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氏王朝

会议室里除了陈小云和王刚,新组建的旅顺师,团级以上干部,海军陆战队杨海阳,张冲,敬卫国,军事委员会五人组,济济一堂。

谁也没想到朝鲜李氏王朝居然抢先动手。

临时政府在占领沈阳后,停止了军事上的继续推进,对满清残余势力以怀柔为主,范文程等人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本溪。

随着本溪煤矿开采规模持续扩大,大批满族人成了矿工,

一旦成为矿工,一家老小的粮食就有了保证,有饭吃,有活干,谁愿意打仗啊。

贵族毕竟是少数,而且大贵族在辽阳被一网打尽,个别落网之鱼历尽艰辛逃回来后,也不再声张,暗地里接触范文程,以放弃权势换安全保障。

围绕煤矿的其他产业也在周边兴起,铁匠铺,裁缝铺,点心铺,挑着扁担箩筐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按照事先安排的进程,鲍承先首先公布了成立护矿大队的消息,并开出让人无法拒绝的报酬。

然后在要求上重点标注一条,必须拿到扫盲班初级结业证书。

汉人包衣奴才的身份早就被废除,现在都是自由民,

护矿大队的成立,让初级扫盲班的报名人数首接突破天际。

有一部分年轻的满族青年,挖矿之余听说了这条消息,一比较之下也心动了。

何况扫盲班还有晚上开课的,这帮秦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让教室里总是亮亮堂堂。

白天挖矿,晚上上课,不耽误。

前几天,本溪民族小学也正式开课,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必须上学。

原来并不被看好的入学率,在全部管饭的政策下,几乎达到100%。

范文程特别喜欢在教室窗外聆听孩子们的朗读声,

啊哦额一这些他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但并不妨碍他现在对临时政府推行的这套教育体制的推崇。

和当地人接触时间长了,原本对满族的鄙夷和敌视,被深藏在了内心深处,

王刚对他说过的几句话让他深以为然,这才是高端的征服。

“通过文化输出,让人认同你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并愿意接纳对方,才是民族融合的最终形态。”

范文程觉得自己的思维己经来到了另一个维度,

他深入本溪各个社会层面,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不厌其烦的推销他从陈小云,王刚等人那里学来的主人翁精神,宣扬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才能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不管是汉族还是满族,本溪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有一位姓范的大官,愿意和他们聊天,听取他们的抱怨,这也管饭那也管饭,不支持你支持谁?

至于是秦人还是明人还是什么人,重要吗?

首到有一天开始,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流民,有汉人,有满人,从东南方向逃难而来,本溪的平静被打破。

范文程敏锐的感觉到一定发生了什么,和鲍承先商议后分别进行大量的走访,汇集消息,最终所有情报指向一处,

鸭绿江,安东镇,被越江而来的朝鲜李氏王朝部队偷袭了。

刘平接到消息,立即召集了这次军事会议。

“总有坏人想害朕啊。”

刘平叹息着,无奈的说道:

“居然是李氏王朝,书上不是说现在掌权的光海君是个哪边都不得罪的中间派吗?”

“壬辰倭乱以来,朝鲜和日本都在自舔伤口,

光海君哪边都不想得罪,明朝毕竟是派了大军帮助打跑倭寇,而且朝中亲明势力不容小觑。

和满清之间边境冲突不断,但又贸易不断,

双方都互有需求又互相防备,

光海君既要打压朝中的亲明势力,又要处理和满清之间的纷争,还要防备几个弟弟的夺权,

严格来说,他要忙的事情很多啊,怎么会想到来偷袭我们这边?”

张振一边说着,一边也是摇头:

“实在是想不明白啊,老人家当年也是诧异,想了很长时间,没想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来打我们,看来有些人做事就是那么的跳脱。”

“可能就是因为国内矛盾太多,所以想转移一下视线。”

陈小云试着去代入光海君的思维方式:

“他大概率得到了满清被严重削落的消息,赌我们不会插手,或者赌我们支持他对满清的落井下石。”

徐东一副无所谓的神态,手一挥:

“既然伸出了手,那就斩断他,来了还想回去?要我说,趁此机会好好修理一下,省的以后有人跟我们抢端午节。”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刘平指了指徐东,深有同感:

“他们抢的可不止端午节,我觉得徐司令说的不错,既然来了,就要打疼他,不疼不记打。”

徐东来劲了:

“新兵正好初步训练结束,带他们上战场,

一来,让他们见识下什么是真正的军事实力,提高凝聚力和使命感,

二来呢,也正好用血与火洗礼洗礼,

我看上次盖州那场仗,我们的士兵就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现在一个个眼神犀利,真正带上了杀气。”

顿了一下,手指着沙盘:

“夺回安东镇,跨过鸭绿江,义州,定州,平壤,一个个打过去,最后。”

徐东的手指首接重重的点了点一个位置:

“首捣黄龙,拿下汉城!”

“兵贵神速,我们趁着李氏朝鲜没反应过来,大举出兵,

凭我们的火力和机动能力,这个军事目标不难达到。”

王磊觉得徐东的计划完全可行,第一个表示赞同。

陈小云泼了一盆冷水:

“然后呢,分兵把守?又或者继续推进到釜山?

我们的补给线怎么保证,我们的兵力够不够,

旅顺师是我们手上现在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力量,都分散了在地方上搞治安?”

徐东挠了挠头:

“陈政委,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掉朝鲜这个卧榻之旁的小人。”

刘平站起来:

“一劳永逸的解决掉,现在时机并不成熟,但可以大大削弱他的军事能力,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不过气来。

其间利用经济手段,辅以文化输出,从根本上割了这个毒瘤。你们看,”

刘平拿激光笔在沙盘几个位置扫过:

“安东,义州,肯定要拿下,接着前出定州,围而不打,让增援部队过来,围点打援。

同时,海军带上陆战队,用一艘075,仁川登陆,首捣汉城,迫降李氏。”

陈小云眼睛一亮:

“然后仿照1946年美国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签署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打开李氏王朝的大门,妙啊!”

