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棋王林默 > 第16章 棋盘之外亦有星辰

第16章 棋盘之外亦有星辰

国际少年邀请赛的横幅挂在体育馆外时,春风正拂过护城河的柳梢。林默站在入口处,看着小石头扯着李阳的衣角问东问西,孩子的球鞋上还沾着老街的泥,眼神却亮得像浸了春水的星子。

“别紧张,就当在老街棋馆下棋。”林溪蹲下身,帮小石头理了理号码布,上面的“中国·老街”字样被风掀起边角。她如今己是少年队的助理教练,马尾辫扎得利落,像极了当年赵指导在场边督战的模样。

林默的帆布包里装着两副棋,一副是省队配发的新棋,另一副是老街的旧木棋。他摸出旧棋递给小石头:“用这个,顺手。”

孩子攥着温润的木棋子,突然抬头:“林老师,要是赢了,能去天安门放风筝吗?”

林默笑了,想起当年对妹妹的承诺:“能,还能请你吃王婶的槐花饼。”

赛场里的电子屏正播放参赛队伍介绍,当“中国·老街”西个字出现时,看台上响起稀疏的掌声。林默看见角落里坐着几个金发碧眼的棋手,正对着他们的棋路资料指指点点,眼神里带着好奇,也带着几分轻视——谁会相信一群来自老街的孩子,能在国际赛场上掀起风浪?

首轮对阵俄罗斯队,小石头执红先行,一步“仙人指路”走得稳稳当当。对方的少年棋手显然没料到这手古朴的开局,黑“炮”架得仓促,被小石头的红“马”缠得节节败退。林默站在场边,看着孩子捏棋子的手,指腹泛着和自己当年一样的薄茧,心里突然涌起股暖流。

中场休息时,周凯带着国家队的教练过来了。他鬓角添了些白发,却比当年沉稳了许多,递来瓶运动饮料:“小石头的棋路,有你当年的影子,却更活泛。”

“是老街的水土养的。”林默拧开瓶盖,递给跑过来的小石头,“跟周教练学学,他的‘铁滑车’现在藏着三分柔。”

周凯笑了,拍了拍小石头的头:“好好下,等赢了,我教你破解残局。”

决赛那天,对手是蝉联三届冠军的韩国队。小石头的红棋一度陷入被动,对方的少年棋手用了招刁钻的“弃马十三招”,杀得红方防线摇摇欲坠。看台上的林溪攥着拳头,手心全是汗,李阳在战术板上画着解围的棋路,笔尖都快戳破纸板。

林默却很平静,他想起自己当年对阵周凯的半决赛,也是这样在绝境里找到生机。他对着场内的小石头比了个手势——那是老街棋馆的暗号,意思是“退一步,观全局”。

小石头愣了愣,突然提起红“帅”,往后退了一步。这步看似无奈的退避,却恰好避开了黑棋的杀招,反而为红“炮”争取了架炮的时间。

看台上的韩国教练猛地站起来,脸色铁青。

最后一步,小石头的红“兵”稳稳落在黑“将”前。裁判宣布胜利的瞬间,孩子扔掉棋子,朝着林默的方向跑来,像只归巢的小鸟。

颁奖仪式的国歌响起时,林默站在看台上,看着小石头举着奖杯敬礼,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在老街棋馆躲雨的午后。那时的他以为人生只剩下灰暗,却没料到生活会以这样的方式,让他看见比奖杯更亮的光。

回国那天,老街的人在火车站排了长队。张大爷举着“欢迎小冠军回家”的牌子,手被王婶拽着,生怕他又激动得往前冲。小石头抱着奖杯,被孩子们围在中间,像颗被群星捧着的月亮。

“林老师,”孩子突然跑到林默面前,把奖杯递过来,“这个该给您。”

林默笑着推回去:“是你的,就该你拿着。”他摸了摸孩子的头,“但要记得,奖杯只是个念想,真正的荣耀,在每步都走得坦荡的棋路里。”

夕阳西下时,棋馆的灯又亮了。林默在老梨木棋盘上摆出新的残局,小石头趴在旁边看,手指跟着棋子的轨迹比划。李阳在整理少年队的训练计划,林溪正给省队打电话,商量着下一次交流赛的细节。

赵指导和陈老坐在火塘边,喝着张大爷泡的新茶,看着这一幕,突然笑了:“当年我就说,这孩子能成事儿。”

林默抬头望去,窗外的晚霞正铺在老街的屋顶上,红得像刚落定的胜棋。他知道,棋盘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星辰;传承之外,还有更鲜活的故事。而他要做的,就是守着这方棋馆,看着更多的星星,从老街的棋声里,慢慢升起。

晚风穿过棋馆的窗,带着槐花香,吹动了墙上的奖状。新旧奖状在风中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诉说一个关于热爱与传承的故事,永远没有终章。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