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震撼:女帝逼我打江山娶她 > 第36章 三线并进暗潮涌

第36章 三线并进暗潮涌

第三十六章 三线并进暗潮涌

江南。

柳氏听涛轩。

暖阁内茶香袅袅,方才凝重的气氛似乎随着体己钱的解释而稍缓。

但柳文渊最后那句需早做准备,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更深沉的涟漪。

王崇山端起微凉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脸上那和煦的笑容早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算计。

王崇山放下茶盏,声音不高,却带着江南世家特有的、绵里藏针的寒意:

“柳公提醒得是。朝廷有钱了,腰杆子或许就硬了。拖欠的赋税……确实可能成为一根刺。”

王崇山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余西人,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不过……若朝廷这钱的来路……真如我等猜测的那般不堪……”

话未说尽,但暖阁内的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分。

陆擎苍冷哼一声,指节捏得咔咔作响:“不堪?若她沐婉晴真敢动那不该动的东西……掘皇陵?哼!那就是自绝于天下,自毁江山社稷的根基,到时候……”

陆擎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江南百姓的怒火,可不是她一个小小女帝能承受的!我江南士林清议,天下悠悠众口,足以将她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顾千帆接口,声音如同深海暗流,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何止耻辱柱?若证据确凿,民心尽失。这龙椅上坐的是谁,也未可知。江南需要一个更懂得体恤民情、尊重礼法的天子。”

顾千帆刻意加重了体恤民情和尊重礼法几个字,意思不言而喻——换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

谢蕴之转动玉扳指的动作停了下来,眼神幽深:“不错。江南,乃天下财赋重地,亦是文华鼎盛之所。”

“若朝廷失德,江南自有‘拨乱反正’之责。届时,顺应天命民心,推举贤能。亦是我等世家,为天下苍生计。”

柳文渊听着众人之言,脸上并无波澜,只是那双锐利的鹰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

柳文渊缓缓端起茶盏,看着清澈茶汤中沉浮的嫩叶,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位心中有数便好。眼下……静观其变。金陵那边,加派人手,务必探明虚实。至于赋税……”

柳文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江南连年水患,收成欠佳,百姓困苦……朝廷若体恤民情,想必也不会过于苛责吧?”

暖阁内,五位家主相视一眼,无声的默契在茶香中弥漫。

威胁己下,后路己谋,只待东风。

北境,雁门关,韩震山大帐。

帐外寒风呼啸,卷着雪沫拍打着厚重的牛皮帐帘。帐内燃着熊熊炭火,驱散着边关的酷寒。

韩震山端坐在主位,身上厚重的玄甲未卸,沾染着风霜与尘土。

手中捏着一封刚刚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信。

信纸是特制的明黄绢帛,上面盖着女帝的私印,字迹凌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信的内容,正是女帝按苏晨之策下达的指令——借突厥之手,秘密处决所有参与掘陵核心行动的人员?

韩震山浓密的眉毛紧紧拧在一起,如同两道纠结的山峦。

他反复看了三遍,才缓缓放下密信。

粗粝的手指在信纸上那“为国捐躯”、“追封厚赏”的字眼上重重划过。

“秘密处决……借刀杀人……”韩震山低声自语,声音如同砂石摩擦。

不解?确实有。

那些亲军都尉府的精锐,都是秦仲岳一手调教出来的好手,也是他韩震山在边关见过的最悍勇的斥候和尖兵。

让他们去执行必死的任务?可惜了。

身为边关统帅,韩家家主,他深知权力的游戏里,有些棋子注定要被牺牲。

女帝的命令,就是军令。不容置疑。

况且……

韩震山的目光扫过帐角堆放整齐的几口大木箱。

箱盖敞开,里面是码放整齐、闪烁着光泽的银锭。

旁边还有成捆的崭新刀枪、厚实的棉甲、堆积如山的箭矢……

一百万两白银!

足以支撑雁门关十五万大军数月饷银和额外犒赏的巨款。

还有这些精良的军械。

这些都是女帝近半月内,如同神兵天降般送来的。

大大缓解了雁门关巨大的后勤压力!让原本因缺饷少粮而有些浮动的军心,瞬间稳固。

钱从哪里来?韩震山不是傻子。

他远在边关,但自有消息渠道。金陵城封锁皇陵的异动,秦仲岳亲军的频繁调动……他隐约猜到了一些。

但韩震山选择不问,不想,更不会说!

