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卯时三刻。
林棂早早起床,动身前往武馆,
在去武馆的路上,他买了一支金创药和一卷纱布,用来处理他练拳可能出现的小伤口。
在约莫卯时五刻时,林棂来到了武馆,对着正在打坐的李教头,拱手道:“教头,不知我们何时开始拳法的教学?”
李教头缓缓吐出一口大约三尺长的白练,定了定心神,睁开双眼开口说道:“你小子怎么这么猴急?
寻常时候,也不见你这么早来武馆,既然如此猴急,为何当初不先选拳法?”
说完教头缓慢的起身,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
身着白色练功服的李教头缓步走到,位于武馆一角的高大木人桩旁。
对着目光灼灼紧盯着自己的林棂说道:“想必你也看过拳谱了,现在你且看好。”
李教头摆出了一个类似拳击的架势,然后以一种十分缓慢的速度,对着木人桩打出了一记首拳。
林棂:?
李教头自顾自的说道:“这一下便是慢动作下的寒芒,至于点星,你按照书上练就行。
点星是一个固定招式,但是没必要拘泥于招式,招式是为了让你更快的掌握,点星这一发力技巧。
同时你要注意点星会消耗你的很多体力,所以他并不适合战斗的最后使用,需要预留一定的体力。
当然这并不是你现在需要考虑的,但这是你需要知道的,从你习武的那一刻开始。
我就知道,你不会留在这个地方,相信你的父母也早有准备。”
林棂对李教头的话,并无太大感触,正常人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自己这样执着于练武的,似乎并不多。
而自己呢?六岁时便主动提出要学武功,他们不难猜出自己的想法。
况且如果一首有人跟着自己的话,那么他们知道这些就更显寻常了。
林棂并不觉得自己会被跟踪,只是他相信武者的感官,自己不过是八岁儿童便可背起一位成年女性。
他很难想象常年练习武功的武者他们的感官会强大到什么地步。
加之小说中常有把内力附着到耳朵上,以此来听到更多信息。
一位强大的武者,他只需要在自己百米范围以内,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其实是林棂想多了李教头没有派人跟踪,但是他派人保护了。
毕竟林秋生是他师兄,师兄的孩子自然要派手下弟子去照拂一二,哪怕出意外的概率比较小。
当初他拿到了师傅的白鹿练体法,踏水行,流光拳法,都是不入流武功。
猛虎桩功是师傅教给他俩打基础的,寒光剑法是他行走江湖时得到的,厉血刀法和蕴灵法是家传的。
林秋生拿到了,师傅的木虎铸体诀,是一门一流铸体功法,还有奎乙呼吸法,是不入流呼吸法。
(功法等级分不入流,一流,后天,亦可细分为上乘与下乘,暂时就这些)
但是呼吸法颇为稀少,不入流的呼吸法甚至比一流呼吸法还稀少。
不过奎乙呼吸法与木虎铸体诀的相性不错,隐约有种相辅相成的感觉。
而且师傅也传了他呼吸法,可惜李教头没有学会,而且他己经有了蕴灵法产生内力。
(内功,呼吸法,蕴灵法,练体术,铸体诀是五种不同的法门,但是他们都可以产生内力或者类似内力的能量。
但是内功产生的内力更多,且带有一定属性,便于运用在各个方面,实战效果一般都很不错。
呼吸法则是通过呼吸来汲取空气中的某种能量,达到蕴养五脏六腑/身体的目的,会产生一定的内力。
蕴灵法与呼吸法类似,不过更为特殊,修炼蕴灵法产生的内力可以达到温养武器/器具/物品的效果,不过内力同样不多。
而炼体术产生的内力并不能随意调动,他更像是身体里既定的一环,可以被破坏但很重要,可以缓慢的按照既定路径自动运转。
而铸体诀则是锻造强大的肉体,它可以吸收空气和食物中的能量,形成内力并通过特殊的锻炼方式,来永久强化身体。
凡内力皆可以蕴养身体,只不过会因为内力的种类属性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好坏各异。)
林棂催促道:“李教头,那流光拳法究竟该怎么修炼呢?”
李教头叹了口气道:“不急,先让你看一下,修成效果。”
却见李教头在木人桩旁站定,单手负于身后。
林棂甚至没看清李教头干了什么,而木人桩上则留下了西个清晰的拳印。
林棂略显惊讶,这个威力低了,应该是李教头收了力气,这个速度确实快一秒西拳。
再配合拳谱上的步法,在近身方面确实很合适,伤害不如刀兵,速度可以称赞,就是不知实战效果如何?
林棂瞥了一眼李教头的双拳,没有一丝红的迹象,连一个印子都没有,也可能是因为老茧太厚了。
李克开口道:“练习流光拳法的话,主要的训练场所并不在武馆内。
你需要去城外的树林里,瀑布或溪流边,用拳头打,用身体躲,用手拨,每一片落叶,溅起的水滴甚至是习习微风。
不过你要记住,没有大成,我不会让你去江湖。”
不然,你的父亲,他也不会放你离开。
我无法破开他的防御,甚至他肉身的速度都能追得上我施展踏水行时的速度。
林棂抱拳道:“是的,教头。”可他心里想的却是,打不过你,还不能溜走吗?李教头应该困不住我。
这几日林棂上午在武馆练拳,下午就去野外寻个适合练拳的好地方。
(拳法,步法这种技法武学,修炼到哪一个境界并没有特别的标志,全凭感觉和与人切磋。
大成之前多是熟练度的堆叠,大成以上便看的是天赋高低以及修炼时长了。)
七日后,林棂感觉自己的拳法己经入门了,便向馆内的各位师兄师弟发出了对练申请。
“柳师兄请。”林棂站在擂台上对着比他大三岁,入门比他早三个月的弟子道。
“林师弟,请吧。”柳师兄示意林棂先攻。
他年纪比林棂大那么多,再抢先手,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况且同为馆内师兄弟。
哪怕林棂没有与他们进行过多的交流,但是他们对这个自己练自己的,偶尔提问的小师弟感观不错的。
很有礼貌,独来独往,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善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