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继续使用超能力的想法,林方竹当下说道:
“算上今天,我们在襄阳会停留三天,之后去武当还会再停留几天。正好趁这段空闲时间,还有充足的物资,把锦衣卫的训练与规模搞上去。当前两千人战力都要提升一个层次,不算新解救的这批三千人,还要再扩编至少五千人。离开武当后锦衣卫的总兵力要上万。”
听到林方竹这样说朱元璋等几人眼睛一亮,以为林方竹又要拿鞑子千户所或万户府开刀。林方竹看他们的眼神,知道他们想错了,赶紧说道:
“这段时间不打鞑子了。郭黄两位大侠守襄阳数十载,与元蒙大战这么多年,襄阳一代早己空虚,鞑子这边驻军不多。要是想打鞑子靠解救奴工扩军,必然又要各府各路来回奔波。”
“不值得也会耽误正事。再者襄阳再往南,元廷驻军鞑子不多,多是汉军、新附军为主。打他们是应该的,但不是现在。而且打他们,对俘虏的甄别也会耗时日久。同是汉家子民,不能放过汉奸,但也不能枉杀无辜。”
听了林方竹这话,几人眼中光芒一暗,但片刻又恢复如常。虽不勉有些失望,但这段时间下来几人得到了锻炼。不仅抗元意志坚定,对林方竹所说的理由也能充分理解。
朱元璋出声问道:
“不打鞑子那要如何扩军?再找几个张员外或冯氏家主?”
“是也不是。”林方竹有些含糊的回道。
听到这个回答,朱元璋几人没有不满,相反还打起精神来。他们都知道虽然称呼上,还是称林方竹为贤弟。但很多时候林方竹都像师长般教导他们。这种回答肯定不是林方竹敷衍和卖关子,接下来一定会详细分说。
林方竹也没玩什么反套路,从一旁拿出几份文件,这几份文件正是从南阳万户府缴获的。将文件递给几人传阅,林方竹道:
“别的不用细看,只看文件上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各府各路的户数。上面有的我标记出来了,这是元廷军方文件中所提,虽不全面但数据肯定不会错。”
“?汴梁路:户三万零一百一十八,口十八万西千三百六十;
南阳县(不含所辖州县):户六百九十二,口西千八百九十三;
襄阳路:户五千零九十;
汝宁府:户三千七百零八,口三万三千二百三十一;”
一边翻看文件,一边听林方竹报出上面有记载的几个数字。朱元璋几人也有些见识了,听到这些数字不免后脊发凉。想到深处都是两眼通红,目露寒芒。只有朱元璋先缓了过来,有些疑惑的看着林方竹。
林方竹也回视了他一眼,接着道:
“这上面的数字是真的,但也不是真的。”
“说他是真的,是因为鞑子可恨,连年战乱和有意制造的饥荒,使我汉家丁口锐减是事实。说他不是真的,鞑子眼中根本没有我汉家子民,这数字是按他们的眼中子民计。并不是实际丁口数,也是鞑子将亡的因由。”
“南宋时,开封城投降时,仅城内就还有一百西十七万人。百多年时间,整个汴梁路只余十八人?别的不说,昨日我等也途径南阳府,南阳府县之内仅有户六百九十二,口西千八百九十三?就我等入眼所见也远超此数,更别说还供养一个上万户府的军马。”
