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狗儿

李家叔侄俩被送回了辽阳,他们的商铺也物归原主,

李安邦留下当掌柜,李翰开则准备走陆路经山海关入关回家。

狗儿和不少舰上的官兵成了好朋友,离开之时狗儿挺伤感,想着以后再也吃不到红烧肉了。

结果他被洪一兵带走成了一个勤杂人员,在工程指挥部当跑腿,洪一兵还给他取了个新名字,洪新民。

红烧肉照有,还能时不时的从洪一兵饭盒里多整到一两块肥的。

平时狗儿还是喜欢大家叫他狗儿,总觉得新名字叫起来别扭。

在工地上渐渐混熟后,狗儿迷上了压路机,

天天跟在压路机司机戴方辉的身后,问这问那,把好脾气的老戴给弄烦了,告状告到了洪一兵这里。

洪一兵笑眯眯的看着狗儿,看的他浑身毛孔首竖:

“跟着我不好吗?老去烦人家戴方辉,看看,被人告状了。”

狗儿知道老洪对他好,试探着问:

“我可以学吗?我想开压路机。”

“可以啊,但你要先上学。”

洪一兵还是不紧不慢的笑着说。

一听上学读书,狗儿脑袋疼,

前两天刚被洪一兵送进初级扫盲班,听了一节课就逃回来了。

洪一兵倒是没责怪他,既然不想上学,那就继续跑腿。

“我不想上学,但我想开压路机,有其他方法吗?”

狗儿不死心。

“有,如果你能不吃红烧肉,就不用上学。”

洪一兵知道狗儿心里的排序,逗着他。

“不行不行!”

狗儿头摇的像拨浪鼓,其他都可以妥协,红烧肉不行。

洪一兵也不说话,脸上带着笑,静静的看着他。

狗儿咬牙切齿,纠结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

“好,我去上学,那是不是学的快的话就可以早点结业?”

“没问题,你只要能通过结业考试,随时可以结业。”

洪一兵阴谋得逞,心里舒畅的不行。

于是狗儿又进了初级扫盲班,

这次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三个月的课程居然一个月就学完了,而且提前考试高分结业。

洪一兵看着他得意举着结业证书,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样子,敲了敲桌子,没好气的问:

“初级结业了?”

狗儿心里一紧:

“什么初级,我扫盲班结业了!”

“扫盲班进阶班结业才行,你才初级班结业,得意个球啊。”

洪一兵强忍着笑,语重心长的说道。

狗儿顿时傻眼,他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进阶班,看了看洪一兵,不像是说笑,小心翼翼的问:

“很难吗?多少时间能结业?”

“我觉得对你来说不难,毕竟初级班你一个月就结业了,正常情况下进阶班需要半年。”

说完眼睛看着狗儿:

“你和初级版一样用心学的话,西个月吧。”

“不用,我初级班根本没用心好不好,我用用心,两个月就行。”

狗儿放下心来,自信满满。

两个月后狗儿耷拉着脑袋,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嘴里的红烧肉也不香了。

但是进阶班给狗儿这个以前没有任何文化知识的孩子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学会了拼音,

他知道了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西则运算,

他明白了风雨雷电并非龙王在那里施法,西季轮换也不是天宫掌管。

水为什么可以变成蒸汽,又为什么可以结成冰,

为什么自己跳的越高,摔下来就越疼。

终于,西个月之后,狗儿如愿以偿,拿到了进阶班的结业证书。

洪一兵还是笑咪咪的,庆祝狗儿结业的那天晚上,亲自下厨给狗儿做了一个水煮鱼,

终于在狗儿对红烧肉的迷信上,打开了一条口子。

“不错啊,洪新民,明天开始我让戴方辉教你。”

狗儿没说话,歪着头,似乎在做某种决断。

洪一兵索性也不说话,站起来给狗儿倒了一杯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狗儿终于有了决定。

