语,“困住某个东西。”

话音落地,只听身后“咔哒”一声脆响,像是某枚机关松动的声音。

墙壁的一处边角忽然微微震动,几块残破的砖缝之间渗出细微红线,如同血泪划开皮肤。

随后那一大片石板竟悄无声息地歪出几寸,露出背后黑洞洞的暗格。

周承砚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鼻腔充斥着一股腐朽的霉味,隐隐还夹带着焦纸墨香。

他定了定神,伸手将暗格完全拉开,指节微微泛白。

“这东西……躲了多久了?”他低声嘀咕着,将暗格里的物品一点一点拽出来。

昏黄烛光下,一本破损泛黄的硬面日记躺在角落,边角早己被虫蛀得坑洼不平,像是死去多年之人残存的遗骨。

日记表面用旧体字写着三个歪扭字:“林氏录”。

“林家人留下的。”苏九娘眉梢微扬,目光依旧警觉。

周承砚小心翻开那本日记,第一页就被大片墨迹和血迹粘连着几乎无法辨认。

他跳过几页,终于在其中一处清晰的段落中看见了熟悉的名字——“林守仁”。

手电筒的光落在那行字上,字体清俊而工整,字里行间却透出一丝癫狂:

“……为保血脉不断,林氏一族甘奉契约,以传子血,为枢目骨。每一代守灵者,于鬼门初开之际,血祭铜铃,以续断命。此为守冥之盟,违者必遭三尸反噬……”

周承砚呼吸一滞。

铜铃——就是妹妹当年被卷入神秘失踪的那晚,握在手中的“镇灵铃”。

这笔契约,不仅是诅咒,更是世世代代的枷锁,而维系这一切指向的,不正是林耀祖?

“所以他不是疯子。”苏九娘语气冷漠,却格外清晰,“他是继承人,是要复续这条线的人。”

小梅站在门口不敢靠近,脸色惨白得像蜡纸,嘴唇动了动,终于没能发出声音。

她悄悄转身,望向窗外的夜色。

外面风声正紧,半开的窗户被一股突兀冷风“哐”地一下撞上,震得窗棂哆嗦不止。

屋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周承砚轻轻合上日记,深吸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旧空气,“得把这东西带回去。老李,也许能看出里面没写完的部分。”

苏九娘轻轻点头,伸出手,在那本“林氏录”封皮上略一扫拂,指尖不经意沾上一点褐红色的陈血。

她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将手收回,转身看向周承砚。

“走吧,夜太深了,再晚些,这宅子就不是我们能出的来了。”她冷冷地说,语气像是命令。

三人再次穿过那扭曲满布血字的阴暗房间。

门外的风雨声,像有什么己经在等待、在蠢蠢欲动。

他们没说话,只听见苏九娘手腕上的那枚青铜铃——轻轻一响。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