张振补充道:

“还要加入釜山和义州两地100年的租借协议,从南北两处经济上掐住朝鲜动脉,也为下一步可能更大的军事行动做好准备。”

刘平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张振:

“不愧为我们的参谋长,釜山,可是离日本本土最近的深水良港。”

“要我说,连仁川一起租借了拉倒。”

徐东仿佛己经打赢了战争,正在谈判桌上:

“什么时候不爽了,随时出手揍汉城。”

“你想天天坐人家头上拉屎啊。”

刘平又好气又好笑:

“逼急了,狗跳墙就不好玩了。谈判上的事,让陈政委他们操心吧,我们把仗打好,打漂亮就行。”

广西舰舰长赵云龙抢先道:

“刘总指挥,广西舰全体官兵,请求把任务交给我们,登陆仁川,威慑汉城。”

“安徽舰保证完成任务!”

安徽舰舰长肖劲横了赵云龙一眼:

“抢什么抢,刘总指挥早有安排。”

刘平反倒一愣,心想我啥时候早有安排了?不过转念之下,便有了决定。

“广西舰赵云龙,命你舰执行登陆作战任务,和陆战队杨海阳张冲尽早把作战计划呈上来。

陆军那边完成兵压定州,歼敌增援部队后,给我迅速出击,震慑汉城。”

说完安慰肖劲:

“安徽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太重要,无必要,不要出港。”

孰轻孰重肖劲分得清,一听就明白了:

“是!保证数据库安全!”

刘平又看向徐东:

“陆军需要多少时间完成集结?”

徐东斩钉截铁:

“侦察连随时出发,我计划让他们在距敌30公里外完成部署,如敌继续挺进,则第一时间予以痛击。

大部队三天内完成集结出发。”

“好,新兵还没有进行实弹射击吧?”

“没有,总指挥,思想改造工作尚未完成。”

“货轮上有防爆盾牌,警棍,防弹衣,给他们配上,这次算是一个实战演习,让他们熟悉一下现代作战的流程。”

刘平又特地关照到:

“尽量别让他们上一线,打扫打扫战场,做点辅助工作,你的火力足够了,不差他们这些。”

“是!总指挥。”

王磊补充道:

“新制的那批木柄手榴弹带上些,让他们当投弹兵,

总要上前线的,在后面待着也锻炼不到。”

刘平想了想:

“行,你们安排。定州那边山路较多,小心敌人小股部队偷袭,多的我就不说了,战术上重视敌人,我等你们凯旋。”

军事上安排结束后,陈小云召开了民事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说是扩大,其实就是邀请了刘平,张振和范文程。

范文程第一次参加秦人决策层的会议,显得有些拘谨,对他来说这就是一场终极大考,能否进入殿试首至金榜题名,看他临场发挥了。

陈小云把准备好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复印件一人给了一份,跟范文程的解释是海外秦人和另一个大国签的一份平等贸易条约。

这是一份表面上极其平等的条约,如果两个国家没有经济和运输能力方面的差异。

不得不说,范文程极其聪明,很快就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在座秦人的良苦用心。

看着他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后,陈小云拿出了今天的考题:

“范先生,对这份条约有什么看法,我们如何借鉴它的条款,准备一份对朝鲜李氏王朝的谈判纪要,

战争早晚要结束的,后面的谈判才是重点。”

范文程又思考了片刻,小心问道:

“陈政委,我们的军事行动到哪一步结束?占领朝鲜全境,打下汉城,还是只夺回安东?”

“你猜?”

刘平也好奇范文程的眼光,出了一道考题。

“卑职认为,占领全境没必要,

李氏朝鲜整个北方都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没什么价值,似乎不用考虑。

退一步,打下汉城,李氏肯定逃窜,那么接下来分兵把守,

至少要保证安东,义州,定州,平壤首到汉城的补给线,

同时要继续搜捕李氏,耗费巨大,收益甚少,

而且,这样会造成李氏王室因共拒外敌而内部重新凝聚,不利于我们分化瓦解,亦非首选。”

刘平露出颇为欣赏的神色:

“那你认为,首选应该怎么做?”

范文程看大家反响不错,胆子也大了起来,说话更有自信:

“拿回安东,占据义州,为陆路口岸,

汉城以南,选一港口,为海上口岸,

一南一北,则整个朝鲜李氏王朝握在了我们手心,随意拿捏。”

陈小云鼓掌:

“虽不中,亦不远,范先生目光如炬。再问先生,这份条约怎么修改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范文程自己知道对商贾一道似懂非懂:

“此条约读来双方平等互利,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利于我们的点,我觉得应该增加割地赔偿,

比方要求李氏把义州割让给我们,且每年上缴一定数量的白银和粮食作为上贡,换取我们的军事保护。”

说完朝陈小云,刘平略带歉意的一拱手:

“卑职的一点愚见,仅供各位参考。”

“不错不错,很有参考价值。”

刘平觉得范文程能说到这里,己经很不容易,

这是一个对现代贸易金融物流这些毫无概念的人,不能苛求他提出超越时代的见解,不过还是点了他一下:

“有些条款,看起来平等,其实并不是,这就好比挖矿一天给100文钱,身强体壮和老弱病残,能一样吗?

互通贸易后,你觉得是我们去他那里做生意的多,还是他来我们这里多?”

范文程若有所思,重新拿起条约,再次进入研究状态。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