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史 > 第3章 改良磨盘

第3章 改良磨盘

第3章 改良磨盘

我循着赵云军的马蹄声走向远处赵云的大营。只见营外兵马林立,气氛肃穆。我一个跨步欲进入大营,不料刚到营门,就被几个士兵用长枪抵住胸口,他们厉声喝道:“抓到曹魏奸细了!”我尚未开口辩解,就被他们五花大绑起来。

我再一次被士兵架上断头台,眼前是熟悉的场景:同样的肃穆气氛,士兵们脸上同样的严肃表情。我忍不住嘟囔起来:“你们三国怎么动不动就绑人砍头啊?”话音未落,就被按在木桩上。熟悉的血腥味弥漫开来,刀斧手走到我身后,我被两人按住头颅,斜眼望去,急忙大喊:“我要见赵将军!我要见赵将军!”

一旁的刀斧手厉声喝道:“你一个曹魏奸细,也配见我们赵云赵子龙将军?”说罢,便举起明晃晃的大刀。

那熟悉的死亡气息再次袭来,后颈猛地一凉。明晃晃的大刀高高扬起,刀斧手喝了碗酒,朝刀刃啐了口酒水,便要行刑。我急得大喊:“我要见赵云!”

刀斧手的动作顿了顿。恰在此时,我望见那熟悉的身影——白衣白甲,手持银枪,正缓步走来。我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嘶喊:“赵将军救我!赵云将军救我!”

幸好嗓门够大,终于引来了正往营帐走的赵子龙将军。

那明晃晃的大刀刚要落下,空中突然传来一声“住手”!刀斧手顿时僵在原地。赵云将军身披战甲向我走来,目光扫过我后,随手对身边士兵下令:“将此人解绑,带入我大帐中。”

我被几个士兵簇拥着推进赵云的大帐。赵云挥手示意士兵退下,目光落在我身上,很快认出我就是那日在战场对峙时,出了大丑的曹军摸鱼小兵。

坐在大帐中央的赵云瞟了我一眼,问道:“你来此何干?”说罢便让手下为我斟了杯茶。我端起茶碗“咕咚咕咚”大口喝下,随即开始讲述自己离奇的穿越经历:“我本是个群众演员,正演您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戏份,那叫一个威风!白马过处,曹军士兵纷纷倒下……”我讲得唾沫横飞,坐在大案后的赵云将军听得目瞪口呆。

当我正要继续讲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救阿斗的剧情时,却被帐外一声“报——”打断。赵云起身挥了挥手,对我说:“以后你就在后厨打个下手。”随后一甩披风,朝帐外走去。

赵云的副将走到我身边,眼神复杂地打量着我:“阿斗是谁?刘备刘玄德又是谁?”那目光仿佛在看怪物。很快,他恢复了平日的神情:“罢了罢了,你随他们下去吧。”随后,一个身着伙夫装束的老兵将我带了下去。

途中与老兵交谈,我才知道此时的赵子龙还在公孙瓒帐下效力。老兵笑着打趣:“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说书的本事,讲赵将军七进七出的场面真精彩。以后做饭有你在,也多了些乐子。”说着便领着我走向大军的炊事处。

老兵将我带到两块磨盘前。只见磨盘形状参差不齐,虽与现代磨盘大致相似,纹路却异常粗糙。他指了指磨盘,又指向旁边的粮食:“把这些磨了,要是耽误了,小心挨军杖。”

好在我在军中总算有了落脚之处。每天吃着粗糙磨盘磨出的粮食,虽有些硌口,好歹保住了小命。因为我总讲赵子龙七进七出的故事,渐渐和军中的老兵们熟络起来。他们闲着时,都爱听我绘声绘色地吹嘘赵子龙的战场传奇。

每当我准备开讲,周围的士兵就会放下手头的活计,纷纷向我聚拢过来。他们有的蹲坐在地上,有的站着,有的互相依靠着,聚精会神地听我滔滔不绝地讲述赵子龙的战场往事。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就像在听书一样。没过多久,我在军中竟有了一批“听书迷”,也算是小有声望了。

一日我蹲在后厨角落,盯着眼前吱呀作响的石磨首皱眉。这东西还是西汉传下来的样式,两块圆石叠在一起,靠人力推着磨棒绕圈,磨一斗麦麸得耗半个时辰,磨出的面粉粗得能硌牙。最近军粮紧张,将士们啃着糙面饼闹肚子的越来越多,再不改良,怕是要影响战力。

“小哥,发啥呆呢?赶紧推磨!”老伙夫擦着汗吼了一嗓子。我回过神,心里己有了盘算——现代石磨靠的是上下磨盘的螺旋纹路和中心轴设计,效率比这老古董高十倍。可军营里只有凿石头的工匠,没有铸铁厂,得用现有材料琢磨。

我找到负责军械修缮的石匠王叔,他正眯着眼凿箭头。“王叔,”我递过一块刚磨好的粗面,“您看这面粉,将士们吃了咋打仗?我想改改石磨,您看能不能把上磨盘的底面凿出‘之’字形的槽,下磨盘对应刻上反方向的纹路?”我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示意图,“再在磨盘中心打个孔,安根木轴固定,这样推起来省劲,粮食也能从中心漏下去,磨得更匀。”

王叔捻着胡子打量图纸,眉头紧锁:“从没见过这样的磨盘,能中用吗?凿坏了可是要挨军棍的。”我心里也没底,但还是咬牙道:“王叔,就按这图试试!要是不成,我替您受罚。”好在王叔是个肯琢磨的人,点头应了。

接下来三天,我泡在石匠铺里。工匠们先选了块坚硬的青石板,按尺寸凿成两个首径三尺的圆饼。我蹲在旁边指挥,看着他们用凿子一点点在磨盘底面刻出交错的深槽,每道槽的角度都尽量对称。中心轴最难做,我找了根碗口粗的硬木,削成圆柱形,穿进磨盘中心的孔,又用楔子固定紧,确保上磨盘能平稳转动。

试运行那天,老伙夫第一个上来推磨。他刚使了半分力,磨盘就“骨碌碌”转了起来,比以前轻快得多。麦子从中心孔漏下去,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细白的面粉就从磨盘边缘簌簌落下。老伙夫抓起一把面粉,瞪圆了眼睛:“乖乖!这……这比以前快了不止三倍!面粉还这么细!”

消息很快传到校尉那里。校尉亲自来看,摸着磨盘上的纹路连连称奇:“好小子!你这一改,咱们营的粮食能多撑半个月!快去报给督粮官,让各营都学着做!”阳光下,新石磨转动的声音清脆有力,我看着将士们日后能吃上精细的面食,心里踏实了不少——在这乱世,一点点现代知识,或许真能改变些什么。

我改良石磨的法子在赵将军军中得以普及,不仅提升了粮食质量,还改善了储存难题。这事很快传到赵子龙耳中。没过多久,我便被请进了他的大帐,不再是当初被士兵押解的模样,而是踏着稳健的步子走进帐内。

赵子龙将军盯着帐中石磨磨出的精细面粉,又看向我,说道:"当初在战场饶你一命,没想到你今日能有如此贡献。从今日起,任命你为什长,退下吧。" 我开口问:“什长是什么职位?”

赵子龙笑了笑:“以后啊,会有十几个人跟着你,听你差遣。”

我一听这话,高兴得连谢都忘了说,脚下一个踉跄就蹿出了营帐。

升为什长后,我与普通小兵的军服样式并无二致,只是身上这套粗布战衣浆洗得更干净些,领口袖口少了些补丁,腰带上多了块刻着“什”字的铜片——这便是我与麾下十名弟兄的唯一区别。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