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汉末权谋 > 第56章 逆风偷大龙,清流想要极限操作翻身?

第56章 逆风偷大龙,清流想要极限操作翻身?

刘宏来回走动,过了一会,看着贾诩开口道:“文和,朕准备启程前往益州,觉得如何?”

贾诩听到刘宏想去益州,没有意外,他知道现如今益州的情况,需要见见血了,但刘虞仁厚,挥不动刀子。

而且贾诩还认为刘虞,在益州有很多事情推行不下去,因为仅仅是一个刺史职位还不够,而刘宏就不一样了,身为大汉皇帝即是道理。

益州不完全稳定,对于今后路途影响太大,想到这些,贾诩拱手道:“臣觉得可以,但还要准备一下,以求安稳。”

刘宏点了点头,面色平静开口道:“朕准备带典韦和张绣前往,并让子龙给张绣划拨五千骑兵统领。”

“文和随行,关中的政务交给杨赐和杨彪,军权让子龙一体节制。”

贾诩听到刘宏的安排,低头思索,他觉得只有典韦的几千步兵和五千骑兵兵力有点少,随后建议道:“不如再调云长一同前往,更求安稳。”

刘宏听到贾诩的建议,略微摇了摇头,他觉得关羽两万军队在函谷关和武关,是保证关中的东大门,是屏障,他不确定张角是否还会按照历史中的路线起事,要是出了差错,那可是落入深渊了。

“云长还是在函谷关吧,汉中还有德义五千兵马,并且汉升前些日子来报,他的部队也已经扩编到三万了,目前分散在几个郡驻扎,想来也无恙。”

贾诩看到刘宏的坚持,也没有再劝,行礼道:“臣下去准备。”

刘宏轻抬手示意,而后坐在龙椅上,紧闭双眼,手指轻敲扶手,暗自思忖:“如今杨赐的太常,作用已经结束了,应该把杨赐弄到三公的位置,这样一来,长安的权威性也是有了。”

想到这里,开口命令道:“因冀州天灾罢免许戫太尉之职,由太常杨赐接任太尉。”

这是常规操作,有天灾就罢免三公,换一个人担任,以示上天。

......

几日后。

洛阳的雨巷浸在青石板的冷光里,转眼便没了踪迹,唯有檐角的铁马,在风里轻轻摇晃着秋雨的余韵。

刘宏在长安因天灾罢免三公之一的太尉,又任命杨赐为太尉的旨意传到了洛阳。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戫被免了,但没有新的任命,杨赐在主导帝王祭祀后,便升任了三公,这是对朝廷现有权利结构又一次重新分配。

这次宦官集团却没有慌张,因为上次刘宏任命宦官为屯骑校尉就是一个态度,剩下朝廷中的任命,除了刘宏自己亲自任命的人,其余大部分都由他们操作。

这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但还是将部分钱财,送到了长安未央宫。

他们知道没有了刘宏,脑袋可能就会不保了,现在在洛阳,宦官俨然变成了刘宏的化身,无论刘宏在长安发出什么旨意,宦官集团一律照办。

没有刘宏的旨意,宦官集团,就死死的咬住士人和外戚,几方在洛阳是斗的不可开交。

而士人集团的谏议大夫刘陶,看到如今杨赐升任三公太尉,太常空悬,便想要联合司徒袁隗联名举荐陈耽再度出任太常。

刘陶和陈耽都是反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但袁隗不是,他属于一碗水端平。

一边与刘陶这种反宦官集团合作,一边又和宦官集团联姻。

袁隗看到刘陶想通过他举荐陈耽再度出任太常,不由的微微皱眉,这不符合他袁家的利益,刘陶和陈耽这种人都是死磕宦官集团的,他跟进去没有任何好处。

随后便把刘陶的奏折发回去了,没有向长安刘宏上奏。

在家中看着被袁隗发回的奏折,刘陶微微皱眉道:“陈公,这袁隗还是秉持着中立政策,不想得罪宦官。”

“如今宦官势大,袁隗为了袁家,自然不愿得罪宦官了。”陈耽目光暗淡的回应道。

陈耽自从被刘宏从太常免职后,便一直在赋闲,而士人抗争宦官集团,缺少这么一位先行领袖,从而实力大减,目前已经没有办法直接跟宦官集团掰手腕了。

刘陶看着陈耽落寞的样子,随后认真的说道:“吾直接将奏折发往长安,呈给陛下。”

“不可!”陈耽看着刘陶,连忙摆手拒绝。

“刘公直接将奏折发往长安,举荐吾,有可能就触怒陛下了。”

“陛下如今赦免了党锢,但也同时加强了宦官的实力,我想陛下这是防备士人继续攻击宦官。”

刘陶听到陈耽话,略微思索道:“陈公的意思,我们即使再继续弹劾宦官,也是没有用处了?”

陈耽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确实是这个道理,虽然弹劾宦官没有用处,但我们可以弹劾那些违法的士族人,像在扬州,荆州,豫州,等地的豪强,大部分均属于宦官一行,我们可以弹劾他们。”

“陈公言之有理,随后我就写奏折,弹劾那些豪强。”刘陶目光坚定的回应道。

陈耽抿了一口茶水开口道:“或许我们可以先从益州弹劾。”

“这是为何?”刘陶面露疑惑的询问道。

放下手中的茶碗,陈耽低声道:“我觉得,陛下应该是想要对益州动手了,前些日子益州传信,陛下从长安派遣了大批军队开往益州,并且还在益州当地扩兵。”

“哦?竟有此事?”刘陶惊讶的回应道。

看着刘陶惊讶的表情,陈耽笑道:“刘公是在朝中只盯着宦官了,而不闻天下事了,吾不一样,吾在家自然有时间关注外界了。”

刘陶听到陈耽的话,苦笑一声:“陈公玩笑了,要是吾弹劾益州当地豪强士族成功,我们就紧跟陛下的脚步,相信不久就会还大汉一片晴天!”

陈耽点了点头道:“陛下是不想看到我们在继续抓着宦官不放了,所以宦官加强了军权,我也被免了,要是我们改变下方向,陛下会看到我们变化的。”

“除了跟随陛下的脚步外,还有袁家那种墙头草,我想陛下也会有想法的。”

刘陶点了点头,认可了陈耽的话,他觉得跟刘宏对着干,没有什么好处,现在的刘宏跟之前在洛阳时不太一样了。

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干的许多事都看不懂了。

而刘宏现在还不知道朝中这些脑子发轴的士人,改变了想法。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