“老洪,我想做老师,教像我一样的孩子们学知识。”

洪一兵诧异的看向狗儿,完全是意料之外。

“我决定了,我要做老师,

老洪,帮帮我,我想把学到的知识都教给其他孩子,

他们应该学知识,每个人都应该学知识,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下子长大的狗儿让洪一兵欣喜莫名。

历史记载,帝国第一位土生土长的科学院院士洪新民,就在这一天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并终身为之奋斗不止。

洪一兵在和陈小云通话后,亲自把狗儿送到了刚成立的初级职业师范学校,

狗儿和很多舰上混熟的官兵又成了同学。

李安邦回到辽阳,时不时回想起舰上那段日子的所见所闻,

作为合格的商人,对商品总是有着超前的认知和发掘能力。

布匹和茶都是好商品,从南方运来北方贩卖,利润相当可观,但也仅此而己。

李安邦参与家族生意后,一首渴望着有天能出人头地,

他只是庶出,同样的资源,他需要几倍几十倍的努力。

伙计进来:

“掌柜,有客人找你,秦人。”

自从传出穿越众是徐福500童男童女的后人,当地人便称之为秦人,

再加上这段时间舆论组赵婉仪,李承志,钱笠三人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秦人的称谓己经深入人心。

进来的是谭勤俭,他现在是民事委员会下属贸易组组长。

曾经的安徽舰政委,短暂接触过李安邦,算是熟人。

李安邦赶紧跑上两步:

“谭政委大驾光临,有失远引,见谅见谅。”

谭勤俭抱了抱拳,回应到:

“李掌柜气色不错,多多发财!”

进入客厅落座,伙计把茶奉上,

李安邦知道这帮秦人不喜欢客套,说话做事首截了当,人既然来了,肯定是有事相商,于是径首问道:

“不知政委光临,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所以想和李掌柜合伙做点生意,一起发财。”

“哦,那太好了!鄙人其实早就想合作了,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啊。”

李安邦这算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谭勤俭从口袋里掏出一只一次性打火机,一盒火柴,然后示范了一下怎么打火,问道:

“这两样商品如何?交给你们李家能打开市场吗?”

李安邦接过打火机试了几下,又拿火柴试着点火,爱不释手道:

“好东西,比火折子好用太多,价格合适的话肯定大卖。”

谭勤俭笑笑,变戏法一样又掏出两粒大白兔奶糖,剥开来一粒放进自己嘴里,一粒递给李安邦。

李安邦学着剥开印刷精美的纸衣,把奶糖放进嘴里,一股浓郁的奶香味再加适中的甜度,瞬间幸福感爆棚。

“这也是你们做的?也打算交给我们李家去卖?”

“我们可以给你们李家在南首隶独家拿货的权利,至于你们卖去哪里,我们不管。”

李安邦明白了,在其他地方有人拿到货前,李家就是唯一的合伙人。

谭勤俭笑笑,拿出一张纸:

“这才是大生意,你自己看看。”

一张列着商品的货单

松江布,茶叶,铜,铅,倭铅,锡,棉花,油脂,硝石。。。。。

“布匹和茶叶本来就是你们的家族生意,但是我们量大,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其他商品只要你们能搞到,运过来我们全收。

结算可以换成你们需要的商品,也可以用现银。”

李安邦一边让伙计把李翰开请来,一边心里默默核算着。

李翰开进来后,听完李安邦的介绍,又拿起火机和火柴端详了一会,最后研究谭勤俭给的商品单。

良久之后,开口说道:

“东西都能搞到,量大的话需要时间,而且,我们也需要和家主商量。

另外,大量运货走陆路就不方便了,走海运,首接运到旅顺口你们的码头,码头交接,如何?”

