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五十年代,北城大闹饥荒,有不少人被饿死。陈英和好友一起一路讨饭逃荒,讨到了鱼米之乡,江城。
一年后。
陈英嫁给了比她大13岁的沈根。
沈根穷的,洞房花烛夜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更别说给新娘子买新衣服了。
被子是借的,连结婚穿的衣服都是借的。
婚后一年陈英就给沈根生了大女儿沈梅。
虽然穷,但夫妻俩非常的宠爱沈梅,但命运磨人,在一个下雨天沈梅突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烧成了智障。
第二年夫妻俩又迎来了二女儿沈红。
又一年再添了小女儿沈鹅。
三个小女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悄悄的成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大女儿沈梅虽然有智障,但也生的清纯貌美,大大的双眼皮,圆圆的鹅蛋脸,就是智商只有8岁小孩的智商,不认识钱,也不懂男女之事。
但好在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可以了,也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洗碗,扫地,洗衣都可以。
父母看着她年纪大了,也开始为她的婚姻大事着急,她自己呢也羡慕同龄人可以穿上红嫁衣穿上新鞋子做新娘子。
她脑海里也有了做新娘子的冲动,没想到竟是这个冲动和父母的无知,把善良单纯的她推向了一个深渊。
某天,天下了雨。
一个40多岁的妇人走进了这户人家,她是来说媒的。
说邻村有一个男的大名叫殷富强。人称:把子,把子家里条件挺好的,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他排行老二。
哥哥和弟弟都非常的能干,唯独作为老二的他也是有点愚笨,一根筋。但也说不上智障,他知道挣钱,就是挣得不多,平日里就是有人家盖房子的时候他去做点小工。
女孩父母听说有这样的一个小伙子,觉得还可以,就安排见了一面。
男方家里面其实想的很简单,给儿子找老婆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只要是个女人,能生孩子就行
他们看这个女孩长的鹅蛋脸,也算清纯可爱,女孩家里也是看上了男方家还算有点殷实的家境。
双方就匆匆的定下了婚事。
沈梅父母因为不想女儿嫁过去低人一等就没有要彩礼,反而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大女儿买了一对金耳环。还有一些实木家具。
新娘子穿上红嫁衣,新鞋子,还戴着金耳环,别提多开心了,站在破旧的镜子前照了又照。
鞭炮齐鸣,吉时到了,一辆头戴大红花的拖拉机停在了女孩家门口,新郎穿着一身红褐色的西装。
就这样单纯善良的智障女孩被一辆拖拉车接走了。
其实男方家里也还算重视,叫了拖拉机来,那年代结婚的话一般都是自行车来接。
新娘子离开了娘家后天下起了雨。
把子家里是三间水泥墙面、地面的平房。还带后院,后院连着的又是一小间平房。
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房子说实话己经不错了。
新娘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离开父母,离开时常为她出头的姐姐和妹妹难免会害怕。
初次离开家,就算是正常的女孩都会害怕。别说是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姑娘了。
她有想过回家,但想起陈英和她讲的话“结了婚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和男的结婚就要住在这个男人家里,不能回家”
沈梅哪里明白这么多,只听懂了“不能回家”西个字。
她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喜床上,其实只要她不开口,没有人知道她智力有问题。
来看热闹的人都说把子还挺能耐,讨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这些话让他乐开了花。
夜幕降临,窗外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把子坐在沈梅旁边,暗示可以睡觉了。
可是这个智商只有8岁的女孩,哪里懂得男女之事。她脑海中的结婚,仅仅就是穿漂亮的新衣服,化着美美的新娘妆,穿新鞋子……吃好吃的。
可是随着把子的一顿动手动脚,沈梅害怕急了,但又不知道怎么逃脱。
把子也不知为何总是没有成功,便倒头大睡。
夜深了,沈梅也睡了过去。
外面还在下着雨。
……
把子的父母非常的厉害,特别是母亲。见沈红嫁过来大半年一首没有动静,渐渐的就看不惯她,生活中处处刁难她。
沈梅想要逃回家,但是又胆小怕被捉回去。所以就只能在那里忍气吞声。
有一天,天又下起了雨,婆婆突然说要带沈梅去医院看看为什么结婚大半年,肚子都没有动静。
沈梅还真的乖乖的跟着去了,她很害怕这个婆婆,婆婆说什么她都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当时村里面的医疗技术也有限,村医草率的说是没有怀孕,然后不顺利是因为妇科炎症引起的。
婆婆一听是因为“妇科问题”引起的,马上就大变了脸色,气哄哄的就让儿子把老婆赶回了娘家。
还丢下恶语“娘家搞出来的毛病就要娘家人治”陈英听着这样的恶语竟然也没有讲话,因为陈英,沈根都是嘴笨的老实人。
陈英摸着沈梅的头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是不是没有好好听话。
沈梅一首低着头没有讲话。过了几分钟就带着哭腔说“他们打我”
陈英听了问道“为什么打你?”
沈梅哭了起来说“都打我”“啊婆娘”打我,“把子打我”“阿婆爹也打我”。
陈英听了眼眶微微泛红,沈根则是蹲在墙角一言不发。
陈英想带着沈梅去把子家找个说法,为什么打她。
嫁过去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不会嫌弃她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女孩,结婚才半年就这样……
陈英用力拉着沈梅往把子家走,可是沈梅就像是头牛一样就是不走。
嘴里一首嘟囔着“我不去,我害怕,我要在家里,要在家里”
沈根说“孩子不想去就不要让她去了,就在家先住着”
沈梅听到爸爸让自己住家里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陈英说“那也要去把那对金耳环拿回来啊,这是我们梅的东西,不能便宜了那个老太婆”
说罢陈英和沈根两个人走着去了把子家。
走之前还不忘交代沈梅在家里锁好门,谁来都不能开门。
沈梅“嗯”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