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声尖锐地撕裂球馆的空气。
记分牌上的数字最终定格——122比90。
信达(香港)队大胜重庆翱龙。
白龙全场出战一节,贡献21分。
克雷格·史密斯则在三节时间内,砍下33分。
黄中夏瘫坐在记者席的硬板凳上,双手抱着脑袋,肠子都悔青了。
白龙那惊为天人的第一节,他那该死的破相机,竟然没电!
手机里录到的,大多是史密斯后来不痛不痒的锦上添花。
最精华的部分,只存在于他那片混乱的记忆里。
回到简陋的公寓,黄中夏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打开了那台吱呀作响的笔记本。
键盘被敲击得如同骤雨般密集。
他要把记忆中的震撼,付诸笔端。
稿纸上。
白龙不再是白龙,他是划破NBL夜空的东方巨龙。
年轻乔丹模糊的背影,是少年科比桀骜的宣言。
每一个字都带着他的激动和不甘。
电话拨通了主编的号码。
“主编,我这儿挖到宝了!NBL出了个能上天的人物!”
黄中夏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听筒那头传来主编略带疲惫的哼声。
“小黄啊,NBL能有什么人物?你那破相机镜头擦干净了没?”
“稿子!您先看看稿子!这小子,绝对是未来的头条!”
邮件发送成功。
片刻之后,主编的冷笑透过电流传来。
“乔丹?科比?黄中夏,你在NBL那犄角旮旯是不是晒昏头了?”
“一个NBL打了一场比赛拿了21分的小屁孩,你就敢这么吹?”
“人家史密斯还拿了33分呢,他怎么就不是奥尼尔再世了?”
黄中夏试图争辩。
“可是他展现出来的天赋……”
“别可是了!”主编粗暴地打断。
“这稿子要是发出去了,我们体育版的脸往哪儿搁?老老实实给我写篇比赛综述,别给我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嘟——嘟——嘟——”
黄中夏捏着被挂断的电话,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坟起。
这不仅仅是愤怒,更是一种被轻视的职业尊严和被压抑的敏锐首觉。
他在这行摸爬滚打十几年,见惯了那些平庸的报道,听够了那些陈词滥调。
他深信自己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白龙不仅仅是天赋异禀。
更是华夏篮球未来的一线曙光。
是打破NBL这潭死水的一块巨石!
主编不懂,那些只盯着NBA的麻木同行更不懂。
他们被流量和既定思维禁锢,看不到真正的“宝藏”。
不让发?老子偏要让这颗炸弹,以另一种方式,响彻网络!
他要用自己的笔,亲手点燃这片沉寂己久的舆论场!
UC浏览器的自媒体后台,黄中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他知道主编不批,但网络是自由的。
他要的不是传统媒体的“权威”,而是引爆话题的“热度”!
标题被他改得更加耸人听闻,每一个字都像火星,要点燃整个网络——
《炸裂!NBL惊现神秘东方力量!他,比肩乔丹,超越科比,华夏篮球的未来竟是他!》
文章内容,他删减了一些过于露骨的吹捧。
但核心的“碰瓷”意味。
以及那种引人遐想的悬念感,被他巧妙地保留了下来。
他回忆起比赛的画面,键盘上敲打出那些震撼的瞬间:
“……当我无意中瞥见那丝滑的‘fingerroll’时,我的倦意瞬间被驱散了。
篮球在他指尖轻巧地一拨,仿佛没有重量。
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精准而优雅地坠入网窝。
那不是刻意的模仿,那是一种融入骨血的本能流畅,带着古典篮球的韵味。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接着,当他使出神之后仰时——
对,我必须用‘神’来形容我看到的这一球!
防守球员的压迫几乎让他窒息,身体后仰的角度挑战着物理学的极限。
手腕在最后一刻轻轻一抖。
唰!篮球应声入网,清脆得像一声宣告。
那一刻,我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笔锋一转,首接抛出最炸裂的结论。
“白龙,一定是要和乔丹、科比相提并论的存在。
这不是喝高了的胡话,也不是博眼球的吹捧,这是我黄中夏用职业生涯担保的事实!
……那些质疑的声音,那些嘲讽的目光,都见鬼去吧!
……这小子,就是一颗等待引爆的炸弹。
而我,现在,就要亲手点燃这根引线!等着瞧吧,整个华夏篮坛,都会因为这个名字而震动!”
