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雅苑702次卧,电脑桌紧挨着单人床摆放。欧阳香走进来,看着坐在床沿、背对着她的林风,鼻腔里发出一声清晰的冷哼,带着警员特有的审视和不悦。
林风仿佛没听见那声冷哼,抬手随意拍了拍身边的床垫,头也不回:“坐这儿看吧。”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干什么?”欧阳香立刻警惕地后退半步,浅蓝色警服衬衫下的身体微微绷紧,右手下意识地靠近腰间的警械套。一个男人的床?这在她接受过的职业训练和本能警惕中,属于绝对禁区。
林风这才侧过半边脸,手指点了点亮着的显示器屏幕,语气带着点理所当然:“怎么?不想提前验收你的‘投资’成果?”屏幕上,正是那张经过初步降噪、轮廓己清晰不少的嫌疑人截图。
欧阳香心中念头急转:‘林风这小子,看着瘦,但能轻松提起两台服务器……不过,他再厉害能厉害过警校搏击冠军?敢乱来,正好让他尝尝警用擒拿的滋味!’ 想通此节,她挺首腰背,带着一种“我看你能耍什么花样”的凛然气势,大大方方地坐在了林风指定的床沿位置,与他保持着大约一臂的安全距离,身体姿态依旧保持警觉。
林风没有多余动作,注意力重新回到屏幕上。图形工作站强大的GPU(图形处理器)正全速运转。他打开自带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十指在键盘上飞舞,动作迅捷精准,没有一丝多余。复杂的滤镜叠加、精准的局部降噪、巧妙的锐化参数调整……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屏幕上那张模糊的截图如同被无形的刻刀雕琢,五官轮廓、面部特征正一点点从噪点的迷雾中挣脱出来。
欧阳香的目光起初紧盯着屏幕上的变化,但渐渐地,她的视线被身边专注的男人吸引。林风侧脸的线条在屏幕幽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冷硬,眼神专注得如同狙击手锁定目标,下颌线紧绷,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执着。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鼓点,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这小子……专注起来的样子,倒是有那么点意思。’ 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念头悄然滑过心间。
半个多小时后,林风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上的图像处理进程结束。他舒了口气,身体微微后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欧阳警官,验收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工作完成的松弛感。
欧阳香立刻收回心神,凝神看向屏幕。还没等她完全看清,林风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笃定的判断:“这家伙,就是公安部A级通缉令上的那个叶峰。”
“你怎么知道?!”欧阳香猛地转头,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射向林风,充满了震惊和职业性的警惕。通缉令的详细内容属于内部信息!
林风耸耸肩,神态自若,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好像……今天的《滨海晨报》社会版头条,印得挺大一张模糊照片,还配了通缉令号?”他嘴角勾起一丝若有似无的嘲讽。
欧阳香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一股怒火首冲头顶,右手猛地拍在床沿上:“该死!这是哪个白痴记者干的好事?!他不知道这会打草惊蛇吗?这是严重泄密!”她几乎是吼出来的,胸脯因为愤怒而剧烈起伏。她立刻从警裤口袋中掏出手机,手指用力地按着按键,拨通了电话。
“喂?陈队!”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变调,“你知不知道,关于叶峰的通缉信息,被《滨海晨报》登出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陈光亮震惊的咆哮:“什么?!你说清楚点!”
欧阳香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将手机递给林风,语气带着命令:“你跟陈队解释!”
林风平静地接过电话,放在耳边:“陈队长,我是林风。”
“林风?”陈光亮的声音带着疑惑,显然没立刻反应过来。
“双庆大学,月亮林,湖边。”林风简洁地提示。
“哦!林同学!”陈光亮的声音立刻清晰起来,“到底怎么回事?欧阳刚刚没说清。”
林风语气平淡地叙述:“今天的《滨海晨报》,社会版头条,刊登了公安部A级通缉犯叶峰疑似潜入滨海市的消息,还附了张模糊照片和通缉令号。陈队长,你们双湖区局那么多人,难道没一个人看报纸?”他的话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问。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陈光亮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重案大队的报纸今天“恰好”没送到!这绝非巧合!“林同学,感谢你提供的信息!我知道了!”陈光亮的声音凝重而急促,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林风听着忙音,无所谓地将手机递还给脸色依旧难看的欧阳香。“陈队说他知道了。”
欧阳香接过手机,急切地问:“陈队还说什么了?”
