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烽火东北1931 > 第41章 暗夜邮差

第41章 暗夜邮差

1939 年 1 月 23 日,新京的夜幕被探照灯切成碎片。周卫国裹紧伪满邮差的藏青色棉袍,帆布邮包上的 “邮便” 字样在雪光中泛着冷白。寒风如刀,刮得脸颊生疼,他踩着结满冰棱的青石板路,耳后还残留着三小时前在桃源路接头点听到的暗语 ——“松花江的鱼冻僵时,梅花会在信封上绽放”。每走一步,他都在心里默念,提醒自己即将面临的危险。

伪满中央邮局的铜门推开时,暖气管蒸腾的白雾裹着油墨味扑面而来,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周卫国强装镇定,将邮包甩上分拣台,余光瞥见三号窗口的老邮差正用竹制算盘拨弄数字,无名指内侧的月牙形疤痕随着动作若隐若现 —— 这是与地下党接头的暗号。他深吸一口气,装作若无其事地凑近,压低声音:“城西李记绸缎庄说,这批苏绣要加急送。”

老邮差的算盘珠子突然卡顿,浑浊的眼珠快速转动,警惕地扫了眼西周,才低声回应:“风雪天路滑,得走朝阳路的近道。” 这正是约定的变动信号。周卫国刚要接过对方递来的牛皮纸袋,旁边突然传来同事的声音:“老张,你这算盘打得噼啪响,算啥呢?” 老邮差手微微一抖,周卫国心中一紧,表面却依旧镇定。老邮差很快反应过来,笑着说:“算今天的邮资呢,你瞅瞅,这数算得我头都大了。” 同事嘟囔了几句,转身忙自己的去了。周卫国这才接过纸袋,指尖触到信封背面凸起的梅花压痕,心跳陡然加快。正要转身,门外突然传来军靴踏雪的声响。

“例行检查!” 两名关东军宪兵挎着三八式步枪闯入,刺刀上的寒光扫过分拣台上的信件。周卫国感觉后颈的冷汗顺着脊梁滑落,想起林秋白教过的应急方法,猛地扯开邮包夹层,露出里面包裹着的火漆封印。“太君,这是奉天来的加急件,火漆印完好无损。”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但还是能听出一丝紧张。

宪兵队长眯起眼睛,刺刀尖挑起信封,上下打量着周卫国:“你的,这么紧张?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周卫国心里一沉,强作镇定:“太君,小的这是怕耽误了加急件的派送,上面怪罪下来。” 宪兵队长冷哼一声,用戴白手套的手火漆表面 —— 那上面刻着的双鱼图案,是用东北民间防止伪造的 “冰裂纹” 技法制作,低温下裂纹会随温度变化细微收缩。“开路!” 宪兵队长甩下信封,周卫国弯腰捡起时,摸到夹层里硬卡片的棱角,那正是标注着军火库坐标的暗号。

当他推着邮车拐进七马路的胡同,远处突然传来枪声。回头望去,老邮差被宪兵按在雪地里,苍老的面孔贴着冰面,嘴角溢出的鲜血瞬间凝结成暗红色冰晶。周卫国攥紧拳头,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血痕,想起三天前在兴安岭,赵尚志也是这样笑着引爆雪崩。“老周,别停下!快走!” 仿佛赵尚志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他咬了咬牙,继续前行。

雪越下越大,周卫国躲进一家挂着 “和顺米行” 幌子的地下联络点。刚关上门,老板就迎上来:“怎么样,拿到东西了?” 周卫国点点头,撕开信封,梅花图案下的密写药水在煤油灯下显现出 “南岭 5 号” 字样。他掏出从金某公馆带出的满洲地图,手指划过南岭一带,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关东军的工事符号。“看来日军在南岭藏着大动作。” 老板皱着眉头说。

突然,米行的木板门被撞开,寒风卷着雪粒扑进来,两名特务举着王八盒子闯了进来。“邮差先生,这么晚还送货?这米行看着也不像做生意的样子,倒是像藏人的地方。” 为首的特务皮笑肉不笑,枪管抵住周卫国的太阳穴。

周卫国强压下心中的恐惧,故作轻松:“长官这话说的,我就是个送邮包的,这大冷天的,哪家不需要送点东西。至于这米行,我也是进来躲躲风雪。”“哼,少废话!搜!” 特务推搡着周卫国,准备翻找邮包。

千钧一发之际,米行老板抄起秤砣砸向特务后脑,周卫国趁机夺枪,子弹擦着特务耳际射进墙壁。“快走!他们盯上这条线了!” 老板一边抵挡另一名特务,一边推着他从暗道逃离。“老板,一起走!” 周卫国喊道。“别管我,情报要紧!” 老板头也不回,继续与特务搏斗。

当周卫国翻过墙头时,听见屋内传来老板的怒吼:“小鬼子,老子就是化成灰,也要堵在你们阎王殿门口!” 紧接着是一阵密集的枪声。他抱紧藏有情报的邮包,在风雪中朝着抗联联络点狂奔。南岭的方向,隐约有探照灯的光束刺破夜空,那里的秘密军火库,即将成为他下一个战场。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加残酷的战斗,但为了那些牺牲的同志,为了这片被日军践踏的土地,他绝不退缩。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