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有两家首饰铺子,一家是当地人开的,一家是外地商人开的。
永宁县位置好,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城里什么铺子都有,当然,这些看在蓝月的眼里还是很落后。
按照那位乞丐的说法,蓝月找到了其中一家首饰铺子——金玉堂。
这金玉堂是外地商人开的。
一走进铺子,立刻有小二过来照顾:“贵客里面请,您想看些什么?”
店小二并没有因为蓝月衣着朴素而看不起人或者赶客,起码脸上还是带着殷勤的笑容。
蓝月也面带笑容,道:“我先看看。”
店小二笑容不变,“您请看,要是看上哪个我帮贵客您包起来。”
蓝月跟着店小二走到货架前,这里没有玻璃货柜,所有的金银玉饰都摆在货架上。
店里的小二不止一个,还有两位身高马大一看就是练家子的大汉站在不起眼的角落。
蓝月先到金银首饰那边看了看,然后又转到玉器那边看了看。
这些金银玉器都是纯手工打造,一个个显得非常精美,比现代社会那些首饰店里批量生产的要好看多了。
蓝月暗想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些好看的首饰头面,这些可都是精致的古董啊!
看了一圈,蓝月突然对跟在身边的店小二道:“小二哥,我有一套玉器挂坠,想拿给你们家掌柜看看。”
店小二先是一愣,然后道:“贵客,您若是想要典当,这条街走到头右转路口那里就是典当行。”
蓝月道:“我不是来典当换银子的,我是来给你们掌柜看看新奇货。”
“新奇货?”店小二不明白。
蓝月笑笑,“我这套玉器,在任何地方找不出第二套一模一样的,这可是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店小二还在犹豫。
这时候,二楼的楼梯口传来一道声音,“独一无二的新奇货,这位贵客楼上请。”
蓝月抬头看去,店小二也看了眼,马上开口道:“那是我们店里的掌柜。”
“谢谢。”
跟店小二道谢,蓝月走了过去,对方下楼,眼神清明的看着蓝月,“鄙姓潘,不知贵客贵姓?”
“我姓蓝,谢潘掌柜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蓝娘子,请。”
蓝月一愣,这潘掌柜从哪里看出自己成亲了?疑惑之中,还是跟着潘掌柜上了楼。
从那位乞丐口中得知,这金鱼堂背后的东家似乎是京城人氏,在永宁县有好几家铺子,涵盖布匹,首饰,粮食等多方面。
就连永宁县最大的酒楼‘味极轩’也是这位东家的,但这并不是蓝月选择金玉堂的原因。
据说,这位东家是个善人,逢年过节或者遇到灾年,味极轩都会免费施粥,平日里还捐钱修路,看起来这位东家人品不错。
要想做生意,就要选择合适的伙伴。
蓝月在这里没权没势,现在就是想给自己找条合适的大腿,京城的东家怎么也比本地的老板大腿粗。
日后说不定跟这位大老板搭上关系,说不定还能跟他其他的生意有合作,那就多了几分保障。
当然,她也不会盲目的在一棵树上吊死。
潘掌柜很客气的把蓝月带上了二楼,二楼同样摆着几个货架,但不管是玉器还是金银首饰,都比一楼的要精致要高出几个档次。
“请坐。”
“谢谢。”
蓝月隔着一张茶桌与潘掌柜相对而坐,不一会儿,小二端着茶水上来了。
蓝月还真有点渴了,又道了谢,端起面前的青瓷茶碗,动作优雅的抿了一口。
润了润唇和喉咙,蓝月放下茶碗,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黑色的丝绒布包。
潘掌柜对她手上的‘丝绒布包’多看了两眼,立刻指引着蓝月来到另一张长桌前。
蓝月起身过去。
潘掌柜拿出一块白色羊毛皮,蓝月将黑色丝绒布包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在白色的羊皮上。
潘掌柜的眼神都变了。
“这些是......”
蓝月没有立刻回答,她把黑色绒布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好,这才开了口。
“这是翡翠葫芦坠,寓意福禄双全,还象征多子多福,子孙繁盛;这是翡翠蝙蝠坠,象征福从天降;这是翡翠金蟾坠,旺财之物,寓意财源滚滚;这是翡翠福豆坠,西颗豆子代表司机平安,三颗豆子代表三元及第,两颗豆子代表母子平安。”
“这些都是我夫君奇遇得到的,若不是如今我急需银子,我也不会拿出来。潘掌柜您看,这套罕见的翡翠,值多少银子,福豆坠、金蟾挂坠和葫芦挂坠,哪一样不引来商机?”
蓝月早就了解过,云国没有翡翠,所以她很确定这些翡翠能引得潘掌柜心动。
她的空间里储存了很多,以前她得到贵重物品都是往空间里放,甚至还在空间里放了各种物资。
潘掌柜将玉坠拿起来查看了一番,又对着窗外的光看了看成色。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玉坠。
潘掌柜眼神灼灼的看向蓝月,激动的问道:“蓝娘子手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翡翠玉石?”
蓝月苦笑。
“我和我夫君都是农家人,若不是我夫君以前的奇遇,也不会有这个。”
潘掌柜眼里闪现出浓浓的可惜。
他伸出五根指头,“五百两,金玉堂买下这些挂坠,还有这些挂坠的款型。”
蓝月心里涌起一阵狂喜,不过面上不动声色。
“潘掌柜如此诚恳,我也不拿乔,五百两,成交。”
潘掌柜也没想到对方这么干脆,随即又有些犹豫问道:“蓝娘子,你确定这些翡翠都是干净来的吧?”
蓝月点点头,“当然确定,想必潘掌柜肯定比我见过市面,您可在云国见过这翡翠玉?”
“自是没有见过,潘某从小接触各种玉石,自是没有见过这翡翠玉,也未曾听过翡翠玉。”
这一点潘掌柜相信自己的眼力,这种玉器他从未见过。
正因为不曾见过,他才会开出这么高的价格全部买下这些翡翠挂坠。
五百两银子,对潘掌柜而言也是一笔大数目了,对普通人家来说更是天文数字。
潘掌柜之所以一开口就是五百两银子的高价,是他有种预感,这位口称是‘农家人’的娘子绝对不是个简单人物。
她的言行举止根本不像个农家妇人,而且还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想必是某个大家族出来的小姐。
这第一次交易,潘掌柜也存了相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