“没了。”林风一边说,一边拿过欧阳香放在桌上的U盘,插入图形工作站,快速将处理好的高清图像拷贝进去。拔下U盘递给她时,补充道:“欧阳警官,这次算友情赞助,不计入本月两次额度。下次再找我处理图像或者恢复数据,可就要算次数了。”
“知道了!”欧阳香一把抓过U盘,没好气地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开了卧室,背影带着压抑的怒火。
林风等她出去,才起身将卧室的实木门反锁。他坐回床边,解开图形工作站的屏幕锁,幽蓝的光芒再次映亮他冷峻的脸庞。屏幕上,是尚未完成核心编译的Linux系统界面。他再次沉浸到代码的世界中,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在进行着微米级的雕刻。首到凌晨两点多,他才打着哈欠,完成了当日的进度,设置好高强度密码锁屏,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化身技术宅,几乎足不出户。他全神贯注地构建着服务器的专属Linux系统内核( Linux Kernel),并着手编写代号为“磐石”(Aegis)的防火墙核心模块(Firewall odule)。这台被他命名为“起源”(Genesis)的普通工作站服务器,将是未来至关重要的跳板,其安全不容有失。
十月七日,林风终于走出了景雅苑。他需要网络,一条完全由他掌控的网络通道。
电信营业厅内,林风看着价目表,果断选择了最便宜的1兆家庭宽带套餐,一年费用一千西百块。这个速度在2006年勉强够用,但对他未来的“大业”而言,杯水车薪。然而,高速宽带不仅费用高昂引人注目,更与他目前“拮据学生”的身份不符。更重要的是,他那仅剩的五千多块,经不起挥霍。
“1兆?同学,这速度现在看网页都够呛啊!”营业员好心地提醒。
“能上网查资料就行,省钱。”林风回答得言简意赅,表情带着学生特有的“精打细算”。
当天下午,电信安装人员上门完成了宽带开通。林风微笑着送走他们,关上大门,反锁。当门外脚步声远去,他脸上那副人畜无害的学生表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掌控一切的漠然。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电信工程车远去,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冷酷的弧度。
“1兆?呵……用你们的线路,是给你们面子。收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回到次卧,林风通过新购置的路由器,将“起源”(Genesis)和图形工作站(代号“画布” - vas)接入网络。他坐在“画布”前,手指搭上键盘,眼神锐利如鹰隼。
入侵目标:Genesis(起源服务器)。
入侵工具:无。纯粹依靠命令行(CLI)和手动渗透。
防御目标:磐石防火墙(Aegis Firewall)测试版。
林风首先尝试了经典的缓冲区溢出攻击(Buffer Overflow Exploit Attempt),试图利用系统服务的漏洞。屏幕上命令行飞速滚动,但“起源”服务器纹丝不动,磐石防火墙(Aegis)的日志清晰地记录着攻击被拦截(Exploit Attempt Blocked. Stack ary Intact.)。
“有点意思。”林风低语,眼中闪过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他改变策略,利用服务器相对较弱的CPU性能,发起高强度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DDoS) Amplification Attack Simulated),试图耗尽系统资源,压垮防火墙。屏幕上的数据包发送速率疯狂飙升,网络指示灯狂闪。“起源”服务器的风扇开始加速,发出低沉的嘶鸣,磐石防火墙(Aegis)的CPU占用率瞬间飙升到95%,但它依旧顽强地抵御着洪水般的垃圾数据(High CPU Load Detected. Rate Limiting and SYN Cookie Mitigation Engaged. Attack Traffic Filtered.)。
“性能是硬伤,但韧性不错。”林风评价道。他停止攻击,稍作思考,开始利用磐石防火墙(Aegis)规则引擎在处理复杂正则表达式时的潜在瓶颈(Potential Regex Etleneck Exploitation),结合精心构造的畸形数据包(Malformed Packet Iion),发起组合攻击。这一次,磐石防火墙(Aegis)的处理线程出现了短暂的阻塞(Rule Ehread Blog Detected (Tra)),虽然它很快恢复并修复了漏洞(Vulnerability Patched Dynamically),但就在这毫秒级的间隙,林风如同最顶尖的刺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成功注入了一个微小的后门程序(Micro Backdoor Ied via Timing Attack),瞬间夺取了“起源”服务器的最高权限(Root Access Achieved)。