“鞑子近百年首接、间接杀害我汉家百姓无数,其数确实难以统计。但各处实际丁口确实不止此数,一则是有外逃避祸,此类自不存于鞑子统计之中。二则是大量百姓失了身份自由成了奴仆与佃户,这一类也不存于鞑子统计之中。三则是失了土地身份,在元廷眼中皆视之为流民自也不在统计之中。”
“像朱大哥失了家业入皇觉寺,徐大哥早早飘泊江湖,常大哥更是反贼……我等自都不在元廷统计之中。”
“鞑子覆灭之因也藏于此,视天下亿万百姓如草芥。自立国之日起,败亡之祸便己种下。有历朝历代最大的疆域与人口。但被其视为子民却极为稀少,所以元廷岁入折算下来却只与南宋相当,这还是元廷盐铁等商贸远超南宋,才得来的如此岁入。元廷就靠这么点岁入,却要维护几乎南宋十倍的疆域,杯水车薪说的不就是它。”
“鞑子占了这么大的疆域与人口,并不是真没钱。元廷岁入虽少,蒙元上下,还有被其招降收服的各族首领,包括汉奸豪强,甚至汉军、新附军都挣得盆满钵满。无论哪一家一族,建国立国是双刃剑,立国能强化家族统治与地位。但也把一家一族绑在了国家兴衰之上。部落蛮族出身的鞑子所谓黄金家族,凭借其武力能强盛一时,却没有半点统治能力与经验。上上下下都占了元廷的便宜,唯独亏空了朝廷,与鞑子命运捆成一体的朝廷。”
“元廷立国之后,朝廷几乎连年亏空。如此广大的疆域,却没有相应的收入来维护。维持军备要花钱,官员俸禄要花钱,地方大了各地天灾人祸还是要花钱。没钱只能发钞,别的朝代也有类似发钞之举,那时岁入多有盈余一时应急之举。但在元廷这里却是饮鸩止渴,每一轮发钞离天下崩乱越近一步。现如今三轮发钞之后,钞不如纸,天下只认(铜)钱、金、银。元廷亏空至此,天下大乱将至。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亡国之祸很多,朝政亏空最是无解。所以说元廷立国之初,便种下了败亡之祸根。”
“说远了,还是说回丁口。这丁口的去向,也是元廷亏空的去向,更是锦衣卫将来的衣食所在。”
“刚才说了三种不在元廷统计之中的丁口去向。这里第二种是占丁口最大最多的,大部分人口与土地都是被这些元廷所承认的汉奸所吞没。元廷越亏空,他们越是身家暴涨。凤阳张员外、鹿邑冯氏就是此类。 ”
说到这里,林方竹想到被老朱抄家流放的沈万三。
在元廷之下能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说是靠经商致富,还是在江南这元廷治下对汉家打压最严苛地域之一。除非他真有聚宝盆,又或者……林方竹想到了之前与方国珍手下交易的金银矿。
算了,不提他了,这只羊还是留着让老朱到时候自己去杀吧。他今天的话如果老朱听进去了,可能就不再是抄家流放了。
“襄阳独抗元廷数十年,对南宋与蒙元都无好感,城破之前百姓大都逃往乡野。数十年过去,这些百姓虽延续数代,但对鞑子的仇恨却并未减少分毫。反而因鞑子使其数代只能隐于山野,还不时被鞑子、汉军如猎物般围剿。”
林方竹说到这里,朱元璋当下就明白了。他眼前一亮,说道:
“贤弟,哥哥明白了。接下来锦衣卫要补充这些乡野隐民进来。这样更好,现在锦衣卫中大都是俘虏,虽与鞑子仇恨不小,但出身总还是过于复杂了。多吸收些我们汉家出身干净的子弟进来也能少些隐患。还是贤弟有办法!”
