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开局一座玉门关:西域风云再起 > 第48章 夜袭探虚实,智筑防御线

第48章 夜袭探虚实,智筑防御线

夜色像块浸了墨的毡毯,将玉门关裹得严严实实。李轩站在城楼的阴影里,手里转着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 —— 这是白天从峡谷里捡的,比琉璃镜更趁手。城墙下的吐蕃军营还亮着零星火把,像困在黑暗里的萤火虫。

“将军,都准备好了。” 王二柱拄着根临时削的木拐走来,小腿的伤口用慕容婉儿新做的麻布绷带缠着,结打得跟李轩教的一模一样。他身后跟着五个士兵,每人怀里都揣着个陶罐,里面是张庆调好的糖霜松香膏。

李轩点点头,指了指吐蕃军营左侧的草料堆:“你们从排水渠绕过去,别用明火,用燧石打火星引燃就行。” 他突然想起现代的特种兵渗透战术,又补充道,“记住,得有人望风,有人点火,分工明确些,别扎堆。”

王二柱把陶罐往怀里紧了紧,粗糙的手指在罐口:“俺懂,就像俺们以前赶骆驼,总得有人看路,有人喂料。” 他对身后的士兵叮嘱,“小三你眼神好,站在土坡上盯着他们的巡逻队;狗子你手脚麻利,负责点草料堆。”

月落部的阿吉突然从垛口后探出头,手里还攥着那面琉璃镜:“将军,俺也去!俺能在暗处用镜子给他们发信号,就像白天在峡谷那样。” 少年的眼睛在夜色里亮得惊人,全然没了白天的怯懦。

李轩看着他冻得发紫的嘴唇,突然从怀里掏出块甜菜根糖:“含着这个,能提神。” 他把琉璃镜往阿吉手里塞了塞,“记住,看到巡逻队举火把经过,就把光往他们脚边照,提醒王大哥他们躲着点。”

三更时分,吐蕃军营突然燃起冲天火光。草料堆的火焰舔着夜空,将半个营地照得如同白昼。李轩站在城楼,用慕容婉儿给的单筒望远镜观察 —— 镜筒里,王二柱他们正猫着腰往回跑,身后的追兵被糖霜松香膏粘得嗷嗷叫,火团在他们身上滚来滚去,却怎么也扑不灭。

“好样的!” 李轩忍不住低呼。望远镜突然晃了下,他看到阿吉正站在块巨石后,举着琉璃镜往回照,光斑在城墙上画着圈,像只报信的萤火虫。

王二柱等人刚钻进排水渠,就撞见了守在出口的翠儿。她手里提着盏防风灯,灯芯用桑蚕丝缠着,比普通油灯亮堂三倍。“俺们在城根下挖了个藏身洞,” 翠儿压低声音,指了指城墙根的矮树丛,“张师傅说你们回来肯定得歇歇脚。”

藏身洞里铺着厚厚的羊毛毡,是阿依莎让人从毛纺厂搬来的。王二柱瘫坐在毡上,刚想喘口气,就见翠儿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块用甜菜根粉做的干粮:“慕容姑娘说你们今晚耗体力,特意让俺热了带来的。”

此时的吐蕃军营里,赞普正对着烧焦的草料堆怒吼。他怎么也想不通,不过是群守关的残兵,怎么敢深夜袭营?“给我查!” 赞普一脚踹翻案几,银盏里的酒洒在地毯上,“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是谁干的!”

而玉门关的议事厅里,李轩正和阿依莎在木板上画新的记号。阿依莎用炭笔在王二柱的名字旁画了个燃烧的草堆,在阿吉的名字旁画了面小镜子。“这样一看就清楚,谁擅长夜间行动,谁适合放哨。” 阿依莎的指尖划过木板,“就像粟特商队的账本,哪笔账该记在哪页,清清楚楚。”

李轩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符号,突然觉得这比现代的电子表格更有温度。他想起白天王二柱说的分工,又想起翠儿的及时接应,这些普通人在战火里摸索出的协作,其实和现代管理学的核心不谋而合。

天快亮时,王二柱带着士兵们回到城楼。每个人脸上都沾着烟灰,却笑得合不拢嘴。“将军你是没见,” 小三比划着,“那糖霜膏粘在他们衣服上,烧得噼啪响,脱都脱不下来!”

李轩刚想说话,就见慕容婉儿端着个木盆走来,里面是温水和干净的麻布:“快擦擦脸,张师傅说松香粘在皮肤上不好洗,用温水泡会儿就掉了。” 她把布巾递给王二柱时,突然发现他怀里多了个牛角号,“这是?”

“从吐蕃巡逻队手里抢的,” 王二柱咧嘴笑,露出豁了口的牙,“俺们寻思着,以后发信号能用得上,比喊嗓子管事。”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铜铃铛,“这是在他们营帐外捡的,像是小娃娃玩的,说不定能当响器用。”

李轩接过铜铃铛,轻轻晃了晃。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城楼回荡,突然让他有了个主意。他对阿依莎说:“让月落部的人把所有能响的东西都找出来,铃铛挂在东边城墙,铜锣挂在西边,要是吐蕃人从哪边来,就按哪边的响器。”

阿依莎眼睛一亮:“就像粟特商队的驼铃,听声就知道来了多少骆驼!” 她转身就要去安排,又被李轩叫住。

“等等,” 李轩指着地图上的山谷,“让王大哥带些人,在吐蕃人可能撤退的路上挖些浅坑,铺上树枝和浮雪。”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陷阱示意图,“不用太深,能绊住他们的马就行。”

王二柱看着示意图,突然一拍大腿:“这法子好!去年俺在雪地里赶骆驼,就掉进过牧民挖的捕兽坑,半天爬不上来!” 他拄着木拐往外走,“俺这就去组织弟兄们挖坑,保证让吐蕃人的马有来无回!”

朝阳升起时,玉门关的城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响器。铜铃在晨风里叮当响,铜锣被阳光照得发亮,还有些士兵把琉璃镜系在铃绳上,晃动间光影和响声一起舞动。

李轩站在城楼最高处,看着士兵们在城外布置陷阱,看着女工们在城楼上晾晒新染的红布,看着张庆带着匠人修补被箭射穿的城楼木梁。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像无数颗散落的珠子,被战争这根线串成了坚韧的项链。

城外的吐蕃军营,赞普望着城楼上晃动的光影和隐约传来的声响,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他隐隐觉得,这座看似普通的关隘里,藏着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力量 —— 不是神兵利器,而是那些在战火中紧紧相依的普通人,用智慧和勇气织成的无形天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