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从天津踏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车轮滚滚,一路向南。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经过漫长的旅途,火车终于抵达了南京。周建国下了车,稍作休息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渡口,准备乘坐轮渡前往上海。
在轮渡上,他站在船头,感受着江风的吹拂,看着滔滔江水,心中感慨万千。
一路上,有西个警卫员始终陪伴在他左右,他们负责保护他的安全,确保他能够顺利抵达上海。这西个警卫员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危险。
经过三天的跋涉,周建国终于抵达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让他感到既陌生又兴奋。他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上海这边的周家分公司经理,要在酒店给周建国接风,被周建国婉言谢绝。
如果是放在以前,他根本不需要上海这边的经理来招呼,自己一条龙安排好一切。首先,他会前往一家法国饭店,尽情享受一顿精致的牛排大餐,感受那鲜嫩多汁的牛肉在舌尖上融化的美妙滋味。
吃完牛排后,他会前往美国人的俱乐部,在那里尽情地放松和娱乐。他可能会与朋友们一起打台球、喝鸡尾酒,或者参加一场热闹的派对,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和激情。
最后,当夜幕降临,他会选择去一家日本人开的汤泉,沉浸在温暖的泉水中,让疲惫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舒缓。泡的差不多了,点上两个日本娘们,喝一夜花钱。
可自从参加了抗日武装,他就没那个心情,每乱花一分钱,他都会感觉到罪恶。
这钱攒下来,能让一名战士吃一顿饭,能让部队购买一颗子弹。
第二天早晨,上海财政厅大门还没开,他就守在财政厅大门口。
昨晚通过人脉,他己经和这边一个处长搭上关系。
财政厅大门刚开,他就急忙走了进去,来到营业税调查处处长办公室门口。
到了九点多,这位处长才姗姗来迟,由于昨晚己经通过电话,这位处长也很客气,把他迎进办公室,还给他倒了一杯茶。
周建国也很识趣,在给处长递送资料过程中,塞给对方一条小黄鱼。
“随口说道,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周公子客气了,我和令尊也算旧识。”处长虽然嘴上客气,但手上一点都不客气,顺手拉开抽屉,金条顺势掉进抽屉,那叫一个丝滑。
处长装模作样的把资料看了一遍,对周建国说道:“周公子,我这边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厅长签了字,我这边马上给你发证。”
周建国没想到这么顺利,点头连连致谢。
“你在这等会,我现在就去找厅长签字。”
黄处长出了门,发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手里紧握着那份资料,仿佛它是一个烫手山芋,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周公子,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啊!药品可是军用物资,上头对这方面的管控一向极为严格,岂是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能够轻易办妥经营证的?
不过也好,周家有的是钱,这次正好可以让他们多花些冤枉钱,捞上一笔。”
黄处长在楼道里兜兜转转,看似忙碌地在各个办公室门前徘徊,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踏进厅长的办公室半步。最后,他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见到周建国痛心疾首地说道:“周公子,你这资料厅长己经看过了。他说啊,你这缺的东西可太多了。公司住址乱填一通,营业场所更是空空如也。”
周建国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他心里也明白,时间紧迫,自己这次确实准备得不够充分,连营业场地都还没有租好,就急急忙忙地跑来办理执照,确实有些不妥。
他连忙向黄处长道歉道:“黄叔,真是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我这就去把场地租好,把资料完善一下。”
周建国出来看见警卫员小刘,正在楼门口等他。
“小刘,你去买两份包子,在雇两辆黄包车。”
小刘速度很快,没过一会儿,手里拎着包子,两辆黄包车跟在后面回来了。
“包子给我一份,边走边吃,师傅,去南京路。”
周建国自顾自的上了车,咬了一口包子,看起了包里资料。
不知不觉到了南京路,下了黄包车,周建国准备付钱,这才发现不见小刘。
等了十几分钟,还不见小刘,周建国有点着急。
小刘不会遇到“顶天宫”,小刘虽然身手不错,但毕竟是个乡下小子,没见过世面。
“都怪自己大意。小刘为人憨厚,是萧家辰的警卫员,专门派过来保护自己。”
正在周建国着急,准备回去寻找小刘之际,终于看见小刘。
“小刘,发生什么事,怎么才来。”
“小刘不好意思,低下头。”
周建国要忙正事,也没空批评他。
“来,给你钱。”周建国掏出纸币,递给黄包车师傅。
黄包车司机略带讥讽的说道:“你们这位爷,今天算让我开了眼,我拉了这么多年车,还没见过这样主,死活不坐车,就要跟在车后面跑。”
“收好你的钱,赶紧滚。”周建国不乐意,敢瞧不起自己的人。
周建国忙着租门面,没空问小刘为什么不坐车,两人穿行于1935年的上海南京路。
南京路是远东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仿佛一座永不落幕的梦幻舞台。
街道上车水马龙,黄包车夫们奋力奔跑,铃铛声清脆作响,穿梭在人群与汽车之间。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欧式的华丽建筑,也有中式的传统楼阁,霓虹灯闪烁,广告牌林立。“先施”“永安”等大百货公司热闹非凡,橱窗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丝绸、珠宝、钟表、洋装,琳琅满目,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商店里,店员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人们穿着时尚的旗袍、西装,在货架间挑选着心仪的物品。
餐厅里,飘出阵阵美食的香气,既有地道的本帮菜,也有西餐咖啡。咖啡馆里,绅士淑女们优雅地品尝着咖啡,轻声交谈。
街头艺人也为这里增添了别样的热闹,拉二胡的老者,唱小曲的姑娘,吸引了不少行人停下脚步,投去几枚铜板。报童们穿梭其中,高声叫卖着当天的报纸。
然而,繁华背后也隐隐笼罩着不安的阴云。偶尔能看到一些神色匆匆、忧心忡忡的人,远处传来的低沉炮声,似有似无地提醒着人们,战争的阴影正逐渐逼近这看似繁荣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