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怀上江山后,我转身替嫁残疾王爷 > 第53章 书房定计:情报网初成

第53章 书房定计:情报网初成

宋瑶自幼便接受了严苛的情报训练,这让她养成了对周遭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铜镜里的倒影晃动时,她正用篦子蘸着桂花油梳理发尾,细腻的桂花油带着甜润的香气在指尖散开,篦子划过发丝的触感轻柔。

妆匣夹层宣纸摩擦的沙沙声突然停了,她盯着炭盆里扭曲的蒸汽人脸,那蒸汽带着温热的湿气扑面而来,她将银簪尾部浸入安神汤的瓷碗,安神汤的药香弥漫开来。

"小翠,把前日王爷赏的云雾茶备上。"铜勺磕在碗沿发出清脆悦耳的脆响,药汁泼在炭火里腾起青烟,那青烟带着淡淡的苦涩味,"就说我要去书房讨教茶道。"

穿过三折游廊时,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宋瑶数着袖袋里七枚铜钱——这是今早厨娘塞给采买丫鬟的赏钱,每枚边缘都沾着胭脂阁特有的玫瑰香膏,那浓郁的玫瑰香萦绕在鼻尖。

轮椅碾过积雪的声响从月洞门传来,“嘎吱嘎吱”的声音格外清晰,她故意放慢脚步,让寒风将鬓间金步摇的铃铛声送得更远些,铃铛声清脆而悠扬。

"王妃来得巧。"周煜膝上摊着北狄国书残页,狼牙纹样的朱砂印正压在"互市"二字上,"新得的建州茶饼正缺知音。"

宋瑶接过茶针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青瓷罐底黏着的星点红泥上,这红泥与昨夜窗下黑影靴底的黏土如出一辙,她心中不禁警觉起来。

她借着拨弄炭火的动作靠近书案,袖中铜钱叮当落进暖炉,腾起的烟雾带着一丝焦糊味,烟雾里浮出三张人脸——正是今晨在浣衣房发现袖口绣着北斗纹的粗使丫鬟。

"王爷可听过以茶辨人的说法?"她将沸水注入天青釉茶盏,沸水注入茶盏的声音“咕噜咕噜”作响,"就像这武夷岩茶,看着乌褐粗犷,细品方知岩骨花香。"茶汤在宣纸上洇出狼牙形状,恰好与国书残页的印鉴严丝合缝。

周煜转动轮椅的檀木扶手,暗格里滑出本蓝皮册子:"王妃觉得,府里哪些人像这茶般值得细品?"

名册翻到第七页时,宋瑶的指尖在"马厩管事赵西"的名字上停住。

这人今晨递草料时,左手小指总不自然地蜷缩——与三年前继父书房走水的纵火犯特征吻合,她心中暗自将赵西列入怀疑名单。

她佯装被热茶烫到,茶盏倾斜的瞬间,瞥见周煜腰间玉佩闪过道北斗形状的暗纹,这一发现让她心跳微微加速。

"东跨院浆洗房的春杏,上月替我院里送衣裳时,说见过王爷猎场的海东青。"宋瑶用茶筅搅动沫饽,状似无意道:"倒是稀奇,海东青该养在城郊别院才对。"

周煜执笔的手在空中悬了半息,狼毫笔尖在赵西的名字上重重一点。

砚台里突然泛起细密的气泡,宋瑶认出这是暗卫传递密信的鱼胶水印,水汽里隐约显出春杏昨夜往角门塞字条的残影,她意识到春杏可能也参与其中。

"王妃觉得西市新开的绸缎庄如何?"周煜突然转了话头,蘸着茶汤在案上画了朵缠枝莲,"听说掌柜的泡得一手好茶。"

