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内一片热闹景象,众人齐聚在园中,准备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题诗会。李纨、探春等早早便安排好了一切,将园中布置得典雅又富有诗意,桌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周围花枝招展,彩蝶飞舞,仿佛是为这场诗会特意营造的美妙画卷。
宝玉同姐妹们一一来到园中,众人或嬉笑交谈,或默默构思,各有神态。王熙凤也难得清闲,过来凑个热闹,她虽不通诗词,却爱这热闹场面,在一旁笑看着众人。
首先出题的是探春,她轻启朱唇:“今日以‘春景’为题,限时一炷香,作七言律诗一首。”众人听闻,纷纷陷入沉思,有的低头踱步,有的凝望着园中春色,试图从这缤纷景致中寻得灵感。
宝钗微微皱眉,略一思索,便提起笔来,笔锋流转间,诗句跃然纸上。她的诗作既有对春天美景细腻的描绘,又透着一股端庄大气,引得众人一阵赞叹。
接着,迎春、惜春也相继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迎春的诗虽稍显稚嫩,但也不乏清新之气;惜春则更多了几分空灵意境。
轮到宝玉,他时而挠头,时而咬笔,苦思冥想。好不容易有了思路,挥笔写下,却总觉得不满意,又涂涂改改。
而黛玉,自始至终都显得十分淡定。她坐在那里,身姿婀娜,眼神灵动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并不急于动笔。首到香快燃尽,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她时,她才缓缓起身,移步桌前,提起笔来。只见她运笔如飞,片刻之间,一首诗便完成了。
“春风如缕绕林泉,翠柳垂丝映碧涟。粉瓣飘阶铺锦绣,黄莺啼树弄琴弦。花前戏蝶双栖影,石畔流莺自在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情画意满山川。”
众人围拢过来,细细品读。此诗一出,满座皆惊。黛玉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且用词精妙,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与才情,比起宝钗的稳重端庄,更多了几分灵动飘逸。
就在众人纷纷赞叹之时,原本在一旁静静听着的王熙凤突然开口:“林姑娘这诗真是绝了!可我听着,怎么倒像是藏着些心思呢。”众人一愣,王熙凤这话看似无心,却又似意有所指。
黛玉微微红了脸,正欲反驳,却见贾母笑着说道:“凤丫头,你莫要打趣林丫头。这诗好就是好,咱们今儿个就是赏诗,莫要扯些有的没的。”众人听了,这才又重新将话题转回到诗上,继续评点欣赏。
然而,宝玉却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看着黛玉,他从黛玉的诗中似乎感受到了更深的情感,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这场题诗会,本是一场文墨雅集,却因为黛玉的才情展露,让园中气氛更加热烈,也在众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不经意间的小插曲,似乎也预示着未来更多故事的悄然展开 。
人物点击
贾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大女儿,因为生日是正月初一,所以叫元春。元春入宫后,被封为贤德妃,大观园即为其省亲所造。若把元春的名字和迎春,探春,惜春连在一起的话,便暗含着原应叹息之意。元春在西十三岁那年就染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