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上一切归于平静,但是在峡谷的不远处,一大队人马正在疾驰而来。这队人马刚才在高越等人对付山顶士兵的时候,就己经在路上疾驰,只是因为峡谷狭窄,这些路也是在绕行,就算近在咫尺,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赶到。
看到越来越近的这队人马,高越心里一沉,莫非还没有完,韩国的走了,还有别的诸侯国也过来凑热闹?
到了近前,高越一看这个队伍大约有两百人,全部都是重甲在身,怪不得走的那么慢,上面打的旗帜是“秦”,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这应该是函谷关的驻兵。
领头的一个魁梧的将领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对着高越说道:“函谷关守将百里奇救驾来迟,请高上卿恕罪。”
高越也翻身下马,扶起了百里奇,呵呵笑着说:“将军何罪之有,来的刚刚好,更何况我并未通知将军前来接应,不怪将军。”
百里奇站起身来,向着高越竖起拇指:“高上卿,刚才我们从远处己经看到了您的神勇,仅凭一己之力逼退数千人的韩国军队。属下马上将上卿遇袭及逼退敌军之事,以八百里快马上报大王,以振秦国天威!”
高越示意百里奇带路,赶紧先入关再说,别路上再有什么变故。
百里奇将士兵分为前后两队,前面的一队开路,中间是高越众人,后面的一队人马垫后,队伍浩浩荡荡首奔函谷关。
从潼关到函谷关实际上也就几十公里的路程,只是因为这里是峡谷,而且峡谷还有各种小道,所以整个的路程上就是绕着走。
不到一个时辰,己经到了函谷关的地盘,前面高高的关墙耸立在这个峡谷之中,显得巍峨壮观。而透过函谷关,己经能够看到对面魏国修建的长城,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己经颇具规模。
进入关内百里奇的府邸,所有的骏马都交由士兵带去马棚,高越等人进入了府邸的大厅落座,八个一等侍卫并未落座,而是自行走到大厅的外面戒备。
高越看的暗暗点头,这八个侍卫一看就身手不凡,而且训练有素,该听的不该听懂得分寸,更为难得的是不用吩咐就自行在外警戒,这应该是秦孝公亲自安排的做法。
百里奇落座后说道:“高上卿,你可知这韩国的军队是如何进入峡谷的?”
高越说道:“正想请教将军,前有潼关,后有函谷关,中间是峡谷天险,按照道理韩国军队是不可能进来的,难道是长了翅膀。”
百里奇笑了笑,说道:“这函谷关是整个峡谷里面的咽喉之处,魏国想要进入咱们秦国,必经过函谷关。而韩国则不然,因为韩国刚好在峡谷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峡谷的小道进来。但是按照以往的情况,韩国从来都不敢进入秦国地界,毕竟国力不如人。但是这次居然敢冒险进来,而且是由张开地亲自带队,只有两个原因。”
百里奇接着说道:“一是这次韩国是对高上卿志在必得,所以不得不冒险,哪怕与秦国交恶可能也在所不惜。二是今日之韩国己经不可同日而言,在韩昭侯继位后,任用了张开地和申不害为相,这两个人都非一般人物,张开地在军事及外交方面能力出众,而申不害却是治国安邦的人才。在这两个人的辅助下,韩昭侯励精图治,韩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己经不可忽视。这次敢于犯险,应该与此两个原因有关。”
百里奇停顿了一下说道:“至于我为何知道高上卿在峡谷遇险,函谷关是秦国最重要的边境关口,周边诸国都在盯着这个地方。蒙大王恩典,命末将镇守此关,为了防范偷袭,末将在峡谷之中每隔一个地方,都会有查探情报的探子,以便及时知悉情况。高上卿和韩国军队对峙的情况,也是探子第一时间报入关内,末将立马点齐兵马赶过去,可惜最后还是迟了一步,还好高上卿完好无恙。”
高越突然想起什么,于是说道:“百里将军,给大王的八百里快马奏疏己经上路了没有?”
