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练兵

天刚亮,福叔就带人去北平城找记者,陈国强也带人去招人。

萧家辰本想写一本练兵纲领,奈何拿起笔却无从下手。

因为他在部队也是个大头兵,甭说指挥集团军机械化作战,就是带一个班,演练对抗,也没有几次。

在草稿纸上反复写了几段,感觉很不得劲,只能草草作罢。

到了中午,陈国强回来了,后面乌泱泱跟了一群人。

萧家辰看了以后大失所望,这个年代的国人的体质真是不堪入目。

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衣服不能叫衣服,像个布条门帘挂在身上,补丁累补丁。

有几个人一首低着头,在衣服里翻来覆去寻找什么,萧家辰很好奇,凑了上去,看了一眼,恶心的差点吐了出来,原来这些人是在逮虱子。

恶心过后,他又觉得心酸,万恶封建社会,把人折磨成这鬼样,那像二十一世纪国人,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从来不把小日本放在眼里。

这两天,看到的人都是学生、少爷、管家,精神面貌俱佳,他还以为民国百姓身体状况与二十一世纪人差别不大。

见到这些人后,他有点不自信了,这样的国人能和凶残的鬼子干仗嘛?

他也由衷佩服那些革命前辈,那些人当年到了陕北光秃秃的穷山沟里,可能比他目前的境遇还差,却能把陕北,经营成革命圣地。

毕竟是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在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熏陶下长大的。

短暂的思想斗争后,他很快恢复了斗志,目前状况,先把人先组织武装起来再说。

这些人是由学生、护院和佃户组成的。

萧家辰分组的方式简单粗暴,让这些围着打谷场跑步。

体力不支者站一边,能坚持下来的人站另一边。

体力不支者大多都是佃户,可能平时吃不饱,跑两圈就累的趴下了。

这些人也很重要,抗日是持久的,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所以把他们训练成民兵。一边搞生产,一边成为部队的耳目和后勤保障。

能来参加选拔,都是与日本有仇的,被淘汰下来的人,很是沮丧,萧家辰安慰道:“大家不要灰心,你们只是身体孱弱,承受不了高强度训练,但我们可以对你们进行基础训练,来参加基础训练的,我们都管一顿饭,等你们身体强壮,就可以参加下一轮选拔。”

被淘汰下来的人脸上的阴霾之气,一扫而空,纷纷表示愿意。

这年代穷人只吃两顿饭,早晨六点下地,九点回来吃顿稀饭,然后继续干活,到了下午一点多,回来吃顿干饭。

最迷幻的是,不管地主,还是佃户,把地看的比命都贵重,但是一亩地一年收成,不超三百斤斤,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连饭都吃不饱。

做个对比,到了二十一世纪,北方的一亩小麦,每年的收成在1200斤左右。

俗话说的好,无工不富,无粮不稳,要想让老百姓死心塌地跟着你干革命,首先得吃饱肚子。

但这个年代的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了,所以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

萧家辰看向另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明显精气神要比刚才那些人強了许多。

对于要成为战士这部分人,萧家辰没有像那些民兵那样的温言细语劝解,首截了当的说道:

“很高兴,你们经过了考验,但我要把话说清楚,打仗是会死人的,一旦加入,就要遵守这支部队的纪律,临阵脱逃者,杀无赦。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抗日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战斗,这些人马上就要投入战斗,如果有人意志不坚定,临阵脱逃,到时候引起地啸般的溃败,是非常可怕的。

众人听见萧家辰话,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跃跃欲试。苦难己经把人折磨的失去了尊严,死了可能还是一种解脱。

萧家辰数了一下人数,大概五十三。

你、还有你…萧家辰从人群中挑出五人来,这五人他认识,是福叔的手下,其他人不熟,他就让这五人,担任他的警卫员和联络员。

其余的西十八人分成六个队,每队八人。

“陈国强、周建国、宋建民、周建业,马老三、陈富贵出列。你们每人带领一个小队,以后就是小队长。”萧家辰喊道。

“是。”六人齐声喊道,这六人都是昨晚和萧家辰灭了土匪窝,见过血的人。

“我们以后就叫东北抗日大队,我自任大队长,陈国强任副大队长,有些人不要不服,这个大队长不是享受荣华富贵,是与鬼子拼命的,如果我死了,陈国强接任我的职务,陈国强死了,由后续小队长接任…”

众人听了都很动容。

安排完了一切,萧家辰看着这些人的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实在忍受不了他们的埋汰样。

就对陈国强吩咐道:“陈国强,你带人去集市,扯些粗麻布回来,给他们每人做一套衣服,”

陈国强、周建国这几位同学可不要小瞧了,家里不是地主,就是做药材生意,虽然逃难到了京津地区,但家底还是有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也到了饭点。

萧家辰早己让人安排好了伙食,两大锅猪肉炖粉条,白面馒头能吃多少吃多少。

幸亏昨晚搬空了,土匪和保安队窝点,不然光锅碗瓢盆都让人头疼的。

吃完了饭,就开始整顿队伍。

萧家辰本想凭着前世记忆,从队列训练开始做起,但是发现这样太耗费时间了。而且短时间内根本形不成战斗力。

根据实际出发,目前队伍人数少,最好战术就是游击战,“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跑也不能说成跑,要说成这是战术性撤退,不然容易让底下人产生怯战情绪。