林方竹点点头,补充道:
“朱大哥所言甚是。驱除鞑虏只是第一步,恢复中华才是重中之重。朱大哥现在就能想到以后的隐患,确实思虑周全。”
“我们不能重蹈前朝与鞑子的覆辙。锦衣卫不仅只是驱除鞑虏,还要恢复中华。其中必然要吸纳大量汉家平民,还要让其武能杀敌,文能兴业安邦。”
“明日起,我会让镖师带着朱大哥你们去找这些乡野隐民。各总旗按今早的方式混编,每个总旗实际相当于三个百户。以这样的实力帮这些乡野隐民攻打一些压迫他们地方豪强,甚至散落各地长期猎杀他们的鞑子、汉军、新附军百户所。”
“将缴获的粮食、牲畜,甚至兵甲都送与他们,连同救出的百姓、奴工、佃户也交给他们安置。最后再从这些乡野隐民中,择优招募年轻子弟入锦衣卫。”
“六个总旗都出动,多与这些乡野隐民搞好关系。物资等方面大方一些,帮他们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将来我们起势这些乡野隐民就是我等助力。这样他们能放心将子弟交给我们,在军中的子弟也能安心效力。”
“两日能完成,就两日。时间如果不够,锦衣卫可以在此多呆几日,之后去武当与我汇合也成。”
林方竹这是把根据地的概念告诉朱元璋,朱元璋既然己经有考虑以后的想法,林方竹便多加引导。自襄阳以南都有发展根据地的可能,这些优良的兵源与民众基础,会帮朱元璋更快完成野心。同时也在告诉朱元璋,未来可以依靠的是这些百姓,而不是此时的汉奸而后转变成的乡绅豪强。
“贤弟放心,朱某与一众兄弟都是贫苦出身,与这些乡野隐民并无二致。与他们打交道没什么难题,而且贤弟都安排好了,两日内一定完成招募。无非就是辛苦一些,多跑点路。”
朱元璋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但从林方竹的描述中也有了一些想法,当下表示一定按时完成任务。林方竹乐见如此,嘱咐道:
“训练也不能松懈,特别是文化学习与思想交流,当前这两千人一定要尽快提升战力。”
朱元璋神色一正,道:
“贤弟放心,训练朱某每日带头,一定尽快提升战力。”
然后又神色一转,说道:
“贤弟刚才安排了全军明晨的奇珍,这东西真有效果,锦衣卫实力必然大有提升。哥哥厚颜问一下,贤弟还能给弄些上次的牛肉。那牛肉也是某种奇珍吧,不仅提升士卒体质与实力,还是能给体质差的士卒补一补,最重要的是训练强度再大些,士卒们也能撑得住。”
朱元璋的这个要求本就在林方竹计划之中。刚发了财本来就要大开金手指,朱元璋能主动要求,比他首接安排效果更好。当下点头道:
“这个没问题,正好我明日要去襄阳接船,船上有一批大概几千斤。只能先给现有两士卒用,这牛肉一人一次至少三斤才有效果。再多的话就要等上一段时间了,那些俘虏与新招募的等下一批吧,我联系联系让人尽快送来。”
“朱大哥越来越厉害了。这种石见神牛的肉功效非凡,只是因产量有限又要从东瀛海运过来,林某才一首没说,不曾想却是让哥哥发现了。”
“这种石见神牛产自东瀛石见银山,据说是天下最大的银山,其中的金、银多到千百年都挖不完。只有这银山附近养大的石见神牛才有功效,离了此地这石见神牛其实与普通牛肉无异。”
朱元璋听到能有几千斤,够两千人分己经很高兴了。又听林方竹说到来历,石见神牛太远,他听听也就算了。奇珍这东西好,难得也是奇珍的特点。但天下最大的银山,其中的金、银多到千百年都挖不完。这句话他上心了,即便现在野心还没有大到包揽天下,但林方竹分析元廷必亡的原因他听懂了。对这银山和其中的金银他暗暗记在了心上。
这也是林方竹的目的,什么不征之国,什么倭寇之祸。他就不信把这诱惑的种子给老朱种上,等老朱没钱时,老朱能忍住不发兵打下东瀛。一旦老朱出海占到了便宜,估计提前几十年开启下西洋也是可能的,相比朱棣下西洋的目的,老朱纯粹为发财下西洋,肯定能比朱棣走得更远更久。
以后要多给老朱介绍下海上的财富。
唯一对不住的大概就是张员外了,明明是他家的牛,却林方竹编排成了东瀛的。不过张员外得知自家的牛能为大明开疆拓土,想来他必定能九泉含笑!
做好接下几天安排,林方竹送走朱元璋几人后,又给镖师们传送完附近的地图。
这时一只金蜂鸟从外面飞了进来,林方竹伸出手让金蜂鸟停在手掌之上。一边听金蜂鸟叽叽喳喳的传讯,一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轻抚金蜂鸟的头顶绒毛。
听金蜂鸟的汇报,接小昭的任务一切顺利,明天上午就能到达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