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梦回秦朝:穿越两千年的帝国之路 > 第7章 拯救黎民袁天罡亲临宋宫

第7章 拯救黎民袁天罡亲临宋宫

原来,袁天罡在阴间苦苦守卫着结界,不让阴间的凶神恶煞越过结界前来人间残害生灵,这一守就是三百多年过去。

因为结界的重建,尽管袁天罡有通天的法力可以做到,但是仍然无法完整复原,也许一段时间还会被重新打破。结界是上天布下的,唯一可以重新建造结界的人必须是有天命之人才行,要不就是天上星君转世之人,要不就是真龙转世之人,重建的结界才能牢固如初。

但是这两种人都不好找,前者星君转世之人可遇不可求,后者一般是帝王之身才有可能是真龙转世,而且还必须自己愿意。因为结界一旦形成,真龙转世之人必然也会魂消魄散,这也是当时袁天罡不愿意告诉李世民的原因,不然依李世民的那种胸襟,估计会做出这种牺牲,所以袁天罡另可苦苦支撑等待时机。

也许是袁天罡的坚守感动了上天,三百多年后,袁天罡用术法算出这个真龙转世之人即将出现,而这个人就是赵匡胤,而赵匡胤又为何机缘巧合来到了这里?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手统一天下创立了宋朝。本来他一番抱负要打造一个永久的太平盛世,无奈人间确实充满了太多的诱惑,帝王之位谁都想拥有,而尽管赵匡胤登上了皇位,也不能阻止其他人没有这个想法,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弟弟赵光义。

而实际上,在最初的时候,赵光义并没有当皇帝的欲望,毕竟赵光义跟着哥哥赵匡胤打江山,深知哥哥的威望,对于皇位并不敢奢想。

勾起赵光义帝王梦的是他们两兄弟的母亲,也就是在大宋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杜西娘,这是宋朝开国的第一个皇太后。

在赵匡胤打江山的过程中,杜西娘对于这个儿子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历史对其评价极高。但杜西娘却天寿不永,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称帝的第二年,杜西娘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临终之前,她把赵匡胤,以及开国首席功臣、宰相赵普叫到床头。

面对病重即将撒手人寰的母亲,赵匡胤确实哀痛万分,握着母亲的手声声呼唤。而昏迷中的杜西娘也突然回光返照,强撑着病体睁开了双眼,并问赵匡胤:“你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吗?”

赵匡胤一脸懵逼,只能说是祖宗积德带来的福报。

杜西娘摇摇头,语重心长地对赵匡胤说:“你能当上皇帝,固然是靠的你的努力和能力,但更主要也是抓住了可乘之机。你试想一下,假如后周世宗柴荣没有把皇位传给了年幼的儿子,你还能有机会趁虚而入吗?主少国弱,这个教训你要吸取。假如你有不测,你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将来你弟弟归天,再传位给你儿子,江山才能稳固。”

交代完后事,赵普也在杜西娘的授意下,完成了一份懿旨,杜西娘也驾鹤西去。

之后,赵普把懿旨装进了皇宫专用的盒子“金匮”里,这份懿旨也被称为“金匮之盟”。

15年之后,赵匡胤去世,赵光义正是通过这份“金匮之盟”,登基成为了宋太宗。

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关于赵光义登基的过程记录。而实际上杜西娘也有私心,如果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那么历史上第一个肩挑双龙帝皇的皇太后就是杜西娘,试问还有谁能够问鼎。因为所谓的“主少国弱”根本就是借口,15年后,赵匡胤的儿子己经二十多岁,足以承担帝皇的重任。

“唉,历史上的许多东西并不是很真实,或者说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政治的成分,就比如大秦始皇帝、大唐太宗皇帝,历史上的记载都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回头你自己可以向两位帝王求证。”袁小刚叹了一口气说道。

袁小刚接着说:“上面我所说的这些大宋的事情,虽然史书上有着部分记载,但是这里面真真假假。在赵匡胤进入长生之城后,我与他接触过一段时间,也大致知道了其真正的原因及到这个地方的真相。”

袁小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睛向着远方遥望,仿佛要看穿这个灰蒙蒙的长生之城,更仿佛要穿透迷雾看透这浩瀚的历史。整个的气氛突然之间安静的鸦雀无声,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谁也不愿意去打破他的思路。

好久好久,时间好像突然之间停顿了一样。而实际上,在这个地方谈时间有点无语,因为这个长生之城是没有时间的概念的。

“历史很无奈,谁都逃不过这个历史的轮回,我们每个人都在天道之中控着,普通人一样,帝皇也一样,甚至于我父亲这种可以通天彻地的大能也一样,没有任何的例外。”袁小刚终于又开口说道,可能是心里想到了什么而有感而发。

赵匡胤到长生之城,赵光义的登上皇位,实际上和开国首席功臣、第一位宰相赵普有关。

历史上对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基本上就是停留在诸葛亮和刘伯温之间,但是又有谁知道赵普不仅是一位经邦治国的好手,更是一位能够卜算天道循环的隐士高人。

赵匡胤建国后,视赵普为兄弟,经常在制定国策的时候都要听取赵普的意见,可见其地位之高。赵匡胤曾经询问过赵普,大宋未来的国祚如何长久延续?

“明月高空挂,日月各一半,南北猿声啼,昆仲帝王州”这是赵普当时给赵匡胤的关于国运的推断。

实际上赵普的推断非常的准确,大宋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319年的国运,刚好各一半的时间。而赵光义登基成为宋太宗之后,整个宋朝的皇位都牢牢控制在赵光义这一脉的后代,并没有回到赵匡胤后代手中。

一首到汴京之变,北宋被金国灭亡,赵构建立了南宋,在赵构去世后,其皇位才回到了赵匡胤的后代子孙赵昚手中,这也是宋朝的第11位皇帝宋孝宗。

所以赵普的推断确实是非常的准确。

按照赵普给赵匡胤的推算,其驾崩后皇位必须由兄弟继任才能保持国运,这叫顺应天时。而如果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就与天道相左,国运很有可能受影响。

赵匡胤虽然很相信赵普,对他说的话也深信不疑,但是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这个在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换谁都无法接受这个建议。

就这样,赵普的建议被搁置了几年,君臣两人也不再讨论皇位继承的话题。时间来到建隆十五年,也就是赵匡胤登基后的第十五年,该来的还是要来的。促使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居然不是赵普,而是袁天罡。

也就是在这一年,袁天罡守护阴间结界己经326年,而且其己经有些力不从心,他很清楚坚持不了多久,这个结界肯定要被打破,人间黎民百姓必将遭受一场巨大浩劫。

除非有真龙转世之人可以重建结界,这是袁天罡一首都在期待的最好结果。

也许天道本来就是一个设计好的程序,这一天,袁天罡在梦中来到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大殿,一个慈眉善眼的老人告诉袁天罡:“你等待的真龙转世之人己经即将驾鹤归来,就在黄河之滨,名赵匡胤也。”

袁天罡大喜过望,醒过来之后,梦中的一切历历在目。于是他马上动身寻找赵匡胤,到了汴京(今河南开封),但是要求见这位当今的帝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你自报姓名袁天罡,人家不把你当傻子踢出去还算好的,一个存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谁能够相信?

但是偏偏有一个人就会相信,没错,这个人就是赵普。

袁天罡无计可施,正不知如何求见赵匡胤,结果偏偏也是卜算高手的赵普也心有灵犀。其在内阁上班时,突然之间感觉神思不定,于是赶紧卜了一卦,结果是远方贵客登门,方位东南方。

东南方?不就是御街口,靠近宋宫正门位置。

于是,他赶紧徒步出宫。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