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将车子推进了储藏间。
“多少钱?”
霍云霆没反应过来。
其实这是他自己的储物间,左手边5号是他的,右手边那个稍微大一点儿的6号,是云雷哥的。云朵姐就更豪横了,她当时觉得女生的东西肯定多,所以就买了两个储藏间,分别是7号和8号。
“一个月五块钱。”
也不便宜,林忆甜在心里合计了一下。
“这钱不能让你一个人拿,等我发了工资……”
霍云霆忙开口:“你不用担心,我不掏钱的,都是我爷爷给我的。”
林忆甜无语,那不是一样吗?
“诺,我今天配了钥匙。”说着,霍云霆将一把钥匙递到了林忆甜的手心里。
二人上了楼。
洗手洗脸,霍云霆就帮着盛饭。
饭菜比较简单,清炒小油菜,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蒜蓉茄子。
“这是我自己蒸的花卷儿。”林忆甜开口,“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你要是有特别喜欢吃的,可以告诉我,我做给你吃。”
“我不挑食。”霍云霆只觉得心里美得冒泡儿,“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吃。”
听见这话,林忆甜的脸又红了。
“忆甜,我同事想吃你白天给我带的那咸菜,还有吗?”说这话的时候,霍云霆有些不好意思,但一想到常长乐那张可怜兮兮的脸,他还是厚着脸皮开了口。
“你同事?”
“就是常长乐那小子,他还想吃。”霍云霆挠了挠头。
林忆甜没有丝毫犹豫点头:“有,还有很多,明天给你带着。”
霍云霆看着林忆甜的脸,笑了。
他忽然感觉,不管怎么看,都觉得看不够。
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天天和忆甜腻在一起。
他又吃了一口西红柿炒鸡蛋,明明是一样的材料,怎么就是比部队上的好吃?
难不成忆甜做饭有什么秘方吗?
自己要不要找个时间和忆甜好好学一下,总不能天天坐等着吃现成的不是?
“忆甜,你的厨艺真好。”
林忆甜笑了笑,随即就听见男人的下句话。
“从明天起,我跟你学做饭好了。”
林忆甜愣住:“学做饭?”
为什么要学做饭?
“当然是想要以后更好地照顾你。”霍云霆说得极其自然,仿佛这就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林忆甜愣住,脑海中浮现起上辈子商少轩也曾经说过自己做饭好吃,他那个时候也是目光柔和地告诉自己。
“忆甜,你要给我做一辈子的饭。”
自己要给他做一辈子饭,凭什么?
可当时的自己,竟然感觉十分幸福。
更主要的是,自己真的为他们一家子做了一辈子的饭菜。
哪怕是在自己生病高烧不退浑身乏力的时候,都要强撑着起来供他们一家子吃喝。
而眼前的霍云霆,说要和自己学做饭,然后照顾自己?
他不觉得做饭天生就是女人的事情?
“忆甜,我西肢不勤,五谷不分,到时候你别嫌弃我。”霍云霆说这话的时候还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生怕被嫌弃似的。
林忆甜的眼圈瞬间有些发红。
她忙低头,掩饰好心头的涩意。
霍云霆的话还在叨叨:“咱俩以后相互扶持,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依靠的存在,忆甜,我就是你的依靠……”
话语坦然,字里行间全是对自己的尊重。
林忆甜只觉得眼睛酸酸的。
这就是被人……呵护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儿就是不太好,我下班时间太晚了。”霍云霆自己嘟嘟囔囔的,“你总不能饿着肚子等我……”
“忆甜,一会儿吃完饭,咱们去供销社买些小零食吧,你下班早,先填填肚子。”
“不用,我六点半下班,回到家也快七点了,咱俩得时间点儿差不多少,我等你就行。”
但霍云霆坚持己见。
他吃饱饭后,抢着将饭碗收拾干净,然后就拽着忆甜下了楼。
“正好你试试自行车好不好骑嘛。”
二人骑着车子,吹着晚风,大概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供销社。
可惜的是,供销社下班了。
他们只好又往远处骑了骑。
找到了一处私人的副食品商店。
霍云霆大手一挥。
各式的糕点,零食,全都来了一包,还买了两箱奶,首到二人的自行车前面的框子和后面的架子都塞得满满当当。
林忆甜:是不是有些夸张?这是要给人家包圆儿了吗?
光这些吃食,就花了七八十块钱。
看得林忆甜有些心疼,都快抵得上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霍云霆却很开心。
“忆甜,你放心,这些东西,我吃的肯定比你多。”
林忆甜笑了笑,她知道,霍云霆是不想让自己有什么心理负担,不想让自己觉得欠他的。
二人正骑车往后走,路过鑫福堂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妹子!”
林忆甜停下来,看着宋念双从身后赶过来。
她大大咧咧地笑着:“还真是你啊,妹子,我以为自己看花眼了。”
对于宋念双,林忆甜也实在是喜欢她的性格,点了点头。
“妹子,你这些日子都干啥去了,咋不见你来送草药了?你是不知道啊,后来送草药的人里没有一个跟你那么细心的……”
说了半天,她忽然发现了站在林忆甜身侧的男人。
“这位是……”
“宋姐,这位是……我对象,霍云霆。”
我对象?听见这三个字,霍云霆只觉得自己的都要飘起来了,我对象?他在心里偷偷乐了起来,但也忙和宋念双打招呼。
“宋姐好。”
宋念双将眼前人高马大的小伙子打量了一番,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确实般配。”
一番话,再次成功让林忆甜红了脸。
林忆甜也告诉她,自己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宋念双祝福的同时又感觉有些遗憾,最后两个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霍云霆忍不住开口问道:“忆甜,你和宋姐关系很好?”
这辈子其实见面次数并不多。
上辈子见面的次数很多。
当时商父商母很爱生病,自己来这里的次数比较多,宋姐多次帮助自己,是个好人。
“比较投缘。”
有时候,人和人的缘分,真是一眼定。
比如她和宋姐。打第一次见面,她就十分喜欢宋姐。
原因么,却说不上来。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眼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