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的铜门推开时,热浪裹着药香扑面而来。吴境被管事推搡着跨过门槛,后颈被汗湿的衣领磨得发红。三十七口丹炉沿八卦方位排列,最中央的紫铜炉正吞吐着青紫色烟雾,炉身盘踞的饕餮纹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新来的,只管添柴。"李管事甩来块乌木腰牌,指节敲了敲墙角堆成小山的铁桦木,"戌时前要炼成三炉固元丹,误了时辰......"他忽然噤声,目光扫过紫烟炉顶端微微震颤的青铜盖,倒退着快步离开。
吴境蹲在炉前添柴,掌心被粗糙的木纹划出细痕。炉火映得他半边脸发烫,另半边却浸在丹房深处的阴影里。当第七根铁桦木塞进炉膛时,紫铜炉突然发出蛙鸣般的咕噜声,炉盖缝隙溢出的青烟在空中凝成个残缺的八卦图案。
暮色初临时分,吴境借着擦拭丹炉的机会贴近观察。紫铜炉内壁结着层琉璃状结晶,指尖触及的刹那,某种韵律顺着指骨震颤而上——那是被药渣覆盖的刻痕,深浅不一的沟壑在火光中显露出心法口诀的轮廓。
"坎位转离宫,火中取栗......"他默念着残缺的句子,丹田处沉寂多日的气旋忽然自发流转。炉内紫火猛地蹿高半尺,将墙上的影子扭曲成张牙舞爪的怪物。吴境急退两步,后腰撞上某块凸起的青砖,暗格里滚出半颗焦黑的丹药。
窗外更夫敲响二更梆子时,吴境蜷在柴堆后等待巡查弟子离去。月光透过气窗斜斜切进丹房,紫铜炉上的饕餮纹竟在明暗交界处缓缓蠕动,炉口飘出的青烟凝结成箭头形状,首指西北角的通风口。
他踩着药柜攀上房梁,蛛网粘在睫毛上也顾不得擦。通风口内侧结着层冰晶似的白霜,指尖触碰的瞬间,藏在怀里的玉佩突然发烫——正是三日前苏婉清塞给他的那枚双鱼佩。
紫烟缭绕的丹房里,吴境攥着抹布的手指微微发颤。他借着擦拭炉顶的时机,用余光扫过炉壁上细若蚊足的刻痕。那些断续的纹路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竟像是活过来般缓缓游动。
"这分明是《明心录》残篇!"他险些喊出声。三年前在落霞镇当铺见过半张残页,那上面记载的调息法门助他熬过寒毒发作的冬夜。如今这炉内刻痕虽残缺更甚,却隐隐与记忆中的残页形成呼应。
子时梆子敲到第三声,吴境蜷缩在柴草堆后的阴影里。月光穿过窗棂在丹炉表面织成银网,那些白天晦涩难辨的刻痕突然泛起微光。他屏息凝神,指尖沿着光痕游走,丹田处沉寂多年的气海竟泛起涟漪。
"坎离相济,水火既济......"随着心法运转,丹炉内沉寂的紫火突然暴涨。吴境只觉得浑身毛孔都在吞吐热流,额角渗出细密汗珠。炉壁上某处凹陷突然射出青光,在他胸口烙下三点梅花状印记。
窗外忽有黑影掠过。吴境急退两步撞翻铜盆,暗格里滚出半截烧焦的檀香。紫火在炉内凝成旋涡,隐约显出个盘膝而坐的老者虚影。那虚影突然睁眼,两道紫芒首射而来,吴境怀中苏婉清赠的玉佩骤然发烫。
"谁在动老夫的紫阳真火?"沙哑嗓音在耳畔炸响。吴境喉头腥甜,眼前浮现万千金针刺穴的幻象。危急时刻,炉底暗格突然弹开,半卷泛黄的《丹元纪要》啪地砸在他膝头,恰好露出"紫火噬心"的警告。
铜镜映出吴境惨白的脸。三点梅花印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转眼己覆盖半张面孔。他咬牙撕下衣摆裹住右手,蘸着朱砂在青砖上画出残缺的镇火符——这是昨夜整理库房时偷学的半式道术。
丹炉突然剧烈震颤,炉盖缝隙喷出幽蓝火苗。吴境踉跄着扑到水缸前,却见水面倒影里的自己眉心裂开细缝,隐约有紫光流转。窗外再度传来衣袂破空声,这次他看清了——青铜面具边缘垂落的,分明是观主常佩的玄色流苏!
炉膛里的紫火猛然窜起三尺高,吴境踉跄后退撞翻药篓。手掌触到冰凉的玉佩,昨夜苏婉清塞给他时说过的话突然在耳边炸响:"若遇生死劫,摔碎它。"
紫火凝成蛇形首扑面门,吴境本能地举起玉佩。玉面刻着的云纹突然泛起青光,将毒蛇般的火焰逼退半寸。炉壁上那些蝌蚪文字此刻竟脱离青铜表面,在紫烟中扭曲成锁链形状,哗啦啦缠住他的手腕。
"心若冰壶......"他忍着灼痛默念残缺口诀,发现每念一句,锁链就多裂开一道细纹。窗外月光忽暗,有道青铜反光在竹林间一闪而过。炉内骤然响起金铁交鸣声,仿佛有千万把剑同时劈在炉壁上。
紫火突然调转方向扑向窗棂,烧穿了糊窗的桑皮纸。吴境瞥见面具人袖口翻飞的暗纹——那分明是戒律堂执事服特有的七叶莲!锁链应声崩断的刹那,丹炉内壁浮现完整心法,最后三行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玉佩突然裂开蛛网状纹路,吴境福至心灵咬破舌尖,将带血的指尖按在即将消失的"破妄"二字上。青铜炉发出龙吟般的震颤,炉底暗格弹出一枚刻着门环图案的丹药,而窗外竹林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晨钟恰在此时敲响,炉火归于平静。吴境攥着发烫的丹药抬头,看见窗纸焦痕拼成的图案——正是青云观后山禁地的方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