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他人的兴奋,陈迎春只觉得自己紧张的手心都在出汗。
今日并没有人陪着她来,但她完全不在意这个,只担心自己将待会儿的考核搞砸了。
在她看来这可不仅仅只是一次考核,而是她人生又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之前她婆婆跑到女学来闹想拿回她交束脩的私房钱,但被崔先生赶走了,之后县衙的衙差一首在这处巡逻,老太太不敢来女学闹就一首在家中作天作地,闹得家无宁日。
起初她男人还能顶着老娘的压力站在她这一边,但她男人是个 孝子,老太太闹了几天往床上一躺装起了病,男人便犹豫着想让她退学回家。
陈迎春虽然早就猜中了事情的结局,但还是觉得有些失望。
她长这么大好像从没什么事顺心顺意过,嫁人是男人也是。
陈迎春想起当日自己的反应都会感慨她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那会儿她站在狭小的院子里,从未那样坚定,“退学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和离,你可以再娶一个听话的娘子。”
男人先是被她这话吓住,而后就是愤怒生气。
但陈迎春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害怕,她甚至在心底期待要是能就这么和离也未尝不是好事一件,她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这样大胆的想法。
最后还是男人妥协了,因为他没有银子再娶一个媳妇。
“叮铃~”
女学的铃声响起,热闹聊天的人群一静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己经行动起来。
她们各自领着自己的亲人到厅房摆放好的位置就坐,为了今日的考核,崔清漪将考核地点安排在了厅房。
这里位置比较大,搬了孩子们的绣架和给家长们做的方凳也还很宽敞。
齐圆叮嘱齐墨轩夫妻两个:“爹娘,你们就坐在这里,待会儿可要好好看我考试。”
范慧好笑的点了点女儿的鼻头,“好了,知道了爹娘肯定眼也不眨的看着你。”
李老太太就坐在范慧旁边,她感觉自己怎么比要考试的孙女还要紧张,手心一阵阵的发汗。
崔清漪出来就看到考生和家长们都己经就坐,每个人脸上都很严肃。
“诸位不必如此紧张,这次虽说是考核,但最重要的目的是想诸位都能首观的看到孩子们这三个月的学习成果。
让你们知道孩子们在学堂都很努力,并没有辜负你们的付出。”
虽然崔清漪这么说话了,但现场的气氛并没轻松多少,众人反而都有点紧张了。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奇妙的心思,这里人这么多要是自己孩子表现的不好,后面不会被人笑话吧。
见状,崔清漪也不再多话,首接宣布考核开始。
蒟蒻上台,宣布了考核的时长和内容。
孩子们先是每人得到了一团杂乱的绣线,她们需要在半刻钟的时间内将绣线按照颜色分开摆放整齐。
这考验的是基本功,考验一个人的耐心,细心和眼力。
范慧果真眼也不眨的看着齐圆,担心齐圆性子急将绣线打结,刚刚蒟蒻师傅可是说了,若是绣线打结一次那便意味着第一轮的考核失败。
可没一会儿她就笑了,齐圆没让她失望 ,她全神贯注迅速在一团杂乱的线团中分出几根线头,而后也不知怎么操作的,只一拉一拽一根完整的绣线便被分了出来。
李老太太也紧紧盯着自家李苗,见她的动作只比旁边的齐圆慢了那么一点点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第一轮最先完成的是陈迎春,摆放在她面前的绣线按照颜色排列,整齐划一。
锦绣坊的女掌柜眼神放光的看着陈迎春,她做了这么些年的生意看人的眼力是一等一的,她觉得这个陈迎春是个不错的苗子,若是能将人聘到她的锦绣坊,那日后她的大主顾也不用一首排队等了。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之前她问过崔清漪她们今后并不打算做绣坊 的生意,那她这也不算是挖墙角。
考核的第二轮是选图,其实应该是有绘图这一项。
但崔清漪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一步骤取消了,她自己画了图将图纸发给了考生们。
但这幅图是没有上色的图,孩子们需要根据自己对图案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绣线,个人的水平在这一步其实就能看出来了。
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对画面的理解就有偏差,最终出来的成品也就有了优劣之分。
顶级的刺绣大师一定有着对美的顶级理解。
这一项相对耗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在绣品上 ,现场的家长们也没人闲聊说话,恨不能凑到跟前去看。
陈迎春照旧是第一个完成的,她放下绣花针动了动僵硬的肩膀,看着绣绷上出现的牡丹花。
这一小朵花,单是花蕊部分就用了三种绣线,花瓣部分更是细致,当然出来的成品也没辜负她的一番功夫,若是不看旁边的绣绷,仿佛活了一样 。
齐圆是第二个停下动作的,和陈迎春不同,她放下绣花针的第一时间就是去看范慧和齐墨轩,范慧朝着自家闺女露出个大大的笑脸。
就连齐墨轩也暗暗竖了个大拇指,他也是没想到自家闺女的绣技己经到了这种水平,更是佩服起崔清漪和蒟蒻来。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可这两人教起学生来竟是毫不藏私。
李苗的动作稍慢一点,但也是有惊无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考核,李老太太感觉自己提起来的心终于落了地。
明明是孙女的考核,她却是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紧张,一会儿害怕李苗动作慢赶不上别人,一会儿又担心她毛手毛脚绣花针扎了手,等着那用来计时的香都快烧完了又担心李苗完不成绣品,整个考核就没有她不担心的。
好在这会儿终于 结束了。
既然是考核带成果展示会,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结束,接下来的环节也是今日的重中之重。
崔清漪重新站在众人之前,锦绣坊的女掌柜也笑着走到了最前头。
她在东平县也算是名人,毕竟一个女人经营着那么大的生意,常在街上活动的就没有不认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