百里奇说道:“刚要上路,高上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吩咐?”
高越赶紧说道:“请将军在奏疏中加入高某的建议,一起呈给大王。韩国日渐兴盛,其势见涨,张开地用兵有术,不可轻敌。暂忍一时,不可用兵,臣回都城后再从长计议。”
百里奇听完赶紧出去安排更改奏疏内容。
过了一小会,百里奇回来,当晚在府邸办了宴席,本来要招呼函谷关诸将前来给高越接风洗尘,高越以边关事务为由婉言谢绝。
当天晚上高越等人就在函谷关的将军府邸里面歇息,虽说是在函谷关里面,但是百里奇还是加派了士兵在周边警戒保护。
八个一等侍卫本想继续轮流护卫,但是高越考虑到后面去魏国还有更多的事情,就强制他们今晚好好歇息,这里是函谷关的驻兵之处,相对是最安全的地方。
一夜无事,第二天高越等人起床,百里奇己经在府邸大厅等候大家用早膳。
百里奇询问高越:“高上卿,昨天起魏国那边就己经差人过来,询问高上卿何时抵达,他们好做安排迎接。”
高越想了想说道:“百里将军,今天回复他们吧,就说明天可启程前往魏国都城大梁。”
高越继续说道:“百里将军,此去魏国,我等如有任何的紧急情况,届时还需要百里将军协助。”
百里奇诚惶诚恐地说道:“高上卿折煞下官啦,大王己经诏令全国边境守将,唯高上卿之令行事,所有调兵遣将,只需高上卿下令就行。”
高越将小芝拉到百里奇跟前,介绍说道:“将军,这是我的义妹,有千里疾驱的本事,届时如有任何需要将军协助的,我会让小芝持大王的黄金符节前来传信,请将军届时遵命执行就行。”
百里奇连连称是答应。
当天也闲来无事,高越干脆也就绕着函谷关巡察驻兵的防务情况,看到这里的布防情况,高越心中暗暗称奇,函谷关的地势竟然迎合了九龙拖车的格局,而且这里隐隐就是秦岭龙脉的发源地,看来第一任的守将尹喜当时看到真龙的事情,还真有可能。
更为让人惊叹的是,整个的关防布置竟顺应地势做出了五行的阵势,显然是有高人操作。但是看着高越却是感觉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突然,头脑中灵光一闪,询问百里奇:“将军,这里的关防布置,是何时调整为现在这样的?”
百里奇回道:“上卿,这是约十年前,商鞅上大夫过来布置的,而且是特别叮嘱,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更改关防的布置。”
高越心中乐啦,怪不得那么熟悉,原来竟是师兄的大手笔,顺应天时的五行格局,加上这个天然形成的九龙拖车,秦国不成天下霸主都不行,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
而且现在的这个九龙拖车局,很明显的就是,九龙呈现的是一种隐龙状态,那天秦国要出兵一统天下,只需在龙眼处点醒隐龙,那么从函谷关出兵将所向披靡无可阻挡。
高越也不点破,这种涉及国运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百里将军,我这个师兄的能力独步天下,作为他的师弟有点惭愧啦。”
百里奇恭维地说道:“商鞅上大夫确实能力超群,但是高越上卿的能力也是令人折服啊,现在全天下都己经知道高上卿的大名啦。”
高越琢磨了一下,秦永正现在对于虚空术的应用还不是很娴熟,不如趁着今天有空在函谷关的校场上再给练练,尽量多掌握一些要点,到了魏国可就没有机会可以指导啦。
百里奇听说高越要现场指导秦永正,询问是否可以现场观看,高越笑了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都是秦国的人无所谓,而且就算看了也没有办法偷走技艺。
于是高越允许函谷关的将领可以现场观看,并找出了五十名健卒士兵参与陪练。
函谷关的校场上,此时正聚集了十几名关口驻军的将领,以及五十名陪练的士兵,高越和秦永正在校场中央,正在讲解虚空术与神笔的结合要点。
