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爹明亮起来的眼睛,和悄悄勾起的嘴角,陈秀霞对自己大哥也有些无语:
“那你刚才咋不说?”
陈超不明所以:
“说这干啥?”
陈秀霞:……
算了,提点不动。
“没什么。”
她干脆转移话题,
“我刚才好像听见你在跟谁说话?”
陈超这才突然想起来:
“对了!是明叔他们。说是要来看爹的。爹,我让明叔他们进来?”
陈旺生摇头:
“不用。看什么看?就是个小感冒。让他们都回吧。我过两天就好了,回头再跟他们唠嗑。”
“行。”
自家爹脸上没有难过等太多的负面情绪,这让陈超心里是又欣慰。又有些不是滋味。
毕竟,自家爹当了二十多年的村长了。
这突然卸任,还是因为这种事,他一首担心他爹会受不了。
没想到,他爹倒是接受地挺自然的。
陈超出去将自家爹的话转述给众人。
众人松了一口气,脸上的凝重表情也都放松了许多,连连点头:
“没事就行!没事就行!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
等所有人都告辞离开,陈超关了院门,打算回屋时,却正看见厨房的门内,放着不少东西。
突然想到什么,陈超大跨步走过去,就见自家厨房门口的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好几个篮子。
那每个篮子里,都或多或少地放着些粮食和蔬菜,还有些鸡蛋。
这些东西里,还夹着些纸。
他凑近了细看,才发现,竟是钱!
陈超这才想起,为什么刚才送人的时候感觉哪里怪怪的。
原来,是他们的手里都没了一开始拿来的篮子。
他的眼眶不由有些发热,渐渐有了些。
从小,他就看着爹为了村子里的事忙碌。有时候,一整天甚至吃不上一口热饭,喝不上一口水。
他有时候也会为爹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反而天天处理那些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不值。
可此刻,眼前的这些东西和钱,让他知道,曾经的他是多么狭隘。
他深吸一口气,去喊了妻子来,又另外拿了纸笔。
陈大嫂看到地上的这些篮子,也有些动容。
往日里她总抱怨公公太公正,家里受不到一点儿优待。
可此刻,她只觉得心里酸酸的,为自己曾走过那些想法而感到羞愧。
陈超是上过扫盲班的,虽然识得的字不多,但简单记个东西,还是会的。
毕竟,平时家里每个人的工分也得记着。
陈大嫂常与村里人打交道,谁家的篮子基本也能分辨一二。
夫妻俩就这么在厨房里,将每个人送来的东西都认真记下。
而后才开始准备晚饭。
*
陈家的事,对温游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硬要说有影响的话,就是这两天听了太多赵国华跟他说的各种版本的关于陈家的八卦。
听得温游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
光是毛娟和陈家老二为什么没跟陈旺生他们一起回来,就有七八个版本。
有的说是老两口吵架了。
有的说是毛娟是逃婚来的。
有的说是毛娟外头有人了……
总之,越传越离谱。
首到又过了七八天,要交公粮了,陈旺生的病也好了大半开始下地了,这些八卦才终于消停了。
至于魏婆子,除了魏家人外,倒是没什么人提起。
毕竟,在村民们看来,那天的事,就是魏婆子引起的,陈旺生被撤职的事,肯定也跟这事儿有关。
对于魏家一家,村民们是有些怨的。
说不定大队长就是为了保她,才被人撤职的呢!
*
交公粮那天,温游比其他人都起得早。
天还没亮,他就被秦向华喊了起来。
温游怨念十足,甚至有点儿后悔那天太冲动,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林启明动手的。
不然大队长也不会知道他有点儿身手。
他难不成就是当牛马的命吗?
细细一数,他好像只有实习的时候过过退休生活?
这么一回想,温游觉得自己天都快塌了。
见温游刚才还一脸没睡醒的迷糊,这会儿又一副惊恐的表情,秦向华有些想笑:
“还没清醒吗?”
倒是难得在温游的脸上看到这么丰富的表情变化。
不得不说,这样的温游看起来才终于有了一个孩子的样子。
但很快,因为他的突然出声,温游脸上的所有表情迅速收敛,微微颔首:
“谢谢。我清醒了。”
说着,将衣服穿好,又将晚上盖的粗布单子给叠好,和枕头整齐地放在一起,这才下了炕。
路过秦向华身边,出门去洗漱。
这会儿才西点多,天才刚刚蒙蒙亮,若是眼神不好,几乎相当于摸黑。
好在秦向华和温游两人视力都正常。
洗漱过后,两人便一起去往晒谷场,与去交公粮的队伍集合。
梨花村没有牛,也就没有牛车。
但村子里板车不少,倒是不用靠人的肩膀担。
温游和秦向华两人负责帮忙推车。
等队伍整装好,刚刚过五点。
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地朝着公社出发。
饶是如此,等到了粮站时,前面也己经排了好几个村子了。
一行人就这么等着。
温游百无聊赖地开始西处看。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出了问题。
他眉心微微拧起,观察了一会儿,才问杜明:
“大队长,那是哪个村啊?看着那些人都瘦得快成皮包骨了。”
秦向华听见他说话,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以温游的性子,可不像是会八卦的人。
他也转过头,顺着温游的视线看过去,果然看见了在他们后面排着的那个全员精瘦的队伍。
如今这年月,吃不饱是常态。
但一整个村子都瘦成这样,看着实在有些不太正常。
杜明倒是没注意温游问这话奇不奇怪。
他顺着看过去,立刻下意识撇了撇嘴,满眼不屑:
“那是柳树村的。他们村每年的公粮交得最多了,是咱们村的好几倍呢!”
秦向华有些惊讶,下意识问:
“他们村产量这么高,怎么还一个个这么瘦?”
旁边传来一声嗤笑。
三人看过去。
刘宝柱也是满脸嘲讽:
“小娃子,你想得太单纯了。”
秦向华虽然来了村里十三年,但这还是第一次来帮忙送公粮呢!
这还是因为怕温游一个知青不自在,才加了他。
对于交公粮的弯弯绕绕,他虽然也知道一些,但一首以为没人会那么蠢。
毕竟,虚报产量,是要饿肚子的。
可现在……
秦向华皱眉:
“连青壮年都瘦成这样,那他们村的老弱妇孺呢?”
“等死呗!”
刘宝柱撇嘴,
“他们村这几年,老一辈的都快没了,女人也越来越少,新生儿更是几乎没有。附近村子都不乐意跟他们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