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采访开始。
医院会议室的窗子半开着,午后的阳光斜切进来,
在光洁的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清晰的窗棂影子,空气里消毒水的味道和窗外隐约传来的救护车鸣笛搅在一起。
陆离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对面,采薇已经利落地架好了小巧的专业录音设备,镜头也稳稳地对准了他。
她微微倾身,目光锐利而专注,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165公分的身形在职业套裙的勾勒下显得利落又挺拔。
作为重市电视二台的当家花旦,采薇这一次被领导委以重任,专程采访这位手术天才。
在见到陆离之前,采薇脑海里想过无数画面,但是真正见到本人的时候她还是惊讶得张开嘴,眼前的陆离实在太年轻了,年轻得不像个医生。
只不过从他靠在椅子上的样子不难看出,他似乎挺疲惫,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时间休息。
采薇淡淡一笑,随即走上前去,很有礼貌道,
“陆医生,我们开始?”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职业感。
陆离点点头,喉结微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
他确实不太喜欢被采访,尤其被聚光灯笼罩的时候,陆离觉得哪哪不得劲。
手术台的无影灯让他亢奋,但是记者的聚光灯让他疲惫,此刻他什么都不想,只想着赶紧采访完最好。
采薇似乎感受到对方这种状态,脸上有些不快,但好在没表现出来。
“第一个问题,”采薇没有任何寒暄,直切核心,
“关于张福全先生这台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从您主刀医生的角度,能谈谈最关键的挑战和您的心得吗?”
这个问题像一枚探针,精准地刺入了他最熟悉的领域。
他本以为采薇会问一些鸡毛蒜皮,没想到一上来就问这么专业的,如果这么问的话,那陆离可就不困了。
陆离后背微微离开椅背,眼底那点采访带来的局促感瞬间褪去,换上一种近乎锋利的专注。
“张先生的情况,难点在于肿瘤位置刁钻,紧贴肝中静脉主干。”
他的语速不快,字句清晰,
“术野空间极其有限,就像在一个狭小的深井里操作,任何一点多余的动作,都可能撕裂那条比筷子粗不了多少的重要血管,造成灾难性的大出血。”
采薇的笔尖在速记本上飞快地移动,发出细密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
“我们采用了术中超声精确定位,一点一点剥离。”
陆离的双手下意识地在空中比划了一个精细的分离动作,指尖稳定,“就像在血管壁上‘绣花’,利用腹腔镜的放大视野和高频电凝钩的精细操控,把肿瘤从血管壁上完整地‘剥’下来。出血量,”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虽然出了意外,但好歹控制下来了,应该有400毫升左右。”
这个数字,远低于同类开腹手术的平均水平。
“精准定位下的微创剥离,”采薇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这是否代表了未来复杂肝胆手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
陆离肯定道,接下来一字一句,引经据典,
“2019年《JAMA Surgery》上那篇大型回顾性研究已经指出,对于位置深在、毗邻大血管的肝脏肿瘤,在具备足够技术和设备支持的中心,腹腔镜手术在减少术中失血、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相比传统开腹具有显著优势。”
他提及文献时的笃定,让话语的分量陡然增加,这可是国际权威认证,无数一线临床医生验证过的啊。
闻言,采薇的眼中闪过一丝激赏的光。
“第二个问题,”采薇的提问节奏把握得极好,无缝衔接,
“近年来,癌症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您观察到哪些现象?又有哪些切实的建议给年轻人?”
此话一出,不止是陆离,其他围观的人也微微一愣。
都以为采薇是个花瓶,要么就是重市电视台招进来充门面的,但是人家这提问相当专业且有深度,上来就直插痛点。
诚然,癌症年轻化不仅是在龙国,在全世界都是趋势,目前无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医院里检查出癌症,而且大多很严重,他们有三十几岁的,二十几岁的,甚至还有十几岁的。
而对于这部分人群的治疗,不管全世界哪个国家,医生们的经验似乎都不太够。
因为这种事本身就超出认知,虽然国内不少医院也开启研究,但是研究的进展还是没有事情发展的速度快。
采薇作为记者,代表的是身后广大的受众群体,在这种关键的问题上,确实有必要听一听专家的意见。
没错,现在陆离已经是自己最讨厌的“砖家”了。
不过尽管这样,他还是耐着性子,一边从脑海里搜罗各种权威论据,一边为眼前的美女记者解惑答疑。
但是,这个话题让陆离的眼神凝重起来。
他微微蹙眉,仿佛眼前浮现出那些过分年轻却带着沉重诊断书的面孔。
“直观的数据触目惊心,”
他沉声道,“我们中心去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45岁以下占比比五年前提高了近七个百分点。国家癌症中心去年发布的年报也明确指出了这一趋势,尤其在发达城市,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听到陆离这么说,不少医护纷纷点头,有些忍不住的已经开始插话。
虽然是专访,但是看热闹的人可不少,还有不少是医护。
“哎,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好的。”
“一辈子不吃蔬菜水果,还喜欢久坐不动,你不得癌谁得癌?”
“也别这么说,癌症第一相关的因素是基因,第二是年纪,其他往后排,有些人就是运气不好。”
“我现在最怕结直肠癌的,前中期没感觉,后期简直要人命,根本治不好。”
“要是这么说的话,现在的外卖肯定是罪魁祸首了,年轻人大多都不出门的,说起来你都不敢相信,我上次国庆节在家里躺了七天,点了25顿外卖。”
“外卖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高温高油的食物放在塑料餐盒里,那么高的温度,塑料的成分明显致癌,你们不用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是啊,自从看了那么多病人之后,我再也不吃外卖了,自己做自己吃,再难吃都要给我吃下去!”