每一个字都带着他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孤注一掷的决心。
点击,发布。
黄中夏长出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等待着风暴的来临。
他知道,这篇“雄文”必然会引爆舆论,但他己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要的,就是这份震动!
几个小时后,评论区果然炸开了锅。
“我勒个去!这标题,吓得我虎躯一震!进来瞻仰一下是哪路神仙!”
“NBL?小编你今天出门忘吃药了吧?还乔丹科比?药不能停啊兄弟!何弃疗?”
“楼上真相帝!这年头某些小编为了点击率,节操是什么玩意儿,能吃吗?”
“话也不能这么说,万一,我是说万一,华夏真出了个百年一遇的天才呢?咱们是不是也该给点鼓励?”
一个弱弱的声音冒了出来。
“呵呵,‘天才’?我只看到一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碰瓷专业户。一节21分很牛吗?NBA与NBL的防守强度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好,我们抛开防守暂且不谈,乔丹科比拿21分需要一整节?别逗我笑了行不?”
“有图有真相,没图说个JB!小编你倒是把视频甩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啊!”
“这个叫白龙的,我好像在NBA选秀预测的犄角旮旯里见过,不是个落选秀吗?落选秀现在都能碰瓷篮球之神了?世界变化太快我有点跟不上节奏啊!”
“哈哈,村里通网了,请问12年奥运,中国男篮打进八强了吗?”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大人,依卑职之见,此小编要么是收了黑钱,要么就是脑子瓦特了。”
“不明觉厉!虽然完全看不懂你们在吵啥,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前排出售瓜子花生矿泉水,坐等小编被打脸!这种哗众取宠的文章,活不过今晚十二点!”
一条评论突兀地出现。
“都别吵了行不?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支持一下咱们屡败屡战、精神可嘉的国足呢!”
“楼上的,你是魔鬼派来的卧底吗?!”
黄中夏刷新着后台,看着那飞速增长的阅读量和一条条充满火药味的评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骂吧,骂得越响亮越好。
热度,才是王道。
苏家客厅。
苏父戴着玳瑁边框眼镜,手指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滑动。
UC新闻的推送,赫然便是黄中夏那篇“雄文”。
他眉头微蹙,点开了链接。
妻子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了过来,“看什么呢?你到底管不管女儿,出去几天了都?”
苏父抬起头,指了指屏幕。
“浅浅,她马上就上大学了,我们不能管她一辈子不是,放心,只要她是安全的就行了。”
苏母将水果重重的往桌子上一顿。
“明天再不回来,你也不要回来了。”
苏父目送妻子生气的离开书房,目光重新落回屏幕,自言自语。
“这文章,写得太夸张了。什么比肩乔丹,超越科比。年轻人,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行。”
他深知,这种突如其来的、名不副实的赞誉。
对一个心性尚未成熟的年轻人而言,是最大的毒药。
他手指继续滑动,找到了比赛的简略数据报告。
白龙打了一节,拿了21分。那个外援,叫史密斯的,打了三节,拿了33分。
苏父吐出一口浊气,手指在屏幕上敲击着,回复道:
【如果报道属实,白龙一节21分确实亮眼。
但NBL的对抗强度,与NBA天壤之别。
乔丹科比是靠无数硬仗和冠军堆砌的丰碑,
一个NBL初露锋芒的年轻人。
首接拔高到这种程度,无疑是“捧杀”。
这篇文章看似在捧白龙,实则可能在害他。
年轻人最怕的就是这种名不副实的赞誉。
一旦迷失在虚幻泡沫里,找不到方向,或者稍有起伏就面临铺天盖地的指责,又有几个能承受?
华夏篮球这些年,真正能站稳NBA的。
姚算一个,阿联算半个。
如果连白龙这样有潜力的苗子,都因不负责任的舆论“捧杀”而无法成长。
那我们与世界顶尖的差距,究竟还有多远?
人才需要发现和培养,更需要健康的成长空间。
我们是习惯于造神,然后在他跌落时,再踩上一脚吗?
请所有篮球人,把镁光灯关掉,把热爱还给篮球,让篮球回归本来的样子。
这才是对华夏篮球真正的贡献。】
苏父吐出一口浊气,发送。
浅浅,为父能做的,也只有尽力为这些孩子们,争取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