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水浒:卢俊义,汝妻吾养之 > 第六十二章 梁中书的迎接

第六十二章 梁中书的迎接

十日后,李固率领着五百家丁和五千禁军,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大名府。

他站在北京城下,仰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这些日子以来,他不断地用各种手段和说辞忽悠他人,终于让自己的处境有了些许改善。

至少不用太过担心,他会落到原剧本的悲惨下场了。

然而李固深知,他的道路依旧崎岖。

接下来,他不仅要面对梁山贼寇的威胁,还要应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这就像是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需要他全力以赴,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李都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

就在李固感慨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前方传来。

他抬头定睛一看,只见梁中书领着一众官吏,正从城内缓缓走来。

李固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拱手拜见道:“下官李固,拜见梁中书。”

他的语气显得十分恭敬,毕竟从今往后,这梁中书可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了。

梁中书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亲手扶起了面前的李固。

“贤弟快快请起,你我之间又何需如此客气?”

梁中书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地说道。

同时他还轻轻地用手掌拍了拍李固的手背,这个动作显得既自然又随意。

李固见状,心中立刻明白了过来,他知道梁中书肯定早就收到了蔡京的信件。

不管怎么说,如今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蔡京的女婿,一个是蔡京的学生,这种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密切。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二人属于是天然的盟友关系了,自然是得多多亲近亲近了。

所以面对梁中书如此热情的举动,他也毫不客气地将手一转,紧紧握住了梁中书的手。

然后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回应道:“梁师兄所言极是,小弟我实在是惭愧啊!只因许久未见,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见外了。”

梁中书哈哈一笑,连忙说道:“贤弟,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兄弟之间,不必如此拘谨。”

“贤弟什么也别说了,为兄我早就知道你要来,所以己经在府中备好了酒席,就等你这位贵客的大驾光临呢.......”

说罢,他热情地拉着李固的手,一同朝着城里走去。

与此同时,梁中书并没有忘记吩咐那些随行而来的官吏们。

他回头向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立刻去安排那些禁军兄弟的吃住事宜。

对于李固等人的到来,大名府显然是早就做好的相应准备。

大名府府衙,厅堂内。

正上方的主位上,梁中书端起酒杯,面带微笑地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

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今日能齐聚于此,实乃我梁某之荣幸。”

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厅堂内回荡,众人纷纷举杯,向梁中书示意。

梁中书接着开始依次介绍起桌上的众人。

首先是坐在他身旁的李固,梁中书对他赞不绝口,是朝廷特意派来的人才。

梁中书之后又介绍到了沈重,这位将军战功赫赫,深受梁中书器重。

杨再兴则是年轻有为,武艺高强,前途不可限量。

还有沈重的副将,也是一名勇猛的将领。

这一番话让李固听着,心中好生佩服。

明明是刚刚才从他口中得知沈重、杨再兴几人的名字,结果现在就能编出这么称赞之言来了。

看来他今后在梁中书的身上,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了。

而在他们的对面,同样坐着西位重要人物。

索超,大名府第一都监,武艺超群,威震一方。

李成和闻达,皆是都监,也都是大名府军中的精英;

最后一位是周谨,他是索超的徒弟,虽然年轻,但在军中也颇受器重。

介绍完毕后,梁中书满意地看着众人,笑道:“今日大家开怀畅饮,不必拘束。”

“呵呵.......”

然而就在这时,索超突然放下酒杯,面无表情地看向坐在他对面的李固。

冷笑一声问道:“不知李都监所立何功,而被封为这兵马都监啊?”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足以在厅堂内炸响。

原本还算融洽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李固和索超身上。

李固显然没有料到索超会在这时候突然发难,他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并没有立刻回应索超,而是暗中偷瞄了一眼梁中书。

只见梁中书并未受到影响,依旧自顾自地喝着酒,对索超的出言恍若未闻,似乎并没有任何要出言的打算

想到这里,李固心中顿时便有了计较。

看来这梁中书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庸之辈,日后这梁中书的仕途可能也就这样了。

继而他缓缓地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转向索超,嘴角微微上扬。

他用平稳的声音回应道:“索都监,李某虽不才,但也曾有幸协助官家平定西方叛乱.......”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只听得“噗”的一声,梁中书和沈重再也无法抑制,将刚刚才喝进去的酒水猛地吐了出来。

李固啊李固,大家都知道你能言善道,也知道你深受官家的宠信。

否则你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地从一个普通的家仆,一路晋升到一府的兵马都监呢?

可是就算你再怎么能说会道,也不应该如此胡编乱造吧!

更何况,就算是要胡编乱造,好歹也得稍微靠谱一些吧。

可你竟然说自己跟随官家平定了西方叛乱,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哼!简首是一派胡言!”

索超显然也不是愚笨之人,他虽然之前并不了解李固这个人。

但从梁中书和沈虞侯的反应,以及李固口中说出的如此荒唐之事,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这李固分明就是在信口胡诌,完全没有把他索超放在眼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