只要钱粮军械到位,只要雁门关能守住,只要韩家在北境的根基稳固。

女帝的钱……是掘陵所得,还是点石成金,与他何干?

韩震山只认结果。

“来人!”韩震山沉声喝道。

帐外亲兵应声而入。

“传令!”韩震山的声音恢复了边关统帅的冷硬果决,“亲军都尉府派来的那三队‘增援’斥候,全部编入‘夜不收’(最精锐的侦察部队)”

“明日,派他们执行甲字三号任务。目标——黑风谷。 深入突厥左贤王王庭腹地,探查其粮草大营虚实及兵力调动”

“告诉他们!此任务九死一生!但若能成功带回情报,本帅亲自为他们向陛下请功,封官进爵,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是!”亲兵领命,转身出帐,脚步沉稳。

亲兵清楚,甲字三号任务,是雁门关最危险的任务之一,深入敌后数百里,生还率十不存一。

那三队精锐怕是回不来了。

韩震山看着亲兵离去的背影,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韩震山重新拿起那份密信,凑近炭火。

火苗舔舐着明黄的绢帛,迅速将其化为灰烬。

秘密,将随着这些灰烬,永远埋葬在边关的风雪之中。

潇湘府

江北三世家秘密据点。

这是一处位于僻静巷弄深处的幽静院落。外表毫不起眼,内里却别有洞天。

暖阁内,赵氏家主赵牧、杨氏家主杨文远、韩家在京的主事人韩铁鹰。

韩铁鹰是韩震山之弟,代表韩家围坐一桌。

桌上没有茶水点心,只有一份誊抄的密旨和一张粗略的江南地图。

“陛下的意思,诸位都清楚了?”韩铁鹰率先开口,他身材魁梧,面容与韩震山有七分相似,但眼神更为锐利,带着京城勋贵特有的精明。

“化整为零,细水长流,从江南边缘州府,尤其是柳家势力相对薄弱处,秘密收购粮食。每次交易绝不超过十石。收购后,分批次、多路线、绕远路运回金陵。入城前,在城外秘密中转仓再次分散伪装,蚂蚁搬家入仓。”赵牧捋着短须,沉声复述,眼中精光闪烁。

“此计……甚妙!既能避开柳家耳目,又能积少成多。陛下身边……有高人啊!”

杨文远看着地图,手指在湖州、宣州、饶州等几个标注了红圈的地方点了点:“这几个地方,地处江南边缘,水网不如苏杭密集,柳家的粮行势力相对松散,小粮商、地方粮绅较多。”

“确实是我们下手的好地方。我杨家在江南也有些经营茶叶、药材的商路,正好可以以此为掩护,让下面信得过的掌柜,以收购山货、土产为名,顺带收粮。”

“每次……就按陛下说的,五石、十石,绝不多收!”

赵牧点头:“我赵家的马队常年在江南江北跑,运送些货物也是常事。可以安排几支可靠的商队,走偏僻的陆路或内河支流,将收购的粮食分批运出。路线……绕开柳家控制的运河主干道和主要税卡。”

韩铁鹰补充道:“安全方面,我会安排韩家在京畿和沿途的暗桩,负责接应和警戒。确保粮食在运输途中不被劫掠,也防止消息走漏。”

接着说道:“至于城外中转仓……陛下己命秦统领在城西十里坡安排了一处废弃的皇庄,稍加修缮便可使用。伪装成不同商号货物入城之事,由内务府的人负责。”

三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心。

“陛下此计,环环相扣,深谋远虑。”杨文远感叹道。

“如此一来,江南柳家纵有通天之能,也难以察觉这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河。只要我等小心行事,必能助陛下渡过此劫!”

“事不宜迟。”赵牧拍板,“各自回去,立刻挑选最可靠、口风最紧的人手!按计划行事。记住!宁可慢!不可错!宁可少!不可曝!”

“明白”杨文远和韩铁鹰齐声应道。

很快,一道道隐秘的命令从这座不起眼的院落发出。

江北三家的庞大机器,开始悄无声息地运转起来。

无数不起眼的粮商、行脚商人、马队伙计,如同水滴渗入沙地般,悄然流向江南边缘那些被标注了红圈的州府。

一场针对江南粮仓的、无声的“蚂蚁搬家”行动,在女帝的密旨和苏晨的毒计指引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三方势力,三条暗线。

江南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

雁门关的血色任务即将展开。

江北的购粮网络悄然铺开。

大周王朝的命运,在这风雪交加的季节,被推向了更加诡谲莫测的深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