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游原本以为,过了夏天,县城里的玩具小车市场应该饱和了,他就能休息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县城是饱和了,还有州、郡……
再次做完一个玩具小车,看着己经收完粮食的一群壮小伙,温游果断两人薅了过来:
“都给老子学!学不会就往死里学!家里从不了商,以后孩子们要是考上了,总得有银钱傍身,你们这些做长辈的,都给老子干活!咱们以后就是工读传家!”
温长林轻轻着己经被自己不知道戳了多少个伤口的手指,心里无奈轻叹了一声。
本来以为十多年的科考生涯终于结束,能安安心心种地了。
着实没想到,地请人帮忙种了,他又得学习了!
就是说,他这辈子就非得吃学习的苦吗?
但自家老爹要求强硬,温长林哪儿敢反抗?只能乖乖地干活,期望自家老爹良心发现,意识到他真不是学习的料。
可惜,温游选择性眼瞎。
他辛苦了这么几个月,好不容易赶上他们闲的时候!
学习有什么苦的?
那是没好好学!
己经45岁的温长林,哪里能想到,他都快知天命的年纪了,还能体验一把中式教育的酸爽。
就在温家一大家子如火如荼的学习干活中,荒地里种植下的土疙瘩苗悄悄长大了。
温游将先前做好的工具拿出来。
等红薯收回来的当天,便立刻请村里的妇人们来做活。
整个温家小院热热闹闹的。
“温叔,你家这是不打算读书,准备从商了?”
村长媳妇今天也来了。
温家这几个月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热闹。
上门来订玩具小车的人数不胜数。
稍大一些的三轮车也有几个货郎订了几辆。
地里的活,一开始温家的劳力们还会干,后来干脆请了村里人干活,每天只派一个人监工出来。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温家的日子一日日好了起来。
她好几次出门,都看见长山家的买了肉回来呢!
温游正背着手指挥人干活。
听到她这话,眼睛一瞪:
“瞎说什么?!谁从商了?这是农产品!我家又没开铺子,又没倒卖!卖的都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哪里就从商了?”
村长媳妇有些震惊:
“还能这样?”
“什么能不能的?你们平时卖粮食,难不成也是从商?要真这么说,那天下的农民都别想挣个钱了!”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温叔,你家这活计还能干多久?我家攒攒钱,说不定也能让孩子去认几个字哩!孩子他爹当初跟你学的那几个字,可帮了不少大忙!
“你是不知道,县城里那些当官的,真真是心黑得很!要不是孩子他爹识字,怕不是都要被坑多少回了!”
村长媳妇每次提起自家男人去县城办事的时候经历的事,就恨得牙痒痒。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不少共鸣:
“别说老爷们,咱们这样的人进城,哪个不是吓得不轻?每次去了,都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就这还总是被人坑!这人穷啊,没办法。”
“我都不敢进城。总感觉城里人那眼神都是嫌弃,吓人得很!”
“谁说不是?这要不是家里男人没空,我是万万不愿意进城的!遭的不是罪。”
一群妇人们说起城里,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
温游将手一背,打断她们的话:
“那有啥怕的?他们是人,你们也是人!他们长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你们也是一样的,难不成他们还比你们多张嘴不成?”
“叔,你说得是有理,可咱们还是不敢啊!”
村长媳妇说道。
平日里跟村里人相处,她就是个爽朗的性子,很受大家的喜欢。
可要去了城里,她也是怕得不行。
“没事,你们先挣着钱!等手里钱多了,再跟着娃娃们识几个字壮壮胆。”
“叔,也就是说,你家这活得干一阵子?”
“那地里收的红薯多,够你们干几个月了。你们好好干,今年要是挣了钱,我出大头,咱们集资给村里修个学堂!”
温游这话一出,立刻让一群妇人再次激动了起来:
“叔,你这话算数不?”
“当然算数!”
“那我可记下了,回去就跟我家男人说!”
“记着记着。都好好干活,多多挣钱,到时候咱们去州城里找位夫子去,让咱们村里的娃娃都读书,以后做大官!”
一群妇人被温游这番话说得热血澎湃,恨不得再长出两只手里拼命干活攒钱。
这几个月的玩具小车生意,让温游一家结识了不少县城的富人。
过了三天,第一批红薯粉条晒干后,温游便带着温则雨一起进了县城。
当然,是骑着他们家的三轮板车去的。
路虽然不平,坑坑洼洼的,但是车轮子包着的那一层柔软的树皮减了震,让车子骑起来还算顺畅。
温则雨这几个月就是用这辆车送货的。
爷孙俩首接来到了高家酒楼。
高嘉这会儿正在宴请县城里的一众交好的商户。
自从知道他攀上了王家后,县城里的不少商户都开始与他交好。
就是以前看他不顺眼的同行,现在也都对他笑脸相迎。
高嘉这几个月可算是吐了一口浊气,整个人春风得意。
因此,对于温家,他并没有低看,反而透着交好的意思,常常上门。
上次去温家,温叔就说秋收的时候要给他送一样新鲜吃食。
他当时并没有在意,只叮嘱了掌柜的,不管是什么,一定要收下,也算是个交好的意思。
高嘉没想到,温游会再给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吃饭的间隙,他三急,着急忙慌下楼打算去后院更衣。
刚出门,就闻到一股霸道的香味。
越往楼下走,那股香味就越是浓郁,让他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大堂里,不少人端着个碗,正在吸溜着一种透明的面条。
高嘉疑惑,正要去找掌柜的,就见小二端着托盘出来,托盘上摆着两个大碗。碗里装着的就是刚才看到的透明面条,还有一层油花漂在上面。
一看就好吃啊!
高嘉等小二将碗给客人放下,这才拉住人。
小二正急着招呼客人,根本没注意到高嘉。
这会儿突然被人拉住,他马上扬起招牌微笑:
“抱歉客人,酸辣粉今日数量有限,您……东家,是您啊。”
小二说得那么顺口,前一句话显然己经说了好多遍。
高嘉问出自己的疑惑:
“这个酸辣粉就是你刚才端的东西?”
“是的东家。”
“咱们店里什么时候上的新品,我怎么不知道?”
“东家,现在还没正式上新的。这是给老顾客尝鲜的。这是温家老太爷给咱们送来的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