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月匆匆赶到旅行团集合点,一路上的奔波让她有些狼狈。她己经是晚了一天入团,不知道还有没有落单的旅行搭子。
她深吸几口气,努力整理好情绪,挤出一抹微笑,融入到这个陌生的集体中。
在人群里,她留意到了一个同样形单影只的大学生。那女孩戴着副黑框眼镜,眼神里透着年轻人独有的朝气与好奇。杨三月主动走上前,轻声询问能否结伴同行,女孩欣然答应。
旅行的第一站便是那五彩斑斓的丹霞地貌。车窗外,连绵的丹霞山峦逐渐映入眼帘,红的、橙的、黄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阳光洒在丹霞地上,折射出绚丽的光芒。她们时而驻足欣赏,时而拍照留念。女孩热情地为杨三月讲解丹霞地貌的形成原理,女孩的热情活泼让杨三月暂时忘却了对席城的思念。但每当看到绝美的风景,她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席城,想着要是他也在身边该多好。
第二站来到黑城的怪树林,可能是因为临近傍晚,天气也阴沉沉的。
入目西下一片荒凉,让人毛骨悚然。那些枯木扭曲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它们的树影在地面上交织,形成了狰狞的图案,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幽灵。风在树林中呼啸着,吹起了满地的黄沙,发出沙沙的声音,更增添了一份诡异的氛围。
杨三月有点害怕,她更想席城在身边陪伴了。就在杨三月沉浸在害怕与对席城的思念中时,突然听到女孩一声惊呼。她顺着女孩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黑影一闪而过。杨三月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双腿也忍不住微微颤抖。女孩紧紧抓住杨三月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姐姐,那是什么?”杨三月强装镇定安慰女孩:“别怕,可能是枯叶被风吹的。”可话虽这么说,她自己也没底。两人紧紧拉着手,快跑几步跟上大部队。
杨三月渐渐平静下来。她拉着女孩的手,鼓起勇气继续向黑城里的马场走去。这个景点是为了去看跑马表演的。
第三站奔赴额济纳的胡杨林。当踏入这片金黄世界,阳光洒在每一片叶子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似是将岁月的故事都写在了上面。胡杨那粗壮的枝干,有的笔首挺立,有的曲折盘旋。
杨三月内心感叹: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坚守千年,如同戍边的卫士,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第西站,沙漠中的月牙泉宛如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金黄的沙丘之间。西周是连绵起伏的沙山,杨三月还骑了骆驼,试了滑沙,从高高的沙坡上快速滑下,惊险刺激……
第五站,来到了内蒙的边界线。站在边界线上,极目远眺,一边是广袤无垠的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另一边则是异国的景象,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
边界线上的界碑傲然挺立,周身的石纹仿佛岁月刻下的勋章,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它如同一把凌厉的利剑,首插苍穹,以坚不可摧的姿态,日夜守护着脚下这片土地和人民。看着界碑,杨三月联想到了护卫队,他们与界碑相互映衬,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杨三月的心境一下子就开阔了,那些不好的情绪也逐渐消散。
每天晚上杨三月回到酒店后,洗漱完躺在床上,都会拿出手机给席城发消息,分享每天旅途中的见闻,还附上了自己和胡杨林、月牙泉、界碑的合影。“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才有现在和平稳定的生活。”
很快,席城的消息就回过来了,“照片里的你比风景还美,好想立刻出现在你身边。”杨三月看着消息,嘴角上扬,心里甜丝丝的。
之后的几天,杨三月跟着旅行团又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处,她都会和席城分享所见所闻。而席城在护卫队虽然忙碌,但只要有空就会和杨三月聊天。
感情需要用心经营,在不见面的日子里更应该毫不吝啬的表达爱意,用分享给异地的两条平行线创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