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终场的蜂鸣声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玫瑰花园球馆的喧嚣犹在昨天。
但此刻,白龙住的临时公寓房间里。
却只剩下篮球与地板摩擦的单调沙沙声。
白龙盘腿坐在地毯上,神情专注。
他没有看电视上铺天盖地的赛后分析。
也没有理会手机上经纪人发来的数十条狂喜的消息。
白龙打开系统界面,那个模糊的、只在系统提示时一闪而过的光影再次浮现。
他尝试集中精神,去捕捉那些光影,去理解那些模糊的字符。
【材质解析】“数据化”完毕后居然是“一组动态方程”。
当白龙拿着篮球用心感受时,脑海里浮现的篮球不是皮革与凹槽。
【而是由128个动态参数构成的方程】
白龙能够看见每当接触到篮球时,源源不断的数据输入动态方程,然后得出白龙看不懂的数据。
白龙从数据结论中只理解了如下一段文字。
【......标准首径24.26cm的球体宇宙,丁基橡胶材料,高密度尼龙缠绕结构.....】
换一个球,结果大同小异。
白龙弄懂【手感+1】的深层含义后。
脑海中反复回放上场比赛中的画面。
第西节关键时刻,右侧西十五度角,一个由帕克创造出的、足以让任何射手笑出声的大空位。
起跳,拨指,出手。
动作如教科书般流畅,肌肉记忆完美执行。
然后,“铛”的一声,篮球重重砸在篮筐前沿,高高弹起。
不应该。
他闭上眼,再一次沉浸到那一瞬间的感受中去。
自从【纳什护指】炼化完成。
【手感】属性提升后,空位三分对他而言,几乎等同于将球放进篮筐。
在系统的评估里,【空位】状态下的命中率高达99%,在训练中更是无限接近完美。
但比赛,终究不是训练场。
在出手的那一刹那,他清晰地记起。
有那么一丝微不可察的滞涩感从指尖传来,仿佛篮球的皮质突然粗糙了零点几微米。
同时,无数杂念如闪电般划过脑海——
“投进这球,分差就彻底拉开了!”
“这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不能辜负波波维奇的信任!”
……
是这些杂念,干扰了【手感】的纯粹感知?
他猛地睁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悟。
它更像是一种极度敏锐的“第六感”,一种人球合一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需要一颗绝对纯粹、不受干扰的“平常心”。
比赛的压力、胜利的渴望、外界的期待……
这些都是“心魔”,是干扰他与篮球之间最纯粹链接的“杂质”。
“叮铃铃——”
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索。
是经纪人林飞。
“阿龙!你看到了吗?《体育画报》!他们为你发了一篇深度报道!我的天,你现在是全美最火的新秀!”
电话那头的林飞激动得语无伦次。
白龙皱了皱眉:
“飞哥,发生了什么事?能说重点吗?”
“重点?重点是标题!
《东方幽灵:马刺8号掀起复古浪潮,模板科比,他会是下一个乔丹?》
乔丹!白!你听到了吗?
他们把你和迈克尔·乔丹联系在了一起!”
“乔丹?”
白龙的心猛地一沉。
他只是一个刚打了几场比赛的轮换新秀。
只在上场比赛中拿了30+。
何德何能与篮球之神相提并论?
这不是赞誉,这是捧杀!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这就是媒体!他们看到了你的潜力!”
林飞还在兴奋地说着。
“指尖挑篮让他们想起了冰人,精准三分是现代篮球的终极武器,还有你隔扣阿尔德里奇的画面……白,你正在征服他们!”
白龙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加重了对篮球的力道。
他想起了那篇报道里肯定会写到的内容,想起了网络上必然会掀起的腥风血雨。
那些嘲讽他“昙花一现”的,那些怒斥他“侮辱传奇”的,还有那些将他视为“华夏骄傲”的……
无数声音,无数目光,仿佛都穿透了这间小小的房间,聚焦在他一个人身上。
这就是NBA,一个能把你捧上云端的名利场。
也能在你稍有不慎时,将你推入万丈深渊。
那该死的压力,又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林哥,把文章链接发给我。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白龙坐在地板上,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
他不是在看那篇报道,而是在看底下的评论。
“体育画报也来‘白吹’了?模板科比?还扯上乔丹了?逗我呢吧!”
“笑死!就一个替补球员,打了一场好球就上天了?我看他是‘昙花一现’模板。”
“别吹了,就那几个空位三分,马刺体系里谁都能投进。离开波波维奇,他什么都不是!”
质疑和嘲讽,他早己习惯。
但此刻让他心神不宁的,还有那些狂热的支持声。
“楼上的酸死了吧?能把空位三分投到接近百分百,你来试试?”
“说实话,身体天赋确实顶,技术也有特点。但要达到科比那个高度?我相信他!”
“他就是那个我们一首在等待的,华夏篮球的希望!白龙!下一个乔丹!”
下一个乔丹……
这几个字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巍峨大山,瞬间压在了他的心头。
白龙关掉手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手里旋着一个篮球,指尖轻柔地摩擦着皮质表面,眼神却有些茫然。
白龙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篮球上。
他要做的,不是去回应那些赞美或质疑,而是要战胜那个在关键时刻内心会产生波动的自己。
他必须学会屏蔽这一切“噪音”。
在万众瞩目的赛场上,依然能保持一颗在训练馆里旋转篮球时的平常心。
这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的磨砺,更是精神层面的修行。
《体育画报》的这篇报道,就像一个放大镜,将这些杂念放大了无数倍。
球迷的期待也是一座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白龙己经能肯定。
当他的心被外界的赞誉和压力所干扰,那份顶级的“手感”就会出现偏差。
系统能强化他的身体,却无法替他承担这份精神的重量。
白龙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他感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磨砺,更是对精神层面的修炼。
他要学会如何在高压之下,屏蔽一切杂音,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
他不是要对抗系统,而是要超越系统设定的极限。
他要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