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遁光收敛如烟霞散去,轻盈地落于昆仑山腰那片广阔无垠的白玉平台边缘。
足底传来的并非预想中的坚硬冰冷,而是一种温润厚实的触感。
陈默低头看去,只见脚下竟非光洁玉石,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茵茵绿草。
草叶翠绿欲滴,每一片都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昆仑山特有的氤氲灵光映照下,折射出七彩微芒。
这片草地柔软得如同最上等的绒毯,散发着清新自然的草木气息,与想象中仙家圣地应有的肃穆庄严截然不同,反倒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盎然生机。
太乙真人声音平和:
“圣人道场,气象万千,涵养万物。
“然礼不可废,此乃玉虚宫外域‘接引坪’。
“凡谒见掌教圣人者,无论仙凡,皆需由此步行而入,以示尊崇。”
又小声快速补充:“真不是我故意拿大啊道友,这是二师兄广成子——呃,大师兄南极仙翁不在的时候,你记得喊他大师兄或者代掌教师兄都行,他爱听这个!
“是广成子二师兄定下的规矩,咱们好好遵守就对了!”
说罢,重新摆出一副正经样子,当先迈步,踏上草地深处一条自然蜿蜒、不甚起眼的青石小径。
陈默不敢怠慢,紧随其后。
白额虎本尊则被一股无形而柔和的力量轻轻约束在平台边缘,只能发出一阵焦躁的低吼。
一人一虎,暂时分离。
脚踏在柔软厚实的草地上,几乎无声无息。
西周灵气浓郁得化为实质的乳白色雾霭,缭绕于膝间,每一次呼吸都仿佛饮下琼浆玉液,周身窍穴都为之舒畅。
浓郁的灵雾使得近在咫尺的景物也若隐若现,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不真实感。
约莫行了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的景象被一道陡然出现的狭窄裂缝取代。
两侧是首插云霄、高达万仞的绝壁!
峭壁光滑如镜,仿佛被天神以无上伟力一剑劈开,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几何线条,闪烁着冷硬的青灰色光泽。
这便是通往玉虚宫核心区域的必经之路——“通天道痕”。
“啧,玉虚宫前面的路起名叫‘通天’,也不知道通天教主愿不愿意?”
“诶?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就是通天师叔的道痕嘞?”
两人小声蛐蛐,快走几步挤了进去。
踏入这道狭窄的“通天道痕”,一股无形的压力骤然加身,仿佛空气都变得粘稠沉重。
两侧光滑如镜的万仞绝壁散发出冰冷、亘古、不容亵渎的威严气息,如同两尊沉默的巨人俯视着渺小的闯入者。
光线自头顶那一线天洒落,陈默只觉自身渺小如尘埃,幽深狭长的“通天道痕”仿佛没有尽头,又似乎只走了片刻。
当眼前骤然一亮,豁然开朗时,陈默的呼吸不由得一滞。
眼前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壮阔与瑰丽的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了大半个视野、无边无际的莲花池!
池水并非凡水,而是纯粹由浓郁到极致的先天灵气凝聚而成的液态灵髓,呈现出一种澄澈空明的琉璃光泽,微微荡漾间,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
池中,盛开着难以计数的巨大莲花,如同最顶级的玉石雕琢而成,却又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浓郁到化不开的灵气形成薄雾,在莲池上空缓缓流动,折射出梦幻般的七彩光晕。
仅仅是站在池边,陈默就感觉自己体内的金丹运转速度都加快了几分,贪婪地汲取着这洪荒罕见的洞天福地之精华。
而在这片浩瀚莲池的中央,在万千瑞霭霞光的拱卫之中,悬浮着一座宫殿。
初看之下,这座宫殿似乎并不算宏伟。
说是宫殿,倒更像是某个富贵人家的模型玩具。
通体由无瑕白玉雕琢而成,样式古朴简洁,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在巨大的莲池与远处巍峨的昆仑山体映衬下,甚至显得有些玲珑。
它静静地悬浮在灵髓池水之上,离水面约数十丈,仿佛没有重量。
然而,当陈默的目光被吸引过去,试图看清它的细节时,异变陡生!
随着视线聚焦,那看似不大的白玉宫殿,竟在感知中开始无限拔高、膨胀!
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核心,正在急速地拉伸周围的空间感。
距离感瞬间变得混乱。
明明它就在莲池中央,却又仿佛远在九天之上,隔着无尽的时空。
越是细看,越觉得宫殿的轮廓在视线中迅速变得无比巍峨、无比巨大!
如同支撑天地的脊梁,如同统御万道的源头!
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巨大压迫感油然而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顶礼膜拜,心神为之所夺!
这便是玉虚宫!
元始天尊的道场!
它的大小己非物理尺度所能衡量,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道的显化,一种无上威严的象征!
太乙真人神色肃穆,对着莲池中央那巍峨宫阙遥遥一礼。
玉石长桥凭空浮现,连接岸边与宫殿。
陈默收敛心神,紧随其后。
行至莲池中央,终于踏上了悬浮宫阙下方延伸出的巨大玉石台阶前。
这台阶每一级都高达丈许,宽逾数十丈,同样由无瑕白玉雕琢,一首向上延伸,消失在宫殿那仿佛连接着苍穹的宏伟门户之中。
仅仅是站在其下仰望,就让人心生敬畏,仿佛在攀登通往天道的阶梯。
两人拾级而上。
台阶看似只有千级左右,但每一步踏出,都感觉脚下的空间在微妙地延伸,仿佛跨越了遥远的距离。
陈默元神外包裹的数十层驳杂气息,在这纯粹的、浩瀚的圣道威压之下,隐隐摇动,仿佛随时会炸开、暴露。
“幸亏来的不是本尊,不然这不得吓死?”
行至中途,两人来到一处巨大的圆形平台,如同悬浮在九天云海之上的广场。
平台地面同样由温润白玉铺就,光滑如镜,倒映着天空流转的霞光与下方浩瀚的莲池。
平台左侧边缘,生长着一株奇异的松树。
树干虬劲如龙,树皮呈现出温润的碧玉光泽,仿佛由一整块巨大的翡翠雕琢而成。
树下,一位老者正悠然自得用松子投喂仙鹤。
老者须发皆白,长眉垂肩,面色红润如婴儿,脸上带着一团和气的笑容,显得慈眉善目。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异常宽大、高高隆起的额头。
正是阐教大弟子——南极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