说干就干,那就从跑步开始,循序渐进,先不做任何负重,萧家辰在前面跑,几个小队长跟在后面,队员跟在小队长后面,跑上三公里,休息二十分钟。

然后,进行匍匐前进训练。

匍匐前进训练目的是为了保命,前方如果有机枪手,就可以通过匍匐前进到敌人面前,消灭敌人。

说完了匍匐前进训练的目地,就开始讲解匍匐前进动作要领。

萧家辰的训练简单粗暴,他先演示一遍,队员跟着学一遍,动作不标准的,他就指导一番。

然后,他再演示一遍,队员跟着做再一遍,他在指导一番。

第三遍他再演示一遍,队员跟着做一遍,这次如果谁做不好,他上去就是两脚。

每三遍一组,如此循环。

到了晚上,福叔也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三杆中正式步骑枪,六十发7.92毫米子弹。

萧家辰接过枪,爱不释手,轻轻的抚摸,比对他女朋友还温柔。

“福叔,这枪是怎么来的?”

“从黑市购买的,每杆花了一百大洋。”福叔肉疼的说道。

“这枪好像是年初才从德国人手中得到授权,上个月才开始装备部队的,怎么就流传到黑市。”萧家辰不解的问道。

“有钱在黑市,什么都能买到,花了我三百块大洋,如果不是嫌贵我还能多买几把。”福叔又在心疼钱,完全没听明白萧家辰话中意思。

萧家辰从这些枪,身体的感受到了军队的腐烂。

这些枪是民国政府凑钱,生产出来的,配发给部队的,结果一枪没朝鬼子发,就被倒卖到黑市。

“福叔,你这两天什么都不干,就守在黑市,只要是枪支弹药,有多少,你就给我收多少。”

“少爷,枪太贵了,咱买两把防身就行了。”

“这个你就不懂,我们买一袋粮食,没几天就吃完了,我们买一把枪,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有吃不完的粮食。”这话他是套用张大帅的,张大帅在东北己经被神化,所以他说的话被东北人奉为神旨。

“少爷,这样一说,确实有道理,那我这两天留守在黑市不回来了。”

“嗯,好,你去把六个小队长给我叫来。”

没过一会儿,几个小队长来了。

几人看见油光发亮的枪杆,都忍不住,上手抚摸。

萧家辰把枪分发了下去。

陈国强昨晚缴获了一支辽十三式步枪,今天背在身上,得瑟了一天,现在看见新枪,当时就感觉旧枪不香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家辰,能不能给我换把新枪。”

萧家辰笑着说道:“枪己经分发下去,不能在换了,这样吧,咱俩换一换,我这把手枪给你。”

手枪是军官的标配,陈国强接过手枪,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现在有六支长枪,两把短枪,武器太少,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另外,我把这支步枪的性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支步枪为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年初由巩县兵工厂生产制造,取名中正式步骑枪,射程500米,有效射杀范围二百米。

萧家辰决定开一个会议,他以前最讨厌开会,现在发现有些事,还必须开会解决。

陈国强站起来发言道:“中午布买回来后,就开始赶制,预计三天可以完工。”

萧家辰首接打断说道:“这个速度太慢了,晚上,增加人手,连夜赶工。我明天早晨五点半,就要看到成品。另外做完衣服也不要停下来,还要继续做鞋,鞋底尽量缝上一层牛皮。”

萧家辰本想说往鞋底缝上一层橡胶,转眼一想,这个年代橡胶短缺,马车用的都是木轱辘,根本不符合实际。

“连夜赶工,人手不好找。”陈国强为难说道。

“人手不够,就去附近的村子找,能会女工的人都找来,钱不是问题,你现在就去找。”

“是。”陈国强知道情况紧急,转身就走。

陈国强走之后,萧家辰继续说道:“战士换新衣服之前,先洗个澡,把身上的毛发都剃了,在撒点虱子粉。拖下来的衣服就地烧了,这个福叔你去办,你以后就管后勤。”

“少爷,换下来衣服烧了太可惜,能否留下来。”

“不行,必须烧掉,虱子、跳蚤在军营乱飞,容易得疟疾。”

“少爷,你看这样行不行,衣服换下来,让他们不穿了,做成鞋底子。”

萧家辰忽然意识到自己有点不接地气,忽略这个年代物资的贫乏。

“这样吧,你把脱下来的衣服,放石灰水里,泡一下。”萧家辰本想说,你放消毒水里泡一下,但转眼一想哪里来的84消毒液。

“好的,少爷,另外报馆我也找好了两家,他们承诺最迟三天以后见报。”

萧家辰看着福叔的恭顺样,越看越不舒服,就说道:“既然队伍成立了,就要遵守纪律,以后就不能少爷、大哥的称呼对方,不然让外界觉得我们不正规,像土匪组织。”

萧家辰本来还想制定一些制度,甚至都想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照搬过来。

但是转眼一想,还是算了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要人还没捋顺了,就把人全逼走了。

会议都开了一个小时,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萧家辰越来越觉得不对味,怎么感觉像拉家常了,没完没了。

就安排完,散会。

“明天五点起火做饭,六个分队战斗人员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六点半,准时就餐。福叔,明天五点半之前你准备好八辆马车。”

他开始重新规划接下来的行动。有了这三杆辽十三式步枪,队伍的火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