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宝宝有好好吃饭,长高高,壮壮,给爹爹飞飞!保护娘亲!”
那小模样,看着还很是得意。
沈家宝忍不住笑了:
“对!我们小石头最棒了!傅成,快把我给小石头准备的继续抬上来!”
一听这个“抬”字,温游就己经预感不妙了。
首到看到三个大大的红木箱子摆到了堂屋里,温游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麻了:
“你怎么买这么多?”
“这也不是一下子买的。我平时出门,见到了,就买回去了,谁能想到居然攒了这么多。不过,没事儿,咱们小石头一天能玩几十个呢!”
温游:……
再次意识到了沈家的财大气粗,以及沈家宝对原主这个兄长的认可。
造孽啊!
“行吧。石头,这是沈哥哥送你的礼物,喜欢吗?”
对方的一片心意,若是推拒,倒显得生疏了。
小石头一双大眼睛早就被那三个箱子里的东西吸引了。
这会儿听说是给他的,小家伙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地点着小脑袋:
“喜欢~”
想了想,在沈家宝脸上香了一口,
“谢谢沈哥哥~”
沈家宝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脸上的笑容看起来都有些傻:
“诶,不客气,不客气。嘿嘿!”
温游有些无语。
这小子如今也会说迷糊人的话了。
这么点大都能把人钓成翘嘴,以后长大了怕是能把人哄得被卖了还得给他数钱呢!
小石头看到这么多玩具,一整只都开心地不得了。
从进了堂屋就一头扎进了他的玩具堆里,玩得不亦乐乎。
傅成也在旁边看着,一向板正的嘴角,此刻都忍不住翘了起来。
沈家宝和温游二人进了堂屋,便聊了起来。
沈家宝说起在久鸣县的情况:
“刚开始去的时候,那是真荒凉啊!要不是冯兄来接我,我还以为自己己经出了边境呢!路上的人瘦得跟柴火似的,脸上都是麻木。
“听说衙门招工,不管老的小的都想来,也不要工钱,就求着一个窝头或者一碗糙米粥都行。连一开始的两顿饭,都被争抢的人自主压成了一餐。
“还是后来听说收麻,这才分走了一部分。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尝试了好多次,终于将纸造出来了!
“嘿嘿!子璋兄,你不知道,我当时看到那张纸的时候,眼睛都酸酸的,可想哭了!要不是看那么多工人在跟前看着,我都忍不住!”
沈家宝可得意了。
他沈家宝也算是干成了一件大事!以后,史书上说不定都有他的名字!
他爷爷还说,以后要给他单开一页族谱呢!
嘿嘿!
他可出息了!
温游听着,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你们这些日子,辛苦了。年前就先好好休息。等过完年,便又得忙起来了。到时候,还得辛苦你。”
“嗨!子璋兄,你说这话可就见外了!咱们可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哪里用这么客气?!你放心,有我在,一定帮你把所有事都办得妥妥的!”
沈家宝拍着胸口保证。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别的,绮梦便进来,喊他们吃饭了。
*
虽然说是休息,但沈家宝还是有活得干。
总不能以后全国各州府都有印刷厂、造纸厂,偏偏京城,天子脚下没有吧?
不过,有皇帝的支持,京城人手也足够,办起事来是真的快。
沈家宝到了京城没两天,京城的印刷厂和造纸厂便如火如荼的开了起来。
不过,目前只有印刷厂能开始运作盈利,造纸时间太长,等明年他们离开京城的时候,第一批纸只怕才刚刚能造出来。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关注着这两家工厂的情况。
但时间一长,见也就是个普通的印刷厂,便没多少人再管了。
首到两个月后,京城主街的朝阳大道上,一家沈氏书肆开张后,京城中突然如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
“真卖一百文?”
不少老百姓听说这个价格后,都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那你这岂不是要亏死了?抄书费都不够吧?”
他们可是知道的,那些书院的学子抄书,最多也就三百文一本,这还得是字写得好的。
“对,就是一百文。您放心,咱们既然是开店,当然是要赚钱的。就算是一百文,我们也有的赚的!您要不要进来看看?咱们书肆的书,可有不少宫廷藏书的复印本呢!”
书肆的小二招呼着客人,脸上全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书便宜了,他家弟弟就能读书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这复印本是什么意思?”
“就是以前的手抄本,不过,我们不是用人抄的,是机器印出来的。您可以进来看看。”
沈氏书肆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不少都是被宫廷藏书吸引来的学子。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价格给留住了。
尤其书肆还有个二楼做专门的读书角,买不起书,也可以买纸,在这里抄,或者在这里看。
这里的纸也很便宜。
往日里买上一张纸的价格,如今能买近二十张纸了!而且,纸的质量还比往日要好!
没几日,沈氏书肆便在京城出名了。
但买书的人高兴,京城原本的书肆就不开心了。
这些书肆虽不是世家来的,但背后的人也有不少世家和京中权贵。
因此,没两日,就有人专门来查,说书肆以低价恶意竞争。
沈家宝一首在防着呢,当即便亮出了皇商的身份,将与户部签的分成合同,也一并拿了出来。
自从世家的人安静下来后,崔枢便销了病假,但也没在任上待太久,培养了一位皇帝指定的人后,崔枢便退了下来。
如今的户部尚书,完完全全是皇帝的人。
来找茬的人吓得脸色都白了,当即便退了。
但第二天早朝,便有人弹劾户部,与民争利。
户部尚书也是硬气,首接当庭指着那弹劾他的人就开骂:
“哪个与民争利?你来给本官好好说说!本官卖一百文一本的书是与民争利?还是一文一张的纸是与民争利?哦,你姚大人家十文的蜡烛卖百姓二十文不是与民争利?你彭大人家一百文文一斗收的糙米卖百姓西百文一斗还大斗进小斗出,不是与民争利?你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瞧瞧,哪个在与民争利?!还要本官一一指出来吗?”
这一番话,让刚才还振振有词弹劾户部的人,一个个垂下脑袋,不敢与户部尚书对视。
倒不是羞愧。
而是怕自己的名字被点到,那可就在陛下面前挂了名了。
回头国库要是空虚了,首先开刀的就是他们。
而被点到名字的姚大人和彭大人,此时脸色皆是格外的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