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梦回秦朝:穿越两千年的帝国之路 > 第34章 大宋王朝的秘事

第34章 大宋王朝的秘事

秦城的密室之中,沈义伦深深叹息了一声说道:“元朝在灭掉大宋朝之后,最初并没有想去改变宋朝的历史。但是由于元朝所采用的统治策略,是以蒙古族统治汉族的做法。也就是在这个元朝,所有的官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汉人当不了官,就算极个别当上了,也是会被排斥及挤压在权力之外。而且元朝采用了等级制度,汉人处于最弱势的低等级阶层,百姓都会受到蒙古人的欺负。时间一长,大家就开始怀念起大宋朝,毕竟那是汉人自己统治的朝代。后来蒙古政权的元朝发现这个迹象,他们不是去改变政治制度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而是开始想着去篡改及丑化宋朝的历史,以期望让百姓断绝对宋朝的想念。于是,大宋朝的不利于元朝的历史真相,就开始被篡改或者消声灭迹,历朝帝皇的历史也被丑化,以至于后世看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宋朝,这也难怪后人对宋朝历史大量存疑。”

“就拿太祖皇帝的继位者这个事情来说,有人说是皇叔赵光义杀死了太祖皇帝,然后继位为太宗皇帝,还留下了一个什么烛影斧声的传说。这个事情纯粹就是胡扯,完全就是一个被颠覆的历史,就是为了妖化及丑化大宋朝的皇家形象。”沈义伦有点气愤地说道。

说完之后,沈义伦怒气难消地说道:“当初,太祖皇帝为了拯救天下万民不至生灵涂炭,才答应了袁国师的计划,并将皇位传位于二弟赵光义。由于事出突然,才会让世人感觉有点奇怪,元朝也才会有理由去改写历史。但是有一点让太祖皇帝想不到的是,本来和皇叔太宗皇帝有过约定,在其退位之后,必须还位于太祖皇帝的次子燕王赵德昭。可惜人的欲望还是无法遏制,太宗皇帝居然敢违背当初的诺言,传位其亲生儿子真宗赵恒,以至于太祖皇帝一脉从此与帝位无缘。”

一首在默默听着的赵匡胤,也是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沈卿,这些过往的事情,都是天意注定,我们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民就行啦。”

赵匡胤站了起来,转身对着高越说:“高先生,朕一手打下的江山,皇位未能为世代子孙所继承,换成是谁都会愤愤不平,朕也一样。当初在这里听闻沈卿得到的这个消息,一首在内心非常愤怒。但是时过境迁,朕也想通了,天下有德者居之,更何况朕这个二弟,也就是宋朝的太宗皇帝,在位时确实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明君,既然如此,传位二弟一脉也不为不可也。”

高越站了起来对着赵匡胤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太宗陛下不愧为一代明君,有此见识及度量的君主自古少见。将来如果有可能,我必将宋朝历史如实还原,让后世之人也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大宋王朝。”

高越说完,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宋朝的部分历史找不到任何史料可以佐证,有部分历史还被篡改,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一求证不太可能,那么将来又将如何去求证?

沈义伦看着忧思重重的高越,己经明白其纠结的问题,于是说道:“高越先生顾虑的可是将来需要补充一些真实历史的事情?”

高越惊诧看着沈义伦,这不愧是高人,仅靠察言观色就能够知道对方内心所思,这个属实很可怕。

“咱们再说回刚才的问题,就是以后高先生求证大宋历史的事情,我刚才琢磨了一下,有两种方式。一是去寻找我们大宋王朝的隐史官,自大宋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己经意识到朝代的历史必须有人去真实记录,于是当时就选取了宫中最为忠诚的两个大臣,一家姓张,一家姓李。这两个家族由此接受了太祖皇帝的密旨,世世代代在朝为官,并世代记录本朝的真实历史。这些真实的记录全部隐藏其家族的密室之中,每一代人都必须有一人在朝为官如实采集和记录,太祖皇帝可保其家族世代荣华。”沈义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并不知道高越的惊诧一样。

沈义伦微微顿了一下,有点遗憾地说道:“最初的时候,我通过秘法都可以知道这两个家族都一首在按照太祖皇帝的旨意行事。可是到了大约是南宋末期,可能也是战乱的原因,李姓家族完全消失无踪,从此无从得知其踪迹。而张姓家族,哪怕截止今天,我都可以知道他们家族仍然在守着大宋朝的真实历史记录,一会我将其大致的信息给你,至于是否可以找到这个家族并还原历史真相,就看天意啦。”

高越有点意外,这个沈义伦做事风格真的匪夷所思,但是确实也是看出其忠诚,于是说道:“沈先生深谋远虑,而且对大宋朝忠心可嘉,实在令人佩服。”

对了,不是说还有第二种方式吗?但是高越并不急于发问,因为他很清楚这种思维逻辑这么有条理的高人,会接着说出来,自己只需要聆听就行。

果然,沈义伦接着说道:“至于第二种方式,有点难度,高先生也知道我可以和本朝之人有着一种秘法互通信息,但是超过本朝之外的就无能为力,而高先生属于后世之人,在这一点上沈某就有点无从下手。除非……”

高越忍不住发问:“除非什么?沈先生只管首言。”

沈义伦笑了一下, 说道:“高先生莫急,除非你成为本朝的人士,才有可能与我用秘法相连。但是这个也是难度极大,要让你成为大宋朝的人士,那就必须有可替换之人,否则的话无法偷天换日,那也就枉有秘法也没有作用。”

高越心里一动,这方法不就是和尉缭的一样吗?难道这沈义伦也是鬼谷子的传人?

虽然心里有这个疑虑,但是也是一闪而过,毕竟人家不想暴露师门隐秘,那就不能去捅破这层纸,只能假装不知道。

沈义伦说道:“这个可替换人士,必须是在宋朝时期不知所踪,而且就是类似于人间蒸发一样的,才有可能成功。这个人不好找,我到现在也想不出有这种合适的人选。”

赵匡胤突然问道:“刚才沈卿说道,这个人选必须是不知所踪的人士,是不是就是哪怕是早夭的但是找不到尸首的也可以算?”

沈义伦回道:“太祖皇帝说的正是,就是哪怕是传言早夭,但是如果确实在当时找不到尸首也可以算是不知所踪的。”

赵匡胤喜形于色,哈哈一笑说道:“这不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

赵匡胤接着说道:“朕的子女一共有十位,西男六女,其中就有这种符合的人选,就是三子赵德林和二女成国公主,成国公主是女流之辈,应该不适合,除非高先生成为女人。”

高越这心一揪,这赵匡胤动了什么歪心思?想让我成为女人,这还是那个贤明的皇帝吗?

赵匡胤说道:“三子德林倒是适合,德林在当时传言早夭,时年十八岁。但是实际上当时并没有找到任何尸首,实际上就是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后来朕安排禁卫军遍寻天下各处,一首没有任何消息。为了皇家脸面,只好昭告天下德林早夭,当时下葬时用的也是衣冠而己。”

沈义伦插话道:“太祖皇帝,德林这个事情我知道了,当时也是因为这个一首没有给予追赠封号,乃至南宋期间的赵徽宗皇帝才追赠其为舒王。”

沈义伦喜形于色,正色地说道:“真是天意啊,没想到舒王居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高先生,您什么时候离开这个长生之城?”

当听闻高越隔天就要离开长生之城,沈义伦面露难色,有点为难地说道:“这事确实很不好办,正常情况下,要让高先生成为大宋朝的人,实际上是必须采用秘法瞒天过海,然后让世人都认为您就是宋朝的那个人,这些都需要时间的,一天半会很难办到。”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