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京

父孝最重,足有二十七个月。

姜家几口人留在老宅守完孝,己是第三年腊月。

除孝后,才开始准备回京事宜。

几个孩子肯定要回京,姨娘们却有不同的想法:乌姨娘、魏姨娘的家人都在京城,自然要回京;

金姨娘和陶姨娘的家人因年纪过大,正在老宅养老,她们在京城又无亲旧,便决定留在老宅和家人生活;

贾孜的亲人虽在京城,自己却出了家,一时有些犹豫。

姜曦想着贾孜出家是因为身边唯一的亲人过世,她在家中又很得宠,回京见到亲人,未必不能走出丧子之痛,于是劝了几回,让她回京看看年迈的父母。

贾孜几经挣扎,最后还是收拾好了回京的行李。

春节刚过,林家就登上了前往京城的船队。

耗时半月,终于抵京。

靠岸后,皓玉出面安排下人将行李抬上马车,转头就又见一只船队抵达码头。

这只船队不比林家的大,船只数量也不多。

关键是,船只规格很杂。

很像是几家船只由于机缘巧合碰上,临时凑成了一只船队。

不一会儿,其中一艘船上下来了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皓玉本不想多管,却不料对方见到自己,竟立刻跑了过来。

走到皓玉跟前,来人当即拱手行礼:“在下金陵薛家二房薛蝌,冒昧打扰,还望兄台不要怪罪。”

皓玉皱眉:“所为何事?”

薛蝌挠挠头:“在下因见兄台人手颇多,自家人手又实在不够,故特意前来求兄台襄助。”

人手不够?一家子出远门竟不带齐人手?

别不是骗人的吧?

皓玉眼神首白,看得薛蝌羞臊难当,只得开口解释:“在下本只是带着小妹上京发嫁,人手倒也齐备,只是路上偶遇了几门亲戚,这才……”

皓玉好奇地朝薛家船队望了一眼,道:“我先问过母亲。”

薛蝌连连点头:“合该如此!”

说完站到旁边,静等皓玉问话。

姜曦一听薛蝌,不免讶异:“怎遇到了他们?这也太巧了。”

皓玉奇怪:“母亲认识?”

姜曦点头:“薛蝌出自金陵薛家二房,长房与王家结亲。王家次子是如今深得帝心的王子腾,其妹又嫁给了贾家次子贾政,其侄女则嫁给了长房长孙贾琏。”

皓玉瞬间皱起了眉头:“原来他们竟与贾家有关。”

他没了帮忙的想法。

姜曦却道:“若只是薛蝌兄妹,你不帮忙也没什么。但船队应当还有不少女眷,只是不好出面,你帮她们一把就当积德了。”

若她没记错,船队除了薛蝌薛宝琴兄妹,应当还有李纨的婶婶并两个妹妹,另有邢岫烟一家子并王熙凤的嫡亲兄长王仁一个。

若非一堆人凑到了一起,他们也不至于缺了人手。

皓玉一听有不少女眷,担心她们因人手不足受冲撞,这才同意帮忙。

于是走到薛蝌面前:“我母亲特命我留下帮忙,只是需要等我家行李搬完。若你们等不及,就……”

“不不不,等得及!”薛蝌连声道谢,“今日天时尚早,我们又是上京投亲,没什么要紧事。”

“投亲?”皓玉偏头,“亲戚没派人来接吗?”

薛蝌不好意思:“当时走得急,没来得及提前通知,只怕如今还不知道我们上京了。”

皓玉:“……”

从未见过行事如此莽撞之人,也不怕人出了远门,或是走亲戚去了。

但这与他无关。

皓玉点点头,回了自家船队。

薛蝌见状,立刻跟上帮忙。

-

等林家行李搬完,己是半个时辰后,皓玉不敢耽误,立刻让人又去帮薛家搬运行李。

也是这时,皓玉才发现船队中除了薛蝌之外,竟还有一个男丁。

他抬手指向对方,问薛蝌:“他又是谁?方才怎没有出面?”

薛蝌表情尴尬:“那是金陵王家独子,从小备受宠爱,不曾吃苦,尚有些天真意气。”

皓玉:“……”

什么天真意气,不就是蠢?

薛蝌赶紧解释:“船队护卫皆出自王家,我们能一路平安抵达京都,全仰仗了王家保护。”

皓玉听得此言,尽管对这位名叫王仁的男子观感不好,也实在不好多说什么。

等林家下人帮薛蝌一行人搬完行李,皓玉不等人道谢,转身就带着人乘上马车回了家。

等薛蝌一行人忙完,早不见了皓玉身影。

薛蝌好奇:“也是幸运,刚下船便遇到了好心人。只是对方不曾告知姓名,也不知是哪家公子。”

-

林家收拾妥当,又赶紧给各家姻亲故旧送去了拜帖。

皓玉带着霜玉西处走亲访友。

黛玉去了贾家。

雪玉跟着姜曦,回了姜家一趟。

-

姜家还住在原来的地方,只是将两边住宅买了下来,打通后面积比之前扩大了三倍有余。

但即便如此,姜家……

还是不怎么住得开。

没办法,姜家人丁兴旺,姜曦同辈的兄弟个个生了不下五个孩子,加起来早超过了三十,别说房子扩张三倍住不下了,就算扩张十倍,也不一定住得下。

雪玉从小在林家长大,听多了林家子嗣艰难的话,如今乍然见到此等人丁兴旺之家,瞬间瞪大了眼睛。

“好、好多人呀……”

人头攒动,跟赶集似的。

姜父闻言,自豪地挺起了胸膛:“雪玉你去京城各处打听打听,我就没见过比我家子息更繁茂的人家。若非如此,你母亲也不能生下你们兄妹三个。”

雪玉:“……哈哈,挺好的。”

姜曦无语:“我说每年给你们几百两银子,家中还有人在先夫人的嫁妆铺子中干活儿,每年也有不少进项,你们怎么还不知足,原来……”

问题在这儿呢?

这也忒能生了!

姜父表情一僵:“什么叫我们不知足?明明是你嫁人后过惯了好日子,想不起家中的父母兄弟!”

姜曦:“寻常人家一年花二十两银子都有盈余,我家三五百两,一点儿没剩?”

姜父:“大家吃喝不要钱?买房不要钱?生病不要钱?小病还能挺一挺,大病不得请大夫?那医馆的大夫多坑钱,你难道忘了?”

说起这个,姜父就满腹怨言。

但被族长屡次教训,他也长了点脑子,说话时不敢带半分怒意。

姜曦听得头皮发麻。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