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道和我们现代的品茶还是有极大的区别,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礼仪,更谈不上什么品茗,因为连盛茶的杯子也不能称之为茶杯,应该和我们现代的碗差不多一样大,这哪里是喝茶?
金牛端起茶碗,细细品了一口,入口苦涩,感觉好像喝的不是茶而是药汤。
正当心中疑惑未解之时,口中的茶汤的味道突然变得不苦,反而夹杂着一种姜和桂花的特殊味道,细品之下居然还有橘子香的味道,仿佛有种沁人心扉的奇妙感觉。
这种喝茶方式真的不敢苟同,和我们现代的品茶的方式大相径庭,不仅是大碗喝,而且不是纯粹的茶叶泡的。
面对金牛的疑惑,云裳姑娘淡淡地莞尔一笑。还真别说,这一笑可够迷人的,怪不得秦始皇会那么的宠爱她。就算定力再好的,也经受不住这种诱惑的魅力。不过金牛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就算云裳姑娘再好,这可是两千年的怪物啊,当老祖宗都可以的。
云裳姑娘拿起茶壶,欠身到金牛的案前再斟上一杯,轻启朱唇说道:“金牛先生说的很对,这是我们大秦朝的最有特色的茶,也可以说是茶汤,可算作汤药的一种。这种茶汤可食用,而且可解百毒预防很多疾病,对于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有延年益寿的特殊效果,不仅是茶也是药用。”
这么多的功效,看来古人的智慧远超后人啊。
实际上,作为喜欢品茗的金牛,对于古代的茶文化还是有所涉猎的,尤其是秦朝,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创者,更是有诸多了解。
在明代著名的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就有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事。”也就是说,秦朝收服了蜀地之后,才开始知道饮茶的文化的。蜀地就是现在的西川,可以这么说,秦朝的茶文化始于西川。
而蜀茶之法,又称煮茶法、煎茶旧法。其做法就是将干茶叶煮汤,佐以盐、姜、桂、橘皮、薄荷等物,煮而饮之。蜀茶法为煮茶法的升级版本,固定而成标准化的煮饮方式,在秦朝是开创蜀茶法的开端,至汉朝之后的魏晋时期,蜀茶法成为主流的饮茶方式,也是唐代陆羽煎茶法的基础。
而秦朝的喝茶不是很精致,这个源于其非常强烈的时代印记。因为一说起秦朝,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金戈铁马、豪情万丈的时代,秦人征战天下,扬起风沙遍天,留给后人一段峥嵘的记忆。
而秦人的喝茶喜好也如同他们的刚烈性格一般,他们尤其喜欢喝浓茶,抓一把茶叶放入茶缸之中,置于火上熬煮,待其色浓若红豆汤,其味涩似柳汁,苦似中药,唯此方合口味,也唯此才能过瘾。
秦人喝茶没有那些精细的茶道茶礼,也不用那些小杯小盏的精致茶具,都是采用大碗和大杯,大口大口地喝茶,这就是秦人的粗狂和豪爽。
这也能解释云裳姑娘为什么采用碗作为品茗茶具,而且茶味如同药汤,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至于是否能够延年益寿,谁能够知道,金牛可不想和他们一样成为这种不死的老怪物。
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就入乡随俗吧,权当一回秦人吧。
思念及此,金牛拿起案上的茶碗,仰起头一饮而尽,喝完了还显得意犹未尽的感觉。
“金先生真够豪爽,有我们秦人的性格。”王兴竖起拇指夸道。
金牛说:“这不是豪爽,是云裳姑娘泡的一手好茶,此茶只应天上有,多谢云裳姑娘。”
呸呸呸,金牛怎么突然变成油嘴滑舌了,要坏事。
果不其然,只见云裳姑娘近前一步,有点羞涩地说道:“金先生不愧是大王的贵客,性格和大王特别相似。尤其和大王一样都是性情中人,如果在大秦朝,不说美男子,估计许多王公贵族都要招你为婿啦。本妾若非大王恩宠,估计这个心儿啊,少不得也会被先生俘获。”
“要不然,赶明儿我向始皇帝禀明,将云裳姑娘许于金先生如何?”王兴在一边打趣又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打住、打住!开什么玩笑,君子不夺人所爱,更何况这是秦始皇的爱妃。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憋在心里可不敢说,这可是两千年的老怪物老祖宗,谁敢要?
场面一下子显的有点尴尬,谁都不说话了,因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啦。
还好救兵来的及时,打破了现场的尴尬场面。
只见大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声,也隐约传来了李掌事的声音:“孙统领不在宫中,此来有何指教?”
那个被称为孙统领的官爷,显得有点急躁:“掌事速速带俺面见金牛先生,大王有旨。”
不消一会,李掌事带上孙统领进入了包厢。孙统领急不可耐地上前,对着金牛躬身一揖,看来还是训练有素的,就算再急还是懂的礼仪的。
接着,孙统领说道:“金先生,您让我们好找,我们可是跑遍了几个城门,大王有旨,请金先生速速进宫,面见大王及尉缭先生。”
既然这么急,说明可能真有大事,当下不再迟疑,金牛向云裳姑娘道谢:“多谢云裳姑娘的一番招待,改天再来品姑娘的茶艺,先行告退。”
“金先生客套了,改天妾身恭候大驾。”云裳姑娘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