听着众人的议论纷纷,陆离也胆大一笑。
他们都只说对了一部分,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得多。
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继续解释道:
“熬夜,几乎是共性。
生物钟被打乱,人体内修复DNA损伤的关键机制效率大幅下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就把通宵夜班列为2A类致癌可能。
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不动导致的慢性炎症环境,更是癌细胞滋生的温床。”
他的目光锐利地看向采薇,也仿佛穿透镜头,看向每一个潜在的年轻听众,
“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威胁——无处不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某些劣质塑料外卖盒加热后释放的双酚A,都是隐形的推手。”
采薇顿了顿,脸色有些难看,因为她自己就是资深熬夜者,而且相当能熬。
有时候为了追剧,一熬就是一个晚上,早晨起来化个妆就去吃饭,有时候连早饭都不吃。
如今陆离这么一说,采薇拿着话筒,整个人瑟瑟发抖。
陆离淡淡一笑,似乎也看出对方的尴尬,于是略带劝诫地说道,
“建议?核心就是打破‘我还年轻’的幻觉,规律作息是基石。
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新鲜蔬果的比重,红肉和深加工食品能减则减。
其次,动起来,哪怕每天只是快走半小时。
还有要重视体检,尤其是家族中有癌症病史的年轻人,胃肠镜这类有创检查该做就得做,不要因为怕麻烦或羞耻而拖延!
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是天壤之别。”他的话掷地有声,像重锤敲在人心上。
采薇连连点头,心里头发誓以后坚决不熬夜了,除非遇到很好的剧。
嗯,就这样先定下来。
“第三个问题,”采薇调整了一下录音笔的位置,抛出一个更贴近大众困惑的焦点,
“在您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感到最无奈、最亟待纠正的关于癌症治疗的错误认知是什么?”
陆离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这笑容里浸满了临床医生的沉重。
“误区太多了。”
他摇摇头,继续解释道:“最顽固的,首推‘饿死癌细胞’,我知道很多人信这个,但是相信我,这不是什么科学,这是迷信。”
“我见过太多患者,被这种说法误导,盲目忌口,甚至绝食,把自己饿得皮包骨头,免疫力崩溃。
癌细胞掠夺营养的能力远超正常细胞!结果是患者极度营养不良,根本扛不住手术、放化疗的攻击,生存期反而大幅缩短。
《Nutrition》杂志去年一篇系统综述明确指出,营养状况是影响癌症患者治疗耐受性和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他拿起桌上一支笔,无意识地转动着,仿佛那是患者流失的生命力。
“另一个是过度神化靶向药和免疫治疗。它们确实带来了革命,但绝非‘神药’。”
“靶向药有明确的适用人群,需要基因检测匹配,且几乎必然出现耐药。
免疫治疗也只对特定类型、特定生物标志物表达的患者有效,还有不容忽视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
盲目追求‘最贵最新’,忽视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往往是人财两空。”
“还有,”
这一刻陆离化身话痨,带着一种职业性的愤懑:
“对‘偏方’‘秘方’的盲目信任。耽误了正规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现代医学是循证的,每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案背后,是无数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撑和无数生命的代价。”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冰冷的手术刀,剖开了笼罩在癌症治疗上的重重迷雾。
采薇关掉录音设备,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和赞叹。
“陈医生,太精彩了!您这些观点,独到、深刻,而且句句切中要害!”
她迅速收拾着设备,“我有预感,这篇报道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响!”
陆离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采访带来的精神亢奋褪去,疲惫感悄然涌上。
他对此并未抱太大期望,媒体的热度,向来如潮汐,涨得快,退得也快。
然而,潮水的汹涌远超他的想象。
第二天一早,陆离刚踏进略显拥挤的医生办公室,气氛就有些异样。
夜班还没下班的住院医赵爽顶着两个黑眼圈,刷着手机,突然怪叫一声:“我靠!陆主任,你火了!”
他把手机屏幕猛地杵到陆离眼前。
屏幕上,赫然是重市影响力最大的新闻APP“山城眼”的头版头条,加粗的标题极具冲击力。
《仁和医院陆离医生三问癌症:精准“绣花”破手术困局,痛斥“饿死癌细胞”等误区!》。
旁边配图正是昨天采访时的照片,陆离眉头微锁,眼神专注锐利。
文章正文洋洋洒洒,几乎完整还原了陆离关于三个问题的核心论述,尤其是对“饿死癌细胞”谬误的严厉批驳、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警示、对过度迷信“神药”的冷静剖析,被特意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
报道文风犀利,完全站在陆离的视角,带着鲜明的批判性和对科学理性的呼唤。
这仅仅是个开始。
几小时内,重市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快讯引用了报道;
本地几个粉丝量巨大的健康科普公众号迅速跟进,标题一个比一个抓人眼球:
《仁和陆离怒斥癌症谣言,字字诛心!》
《年轻人,癌症正在盯着你的熬夜外卖!》;
连市卫健委的官方公众号都罕见地转发了“山城眼”的报道链接,并配以短评,
“陆离医生的观点科学、务实,值得公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