宋瑶捏着茶匙的手骤然收紧,她知道妆匣金簪纹样与绸缎庄缠枝莲纹分毫不差,这很可能是某个势力的特定标志。

而绸缎庄正是三日前小翠撞见继父心腹与马贩交易的地点,她心中的怀疑又多了几分。

她借着添炭的机会将袖中铜钱撒进火盆,飞溅的火星带着炽热的温度,在青砖地上拼出北斗七星的形状。

"妾身倒觉得,茶好不好喝,得看采茶人的手艺。"她将名册推回去时,指尖擦过周煜的虎口,那一瞬间有轻微的触感。

纷乱的记忆碎片涌进来——戴着玄铁令牌的暗卫在乱葬岗挖出带狼牙纹的青铜匣,匣中绢帛写着"互市"二字,却被血污糊住了落款。

暮色爬上窗棂时,书房梁柱传来三长两短的叩击声,声音沉闷而有节奏。

周煜转动轮椅来到博古架前,取下个雕着狼头的檀木盒:"明日卯时三刻,西角门会有送冰的车队。"

冰裂纹瓷盖砰然合拢的刹那,宋瑶看见自己映在铜镜里的身影与周煜的重叠。

妆匣里的金簪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声音尖锐刺耳,而她袖中的铜钱不知何时少了三枚,正安静地躺在周煜刚圈出的三个名字旁边。

暮色将窗纸染成暗金色时,宋瑶拢了拢织金绣牡丹的袖口,绸缎的触感顺滑。

炭盆里最后一点火星熄灭的刹那,三枚铜钱在青砖上投射出歪斜的北斗图案,正对着名册上圈出的三个名字。

"春杏负责浆洗房的消息传递最便宜。"她将茶筅浸入冷透的茶汤,水面浮出昨夜看见的字条残影,"赵西在草料房进出频繁,正好探查马匹动向。"

周煜转动轮椅来到多宝阁前,取下个青玉雕的狼头镇纸压在名册上。

冰裂纹的瓷盖与檀木盒相撞时发出清脆声响,宋瑶看见他袖口沾着星点红泥——正是昨夜跟踪赵西时在墙根蹭到的痕迹。

"西角门卯时三刻。"他指尖划过镇纸上凸起的狼牙纹,"送冰车的夹层能带三筐密信。"

檐角铜铃突然无风自动,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寂静,宋瑶借着整理茶具的动作望向窗外。

此时,王府的庭院里,白雪皑皑,松柏的枝丫上挂着晶莹的冰凌。

李嬷嬷深褐色的裙角闪过月洞门,鞋底沾着赵西惯用的马厩红泥,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显眼的脚印。

她不动声色地将茶匙倒扣在青瓷碟上,这是与小翠约定的示警暗号。

三日后清晨,宋瑶特意绕道东跨院查看晾晒的冬衣。

庭院里晾晒的衣物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发出“簌簌”的声响。

春杏正踮脚收着件绣北斗纹的棉袍,左手腕缠着浣衣房统一的蓝布条——那是昨夜暗卫递送名单时约定的接头信物。

"这件袍子针脚倒是细密。"她伸手抚过衣襟,指尖触到夹层里藏着的桑皮纸,纸张的质感粗糙。

春杏的耳尖泛起薄红,这是她们约定发现异常时的暗号。

午时经过马厩,马厩里弥漫着马粪和草料的气味,赵西正用残缺的左手小指勾着草料叉。

宋瑶突然驻足,袖中铜钱叮当落地,清脆的声响在马厩里回荡。

赵西弯腰去捡时,她看清他后颈有道暗红伤疤,与三年前纵火犯锁骨处的烙铁痕迹完全吻合。

"嬷嬷近日睡得可好?"晚膳时分,宋瑶将盛着安神汤的钧窑碗推到李嬷嬷面前。

碗底映出对方袖口沾着的红泥,与周煜那日袖口痕迹如出一辙。

李嬷嬷布满皱纹的手指突然颤抖,汤匙撞在碗沿发出刺耳声响。

宋瑶瞥见门外小翠发间新换的银丁香,那是今晨约定发现异常时更换的饰物。

更鼓敲过三更时,宋瑶对着铜镜取下金步摇。

镜面突然泛起涟漪,映出李嬷嬷深夜与浆洗房婆子耳语的画面。

她将三枚铜钱按北斗方位摆在妆台上,其中一枚边缘的玫瑰香膏己变成暗红色——这是胭脂阁传递危险信号的标志。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