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稗宋反骨仔 > 第301章 论渊源伉俪不洁

第301章 论渊源伉俪不洁

酒宴在不太欢快的气氛下结束。

郭药师只在宣读圣旨时才显得恭敬,说他恃宠而骄或者居功自傲都可以。

但无人敢得罪他,也不想得罪他。

唯一有意见的,或许是几个想巴结郭药师,却又巴结不上的小官。

他们对范希文的厌恶,也是表露在外。

“郭大哥,小弟深感不适,要回去休息了。”

范希文脚底抹油,跑得飞快。

但知府王大人另有安排——红宵夜。

所谓春宵苦短。

文人的世界不能少了红花点缀。

喝花酒,才能显示才子与英雄的底气。

撤宴再上新菜。

就在府衙后院之中,荒唐的一幕拉开。

有伶人妓子公然出现在府衙,又是一番皮肉腥香。

郭药师不但来者不惧,甚至还为手下也争取到了女子。

此处的妓子本是原著,之前也不见得就是贱籍。

其中有不少原本还巴望着在大宋获得新生,却被官府暗中点卯,摇身一变成了教坊所属。

生活自不必担忧,但少自由,吃穿其实也是卖肉得来。

他们也想过逃离,但无论大宋还是辽国,流亡的女子都免不了受摧残的下场。

甚至连痴傻的疯女子,也免不了被圈养的命运。

“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奴家霍巧儿。”

郭药师递给巧儿一杯酒。

“你居然有姓?”

女子仰头,酒水顺着喉咙到了胃里,微微灼烧。

“说起来,我与将军还有渊源。”

女子轻轻拿起酒壶,为郭药师斟酒一杯,端起递到郭药师嘴边。

她的手有些粗糙,左臂处有一条刀疤,被云袖遮了不太明显。

郭药师埋头,咬着杯子一饮而尽,右手却用力将女子环在怀里。

“怎么个渊源?”

女子浅笑。

“奴家原本也是辽东饥民。”

“辽东饥民。”

郭药师重复了这西个字。

辽国不堪文治,却得了文治的病。

琴棋书画成了辽国上层之最爱,学了个狗屁不似。

但染上了祸国殃民的恶习,以致辽东数十州百姓处于饥寒之中。

其中确实有不少女子。

她们不仅可能被权贵、富户欺负,也有可能被饥民欺负。

杀了吃肉,吃饱了纵欲。

怨军带走了近三万饥民男子,女子终于能喘上一口气。

郭药师的崛起,又改善了底层饥民的些许状态。

在女人的眼中,郭药师与恩人无异。

“你觉得我是恩人?”

郭药师哈哈大笑。

他曾经手下掌管西千怨军,如今西千老部卒仅余数百。

女子一句“恩人”却让他心中一暖,似乎找到了家人。

女子没说话,只再敬酒,身子贴得更紧。

郭药师打横抱起女子。

“王大人,这个女子往后就是我夫人了!”

在众人错愕的眼神中回府而去。

“郭同知还真是英雄气概。”

王安中其实想说,郭药师这种行为太过于生冷不忌。

妓子怎么能做同知夫人呢?

六月时,官家可赏了不少美婢。

蔡翛笑得意味深长,也有些许轻视。

“箩卜青菜,他走到今天殊为不易,知晓好歹。”

却把同知夫人比作了残羹冷炙。

帅府一片欢腾。

能留在此处的都是饥民老人,真心祝愿大帅找到知己。

其实什么知己不知己的,只要大帅真心喜欢,他们就喜欢。

起哄中,郭药师只与霍巧儿配了一块红绸,简单拜堂。

“各位兄弟,我郭药师想不到今日竟然能娶妻,还是咱辽东的老乡,今夜大家畅饮。

另外,给我那位好兄弟也送上十坛好酒过去,让他身子好了再喝!”

入了洞房,霍巧儿却显得局促。

“夫人这是怎么了?”

郭药师宽衣解带,迫不及待。

“奴家如何能当得起大帅夫人这般地位,奴家只是一个脏人而己。”

郭药师倒酒,递到霍巧儿手中,交臂干了。

“两个脏人正好相配,两个无家可归之人,正好成一家。”

郭药师有千张面孔,他必须得装。

在宋人面前装,是为了提醒宋人,郭药师是有价值的。

在范希文面前装,是为了稳住利益。

在霍巧儿面前,却谈不上装字。

他似乎卸下了所有防备,看霍巧儿如同看见了旧时的自己。

正如前话:都是脏的,计较些什么?

霍巧儿泪眼连连,值此乱世,还能得郭药师的交心,一介女子,无憾矣。

红烛轻摆,衣衫自褪。

亲卫们酒酣之时,郭药师到场,再饮一阵。

“大帅何必又出来?通宵品香,岂不快哉?”

“往后莫要拿巧儿开玩笑,我是真心待她的。”

亲卫凛然,纷纷抱歉。

“大帅,眼下又当如何安排,果真要弟兄们去剿灭萧干余孽?”

夔虎不关心大帅私事,只醉心于正事,从饥民中走出来,总要博一个好归处。

“旧辽余孽只是残喘之犬,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拿下,唾手可得的军功,为何不要?

夔虎,你不是羡慕汴京的公侯吗?平定北患,我们或许就可以去汴京享福了。”

饥民出身的怨军老人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志向。

能不死,享受以后的安逸生活,对他们而言己经足够。

只不过是个人都知道,安逸生活,是要用东西来换的。

“或许大帅去了汴京反而不开心。”

郭药师放下酒坛,看着院里的萤火虫忽上忽下,最后消失在墙头。

“那帮文人固然多数都是没用的,但也有许多厉害的,你莫小看了。

金人一共才多少人,出了阿骨打、吴乞买、宗翰、宗望、宗弼等能打会算之辈。

大宋多少人,能出多少俊杰?

光一个小小的范希文,若能得势,足以令他国胆寒。”

夔虎想起郭药师说的,大宋恐怕还有几百人能和范希文一比。

“那个瘸子真能得大帅这般夸赞吗?”

郭药师笑了笑。

“传言汉朝初代有良臣萧何,坐镇后方,为高祖刘邦筹集军需,保证治下稳定。

范希文能值半个萧何,他赚钱的能力,可比王安中之流不知高了多少倍。”

依靠权力剥削,谁都会。

像范希文这样,以做生意赚大钱的,实在罕有。

尤其是那一手专供。

郭药师想了很久。

原本就是朝廷供应的粮草,居然寻个由头又赚了一笔回去。

这种名利双收的手段,属实神奇。

不是其他人想不出来,而是没人能有范希文玩得这般溜。

关键还不会引起人的反感,军营里确实得了好处。

夔虎再道:

“无论怎样,我不愿大帅去汴京坐冷板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