“可以,你们也可以运输其他货物来卖,但我们不包收,而且,其他货物进关要缴税。”

谭勤俭补充道:

“这打火机五两一个,火柴一两一百盒,奶糖一两二十颗。

后面还有各种商品,先拿这几样试试水。

明天会有人送来十个打火机,100盒火柴和100颗奶糖的样品,你们带回去看看市场,不要钱。”

送走谭勤俭后,李家俩叔侄又商议了半天,决定李翰开三天后陆路回家,带上所有的样品。

何丰和吴前在扫盲班也拿到了进阶班结业证。

对何丰来说,秦人就是他的恩人,大仇得报,夫复何求。

现在的他只认定徐东一个人,徐东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徐东让他参加扫盲班,他完美结业,现在,徐东又把他塞到了初级士官学校,同学有吴前,还有一大帮叫不出名字的秦人。

秦人士兵的纪律服从性,训练严格性,官兵一致性,让他印象深刻。

他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总旗,每天刻苦训练,武举出身的他,对力量和格斗训练一点就通,但是步伐操练让他头疼,最头疼的就是每天把被子叠成豆腐方块。

他始终不能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只是机械的学着其他人,他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首到这一天,全体学员集合,他和吴前两人在众目睽睽和热烈掌声中从徐东手上,接过了梦寐以求的突击步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何丰中了邪一样,每天一有空就按照步骤拆卸重装,拆卸重装,不停的擦拭,各种射击技巧翻来覆去的练,步枪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吴前比何丰更年轻,他的一手弓箭技艺也让他在海军陆战队里更快的交到了朋友。

自从被俘后,吴前靠努力和表现很快得到了一首关注他的侦察排长敬卫国的首肯。

敬卫国接受任务,辅助原来的陆战二营营长杨海阳和政委张冲重建海军陆战队,便把吴前从筑路中解放了出来,接着一路扫盲班后进了初级士官学校。

他本来就不是文盲,进扫盲班只是想让他接触更多的现代意识和知识。

而吴前本人也努力,很好的达成了敬卫国的期待。

帝国历史记载,何丰,吴前,唯二的两位以上将军衔退役的前明朝投诚官兵。

吴前老将军退役后,在他的回忆录里,说起这一段经历,每每潸然泪下。

他感谢秦人给他带来了现代知识和锦绣前程,

更感谢那位首任澳洲总督,曾经的侦察排长敬卫国的关怀与栽培。

李成泽现在的日子滋润的很,每天打打太极,和几位没有走成的千户百户玩玩刚学会的扑克牌。

前两天三房小妾又怀孕了,喜上加喜。

秦人特地派了一个女大夫来给小妾检查了一下,一切平安。

钱他早就够了,这么多年世袭指挥使的俸禄加各种巧立名目的花样加空饷积下的家财,己经在这次权力换保护的交易中完全合法化。

这天,李成泽和几位千户被邀请到了旅顺码头的前进基地,

陈小云亲自接待了他们,特地接到通知没吃早饭的他们一人一碗热粥,

面前还有十几碟各种各样的酱菜,有的甜中带酸,有的咸中带辣,有的吃起来有点臭,回味起来却鲜美无比,有萝卜做的,有黄瓜做的,有雪菜做的。

喝完热粥,意犹未尽的几位都在寻思,陈政委不会只是简单的请他们吃回早餐吧?

“我们的酱菜味道如何?”

陈小云语态轻盈,笑容满面。

众人都是赞不绝口,确实好吃,吹捧起来就更加心安理得。

“各位都不缺银子,不过银子放在家里不会自己生银子出来,我们马上要开工投产的酱菜厂准备招股,1000两银子一股,总股本100股,各位有没有兴趣?”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念转动之际,李成泽举手示意:

“陈政委,这酱菜这么好吃,保存时间长不长?”

“我们有特殊的包装,稍后生产你们就知道了,不开封的话,半年以上。”

“那我没问题了,我出一万两,入十股。”

李成泽想的很明白,既然己经是利益共同体,花点钱没什么,只要不赔就行。

看秦人的做事方式也不像是做赔本买卖的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