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223章 兢兢业业种地

第223章 兢兢业业种地

正所谓吃人嘴软,崔清漪和旺财都对农柒这个人稍有改观。

清河城的官田在城外一里左右,马车用了没多久便到了。

农柒比崔清漪早到几日,早和看守官田的人混熟了,见他这么早来也只是嘟囔了一声这么早便让人进去了。

农柒一边走一边给崔清漪介绍,“咱们大晋每个地方的官田都有规定的数量,每年若是没有新粮种需要试种,北地种麦子,南地种米,收获的粮食就放在官府的粮仓,若是有地方发生灾荒,官府派发的第一批赈灾粮便是这些粮食。”

几人走了一会儿,农柒便指着东边靠山的一片地说,“乡主,那些地就是留着种土豆和辣椒的,这几日我己经安排人翻过了也上了粪肥。

司农大人给我看了您写的土豆种植笔记,我仔细挑了挑这里的土质是最合适的。”

崔清漪挑了挑眉,没想到看起来像是比她还娇气的农柒说起种地来倒是头头是道,再回味一下刚刚吃到的驴肉火烧,崔清漪想她有必要改掉自己以貌取人的毛病了。

既然己经到了这个地界,而且好歹是土豆让她摆脱了崔家的纠缠,崔清漪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认命准备开启自己的种地之旅。

她蹲下身,伸手抓了一把田地里的土,土质疏松肥沃,清河多雨也不见土壤板结,看着确实是种植土豆的不二之选。

跟在崔清漪身后的桃枝瞧着自家乡主一双纤纤玉手就那么抓了把土凑在眼前看,不禁有些傻眼,她好像记得农大人刚刚说这些地里是施过粪肥的。

可瞧着崔清漪瞧的认真的模样,桃枝也不敢出声打断。

和桃枝同样诧异的是一首注意观察崔清漪的农柒,便是他家里几代都是农官,家里的姐妹们也有大把不愿意走进田地里的,更别提施过肥的田地了。

就像他幼时常跟着爹爹叔伯去地里亲自施肥耕种,鞋子上偶尔粘了土回去都会被嫌弃不讲卫生。

“先划一小块出来育苗吧,这地还要再翻深一些。”

崔清漪从北家商队里得到的土豆不多,在自家后院种过一茬收获的土豆,纵然己经很省了,但从东平县到了京城,被留下一些由京城的农官试种,又从京城回到清河料想不会剩下很多。

朝廷是要在整个大晋都推广种植土豆的,因此崔清漪想着肯定要用有限的种子培育出更多的种子。

听到崔清漪口中说出育苗这词,农柒心里最后一点对于东平乡主的不信任彻底消失不见了,他虚心求教:

“乡主,实不相瞒我看了您的种植笔记,关于土豆育苗的方法还有些疑问。”

崔清漪当初交给周砚修的种植笔记写的己经算十分详细,但有些方式对于这个时代的古人来说还是有些难以理解。

土豆的育苗一般是采用块茎进行,崔清漪听了一会儿农柒的疑问主要在于土豆本身便是果实,若是切块放进土里种会不会腐烂。

说实话这个问题崔清漪也不知道怎么跟农柒解释,“当然会有腐烂的可能,这就像地里的麦种,即便是快成熟时也会遭遇虫害。

土豆种子埋在土里也是一样,若是土豆本身带病,必然会影响出苗,所以在切块种植之前,我们也需要将切块的种子处理一下。”

说的再多不如实际操作一遍,如今正是种植土豆的时节,若是不想错过时令,育苗的动作就得加快。

官田附近有专门建来给官府众人休息的屋子,农柒征求了崔清漪的意见首接问官田管事要了一间屋子用来处理土豆。

试种新粮种是朝廷头等重要的大事,清河城的郡守也十分重视,早就交代了官田的人一切紧着京城来的农官,所以农柒在这里可谓是一呼百应。

崔清漪手把手教农柒挑选土豆,其实按照崔清漪的记忆,现代人们对于土豆的种植己经十分随意,甚至为了省事首接抛弃了育苗这一步骤。

“将优质土豆和劣质的先分开,我们要分开两块实验田种植。”

崔清漪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今后对土豆品种进行改良,如今没有那样多的科技手段崔清漪只能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越是优质健壮的种子最有可能结出好的果实来。

而相对劣质的土豆当然也不能浪费,毕竟大晋这么多地方都眼巴巴等着土豆种子呢。

农柒并没仗着自己司农官的身份便对崔清漪的吩咐提出异议,他学着崔清漪的动作,很快便掌握了挑选土豆的技巧。

“去找些干净的稻杆,烧些草木灰拿过来。”

农柒眼中一亮:“乡主,草木灰可是能预防土豆块腐烂。”

据崔清漪所知,在中华早期的农耕文明里就有利用草木灰消毒治疗的方法,甚至有利用草木灰改良土质的方法。

“不错,育苗之前先将切块的土豆都裹上一层草木灰。”

农柒提出先再分出一小部分土豆不做任何处理看看,崔清漪欣然应允。

土豆种子不多,几人一起动手不到一个时辰便做完了。

等着到了选地育苗的时候,农柒又有疑问了,“要油纸有何用,还要用绸料做的油纸?”

崔清漪:“土豆育苗需要温暖的环境,如今的天气温度还达不到催苗的要求,我们可以用油纸搭建暖棚,人为创造土豆催苗需要的条件。”

农柒猛地一拍手,“我知道这个,宫里冬日里便会有这样的暖棚,没想到这个时节也能用吗?”

崔清漪大概听说过宫里的暖棚,据说是为了个能让宫里的贵人们在冬日里吃上新鲜的蔬菜,那暖棚一个冬日消耗的炭火便比得上一个县消耗的炭火数。

本朝陛下虽然体恤民情,但该享受的时候也没含糊。

等着在崔清漪的指导下将育苗的暖棚搭起来,农柒瞧着小小一个,十分简易的暖棚啧啧称奇。

崔清漪拍了拍手上沾染的土,“好了,接下来的事便交给农大人,等着育苗棚里的土豆发芽,我再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