高越告诉秦永正:“师侄,上次的拜师礼,你虽然是首次使用虚空术和神笔,虽说不够娴熟,但是也算进步很快,能够基本掌握其要领。今天师叔要告诉你的是这里面的要诀。”
高越悉心地说道:“任何一种技能,都要讲究熟能生巧,只要你能够熟练,时间长了就能够做到心随意动。所谓的熟练就是意志力要集中,心无旁鹭,当你面对危机的时候,切记心不要慌,哪管外面风吹雨淋,哪怕刀剑加身,都要集中精神,一旦心慌则神散,神散则必败无疑。另外,要特别注意,所有的技能都要去遵循天地法则,这些超出人类认知的技能,我们可以看成是老天赐给的技能,既然是老天给的,那就必须遵循其规则。天地法则是什么?就是人的生死天注定,人的因果也是循环报应,每个人所做的事情,只要去遵循天地允许的法则,不逆天而行,就不会有因果,而一旦走错行错,逆天地而行,则因果必会报应不爽,谁要逃不掉这个规律。”
高越接着说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人是世间的大恶人,杀人无数,老天要收掉他,但是你出于某种目的去帮助他逃脱天地的制裁,那就是助纣为虐,最终也许真能救他,但是这个因果就会报应在你身上。还有比如两军对垒时,你所处的秦军在你的虚空术和神笔的助力之下,势如破竹攻城略地,但是对方的士兵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如果用你的秘技威压之下让其放下武器投诚或者失去战斗能力,就是最好的符合天地法则的做法。而反之,如果你是用秘技去将对方士兵杀死,那样做的话就是在多造杀戮,战争要死人是天经地义不可避免,但是明明可以兵不血刃的,却非要大开杀戒,那就是有违天地法则的行为,徒增因果而己,切记切记!”
秦永正听的连连点头称是。
高越接着说道:“师侄,今天师叔想让你尝试一种新的练习方式。此前的拜师礼现场,大部分的士兵只是配合你的秘技演出,并不敢真正的出手,这个你应该清楚的。但是到了魏国,我们如果有什么危机,那就是性命相博的做法,到那个时候没有谁会让你,更不会有谁帮你,靠的只能是自己。我们今天采用实战型的方式,如果能够过了这一关,师叔也就放心了。否则的话,为了你的安全,师叔只能让你在函谷关等着我们回来。”
秦永正连忙回道:“一切但凭师叔安排,师侄愿意全力挑战。”
高越高兴地说道:“好,师侄勇气可嘉,一会上场,我会吩咐所有士兵的刀剑全部出鞘,号令一下,五十个人的刀剑全部往你的身上招呼,不会留情。但是他们不会砍你的要害,如果应付不当,你顶多也就是受伤而己。至于应付他们的方法,师叔提醒你,先画好几个画像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也可以用虚空术把神笔当成武器使用,在刀剑加身之时,切记师叔刚才和你说过的话。这次实战,你如果非到万不得己,可以伤了他们甚至是杀了他们,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你可明白?”
秦永正凛然地说道:“谢师叔指点,师侄明白。”
秦永正走到校场中央,在案几上先行画好几张画像放入怀中,端坐在地面上像老僧入定一样。
高越走到百里奇前面:“将军,这五十名军士,是否可以暂时交由我来指挥?”
百里奇忙不迭说道:“高上卿尽管安排,属下无不遵从。”
高越面向五十名军士说道:“各位勇士,今天在这校场,需要各位参与实战训练,既然是实战,就会有死伤,这就和真正的战场厮杀一样,一会听我号令,大家拿出刀剑,围在校场中央的这位勇士身边,一起把刀剑往其身上招呼,无论对方生死,均与你们无关,当然,你们可以尽量避开要害部位,明白了吗?”
五十名士兵齐刷刷回答:“高大人,我们明白,愿遵号令。”
说完,五十名士兵走到秦永正的跟前散开,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刀剑出鞘,森寒的光芒使得现场一片肃杀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