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我和小姨的荒岛生活 > 第 29章 粗盐提纯,烧制陶碗

第 29章 粗盐提纯,烧制陶碗

被苏樱吓了一大跳的江一,一脸不爽的回到了营地。

还好事情办完了,要是施法到一半被这丫头打断,非给她扔海里不可。

江一觉得,自己可能是曹公转世,对花骨朵一般的苏樱兴趣不大,反倒是对苏姨,陈姨,田梦玲这些级别的很是迷恋。

倒不是说苏樱不漂亮,和苏若溪一样的基因,在大学里估计都是校花级别的。就是太青涩了。

捧着粗盐归来的苏樱,还不知道被自己心仪的帅气哥哥记恨上了,只为以后能吃有盐味的食物而高兴。

江一把几大串椰子丢在地上,这是他给众人带的礼物。

然而,苏若溪看也没看一眼椰子,却警惕的将目光投向了陈淑仪。

毕竟,有了田梦玲的前车之鉴,她对江一这家伙可不是那么放心。

何况,陈淑仪这个狐媚子,手段多的很,初出茅庐的小男孩不是她的对手,难免着了道。

眼睛跟着陈淑仪的屁股转了一圈,她才松了一口气,走路姿势很正常……

毕竟,江一的能力,她可是亲身体验过,也在田梦玲身上验证过。

不可能有人在他全力出手了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

江一把今天收集的粗盐放在了一边,等着明天有时间了再进行提纯。

这种粗盐,不经过过滤提纯,不仅味道苦涩,还有微毒,长时间食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而留在营地里的人,也没有闲着,不仅将收集来的植物,全部提取出来了大量的纤维,还做好了晚餐。

今晚的食物,依旧是鱼。

在纳木湖浅水区布置的捕鱼陷阱,收获还不错,有几条傻鱼贪吃,误入歧途!

炖鱼,烤鱼齐上桌。

不同的是,今晚还多了椰汁。

江一给每人开了一个椰子。

“这椰子可是好东西啊,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维生素,糖分等。陈姨,你说对吧?”

江一似笑非笑的看向陈淑仪,故意说道。

陈淑仪拿着木头削成的筷子,对眼前的美事无动于衷,闻言回过神来。

“啊……是……是呀,好喝,大家多喝点!”

江一嘿嘿一笑,心里暗爽,这才大口的吃着烤鱼。

丁梦关切的看着陈淑仪“淑仪,你怎么不喝椰子汁啊,吃鱼也没胃口,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听她这样一说,大家也发觉了她的异常,早知道,荒野求生,可不是旅游,每一顿食物都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此时要是生病,可不是件小事,都关心的朝她看来。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饶是交际花的陈淑仪也有些不自在。

“没……没有不舒服。今天在海滩上收集海盐,太热了,喝了一肚子椰子汁,饱了。”

“你们看,江一不也没有喝椰汁吗?大家不必担心我,我没事!”

江一也配合地点点道“确实是喝了不少。”

只是,他没说的是,他喝的椰汁,和其他人喝的口感不一样。

有些是奶香浓郁,有些是咸咸的,有点像过期的酸奶,糊嘴……

可能是那椰子熟透了,味道不同寻常?

流落荒岛半月了,如今,不仅脱离了危险,还建造好了荒野西合院,也不用为食物发愁。

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总比之前一路逃亡的时候好多了。

篝火,木屋,简单的元素,却给了众人一点点家的温暖。

吃完晚餐后,大家各自回屋睡觉!

荒野西合院,外围的栅栏,防止了野兽的光顾,有什么动静,江一也会第一时间惊醒……

所以,今晚就不需要有人守夜了。

溪流里收集的鹅卵石,被砌成了壁炉,此时点燃壁炉,整个木屋里变得暖烘烘的。

而且,木柴燃烧的火烟,随着壁炉出风口,排到屋外,一点也不担心晚上被烟熏中毒身亡!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屋里的不是苏姨,而是强子……

看来,等得闲了,一定要建造一间自己的木屋……

江一想着美事,渐渐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起床了。

在荒岛的生活,没有电子产品占用大量的时间。

而且,白天需要不断的劳作,提高生活质量,获取食物等等。

因此,众人己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只是,洗漱用品等等,还是很欠缺。

就比如现在,所有人只能用燃烧过的木炭,捣碎了清洁口腔。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众人己经彼此之间有些了解。

看上去像健身教练的田梦玲,居然是清大物理系博士毕业,同时还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此时,只能是杀鸡用牛刀,让她来提取食盐。

其实,原理也不难,只需不断过滤其中的杂质,再蒸发结晶,就可以获得精盐!

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繁复而己。

而其他人,则是跟着江一玩泥巴去了!

昨天在收集植物纤维的时候,众人在纳木湖上方的溪流边上,发现了不少粘土。

粘土可是烧制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材料。

要是成功烧制出了陶碗等等,就不用每天用树皮做的碗吃饭了。

不仅味道难闻,还容易漏。

到时候,陶碗,陶盆,砂锅,洗脸盆等等家具,都可以慢慢添置齐全。

生活质量,也将大大提高。

挖了好多粘土后,众人准备烧制陶制品。

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得请教高材生田梦玲。

田梦玲想了想,说道“烧制陶制品,不仅需要粘土,还需要一些矿物质作为辅助原料,例如石英砂,长石等。

但是具体的物料配比,我不是太清楚,需要你们一次次尝试。”

由于所有人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具体的流程是:备料→制胚→干燥→烧制→抛光。

众人开始分工合作。

收集柴火,制作胚体,搭建窑炉……

一群大人,玩起了和稀泥,都觉得很是有趣,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小溪边。

这是多少农村孩子小时候的回忆……

一切准备工序做好后,江一点燃了窑炉!

熊熊燃烧的火焰,把窑炉烧的通红,等到温度差不多了,才把晒干的胚体放进窑炉里进行煅烧。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陶制品的烧制,最起码要一天一夜!

晚上,也必须有人看着,不能让火熄灭,否则,一切将功亏一篑。

到第二天下午,时间差不多了,才不再烧火。

整个窑炉被烧的通红,里面的陶制品,有几个己经烧成了碎渣,有的裂开成了几瓣。

显然,那几个失败品的物料配比错的离谱。

等完全冷却后,江一取出来三个完好的陶碗。

然后,将陶碗放入水里,第一个陶碗没多久就融化成了稀泥。

第二个放入水里,没一会儿就裂开了。

毫无疑问,这些都失败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要是这个也不成功,那所有人这两天的努力就白费了。

众人屏住呼吸,将最后一个陶碗放入水里,过了好一会儿,只有几个气泡冒出来,不再有其他反应。

江一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唯一的成品捞出来后,检查一番后,发现和刚放进去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

其质地,手感,己经完全区别于泥胚的时候,这是真正的陶碗。

“成了,我们成功了。”苏樱高兴的手舞足蹈。

其他人也露出开心的笑容,那种从无到有,亲身参与其中的成就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