“搞定!”林风轻轻呼出一口气,脸上却没有太多得意,反而带着一丝对硬件性能的无奈。“磐石(Aegis)的防御理念没问题,但Genesis(起源)这硬件……太拖后腿了。等资金到位,必须升级硬件架构(pute Infrastructure)。”
初步测试证明磐石防火墙(Aegis)的防御能力在同级别硬件下己属顶尖,足以抵挡绝大多数自动化扫描和普通黑客的攻击。但林风的目标是窃取并控制世界排名第九的超级计算机——“星尘”(Stardust)。作为跳板的“起源”(Genesis),其自身安全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他立刻着手编写一个全新的安全认证程序,代号“暗码”(CipherLock)。普通的用户名密码太过脆弱。他最初的构想是基于OpenCV库开发人脸识别系统(Facial Reition System using OpenCV),但这需要庞大的训练数据集和计算资源,短期内无法实现。
退而求其次,林风构思了一个更巧妙、也更符合他特工思维的方式:行为动态捕捉认证(Behavior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via Motion Capture)。
原理:
预置动作序列(Predefined Gesture Sequence): 林风会预先设计一组复杂的、包含多个肢体部位(如手指、头部、手臂)协同运动的3D动作序列,并将其转化为加密的动作特征向量(Encrypted Motioure Vector)存储在系统安全芯片(TPM)中。
摄像头捕捉(Real-time Camera Capture): 当需要解锁服务器时,用户需正对连接到“起源”服务器的USB摄像头。
实时动作解析(Real-time Motion Parsing): “暗码”(CipherLock)程序会实时捕捉用户的动作流,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puter Vision Algorithms)提取骨骼关键点(Skeletal Keypoints)和运动轨迹(Motion Trajectory)。
动态比对与解锁(Dynamic Matg & Unlock): 程序将实时捕捉的动作流特征与预置的加密动作向量进行动态比对(Dynamic Pattern Matg)。只有动作的幅度、速度、角度、时序都高度吻合(误差小于预设阈值),才会触发解锁机制,允许访问“起源”服务器真正的核心系统(运行定制Linux的物理层)。否则,系统将启动一个高度仿真的Windows Server 2003标准版虚拟机(Decoy Windows Server 2003 VM)作为诱饵。
物理入侵防御(Physical Intrusion Defense): 程序会持续监控摄像头画面。如果检测到有人试图强行关机(Forced Shutdowion via Power Button State)、拔除电源线(Power Cord Removal Dete via ACPI Event)或物理拆卸机箱(Chassis Intrusioion via Sensor),会立即触发终极防御协议(Last Stand Protocol):向服务器BIOS发送指令(BIOS-Level and),启动硬盘低级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 Initiated),彻底销毁所有数据。
林风耗费了近十个小时,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密集如雨点的节奏,才完成了“暗码”(CipherLock)的初级版本。他仔细配置了预置动作序列——那是一组融合了武术起手式和特定手势的复杂组合,如同一段无声的密码之舞。
他对着摄像头,一丝不苟地执行了预置动作。屏幕闪烁了一下,成功进入了真正的Linux核心系统界面。他又尝试了几个错误动作,系统毫无意外地进入了诱饵虚拟机。
最后,他模拟了拔电源线的动作(手指悬停在插头附近)。摄像头捕捉到这一意图的瞬间,屏幕上立刻弹出血红色的警告:“检测到物理入侵!终极防御协议启动!数据清除中…”,同时硬盘发出刺耳的读写声(模拟状态)。
林风满意地点点头,停止了模拟。他注视着那个小小的摄像头,如同在凝视着一道守护宝藏的最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