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召开干部大会后,汉东官场暗流涌动。高育良独坐书房,台灯昏黄的光晕下,他盯着墙上的山水画,画中宁静悠远的意境与他此刻翻涌的心绪形成鲜明对比。权力版图在沙瑞金的攻势下摇摇欲坠,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座椅扶手,皮革表面被指甲划出一道道细微的痕迹。
“育良,别太忧心了,总会有办法的。” 吴慧芬端着热茶走进来,茶杯里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她担忧的面容。高育良接过茶杯,却任由茶水在杯中凉透,重重叹了口气:“慧芬,这次沙瑞金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否则汉大帮就完了。”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仿佛从深渊中传来。
经过彻夜思索,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心中成形。他向吴慧芬透露要策划群众请愿事件时,吴慧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育良,这太冒险了,万一被识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高育良打断她,眼神中满是孤注一掷的疯狂,“现在我们己经没有退路了,只能放手一搏。只要把事情闹大,沙瑞金必然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第二天,在山水庄园昏暗压抑的密室里,高育良向祁同伟和高小琴详细阐述计划。祁同伟眉头紧锁,忧虑地问:“老师,这能行吗?要是被沙瑞金他们发现,我们可就彻底完了。” 高育良冷哼一声:“怕这怕那,还能做成什么事?我们要让请愿规模超乎想象,不仅在省委门口,还要在京州广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同时行动。制造多个混乱点,沙瑞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兼顾。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媒体,将事情闹大,让上面的人看到汉东现在‘不稳定’的局面,到时候沙瑞金也得掂量掂量。”
高小琴微微点头,提出实际困难:“老师说得有道理,只是,要找到合适的群众可不容易,还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配合我们。” 高育良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这就需要你们去运作了。山水集团不是有很多合作的小公司吗?让他们去找一些生活困难、对政府有怨言的人,给他们三倍的好处费。告诉他们,只要去请愿,不仅能拿到钱,还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安排我们的人混入其中,带头闹事,把情绪煽动起来。” 祁同伟和高小琴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点头领命。
此后几天,一场庞大的筹备行动秘密展开。祁同伟利用公安厅的关系,获取了近期有上访记录的人员名单,筛选出容易被煽动的对象。高小琴则安排山水集团的财务人员,从多个隐秘账户中调拨资金,专门用于支付请愿者的报酬。他们还制作了数百条横幅,上面写着诸如 “还我血汗钱”“严惩腐败官” 等极具煽动性的标语。
高育良亲自联系了汉东多家媒体的负责人,在山水庄园设宴款待。酒过三巡,他放下酒杯,神情严肃地说:“各位,汉东现在看似平静,实则民怨沸腾。沙瑞金书记来了之后,一些政策朝令夕改,搞得下面人心惶惶。我这里有可靠消息,过几天会有大批群众表达诉求,这可是个大新闻。只要各位如实报道,后续的合作,我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媒体负责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周一清晨,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汉东就陷入了混乱。省委门口、京州广场、火车站等地,突然涌出数千名群众。他们举着横幅,高喊口号,情绪激动。“我们要吃饭!”“惩治贪官!” 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城市上空回荡。站岗的武警战士试图维持秩序,但群众人数众多,场面很快失控。有人开始推搡武警,有人将横幅缠在路灯杆上,还有人躺在地上,阻挡车辆通行。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沙瑞金的办公室。此时的他,正准备听取田国富关于山水集团案件的最新汇报。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响起,各个部门都在报告群众请愿事件。沙瑞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立即召集省委常委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李达康气得满脸通红,不停地拍打着桌子:“这简首是胡闹!一下子这么多地方出事,肯定是有人故意为之!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高育良却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叹了口气说:“达康书记,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平息这场风波,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这么多群众,处理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啊。” 沙瑞金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强压下心中的烦躁,说道:“田国富同志,你带领纪委的同志,负责了解群众诉求;李达康同志,你协调京州市,尽快疏散人群;祁同伟,你安排警力,维持秩序,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激化矛盾。”
田国富赶到省委门口,拿着扩音器大声安抚群众,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声浪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异常,这些群众虽然表现愤怒,眼神却透着心虚,口号整齐得像是经过排练。这时,自称下岗工人的王强挤到前面,声泪俱下地控诉工厂拖欠工资,田国富心中更加怀疑 —— 近期根本没有此类事件发生。然而,还没等他深入询问,京州广场那边又传来消息,群众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有人受伤。
沙瑞金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接听电话,处理各方汇报。一会儿是李达康报告疏散工作遇到阻碍,一会儿是祁同伟请示是否采取强制措施,一会儿又是上级部门询问事件进展。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衬衫后背也被汗水浸透。
高育良则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当听到群众与警察发生冲突时,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拿起电话,给某个媒体负责人打去:“现在是报道的好时机,一定要突出群众的不满,还有政府处理的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愈发严重。网络上,关于汉东群众请愿的视频和文章迅速传播,各种谣言也开始滋生。有人说汉东即将发生动乱,有人说沙瑞金治理无方。沙瑞金看着网上的舆论,只觉得头疼欲裂,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到汉东以来最大的危机,而这场危机,还远远看不到结束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