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风波己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这半年里,我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厂的筹备中。从选址、采购设备,到招聘工人、联系销售渠道,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林晓虽然行动不便,但也时常在一旁给我出谋划策。
这天,我正在工厂里和工人调试新到的设备,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白静打来的。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老公,林晓好像要生了,我己经把她送到妇儿医院了,你首接过去吧。”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顾不上和工人们交代,火急火燎地开车往医院赶。
在产房外碰到了焦急等待的白静、小清,“怎么,你们俩都来了,孩子们呢?”我着急的问他们俩。
小清挽着我的胳膊说道;“别着急,我妈妈和婆婆都来了,家里有二老放心吧。”
“小清不放心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所以就陪我来了,家里有两位妈妈没事的。”白静也怕我担心孩子们解释道。
我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一边在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和林晓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终于,一阵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寂静,护士抱着孩子走出来,笑着说:“恭喜,是个健康的男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兴奋之余,我不得不考虑孩子的户口怎么办?前面的孩子,通过托关系,交罚款总算是把户口上齐了。
现在,我不得不认真考虑我正面临着的问题。事业上,我本不该忧心,我的连锁店都在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着,每家店的员工各司其职,顾客盈门,销售额也在稳定增长。工厂那边也成功建立起了销售渠道,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订单一个接一个。然而,我主要担心的是家庭问题。
最近我常常会听到风言风语,议论我如何如何的家庭问题。
对于我这种畸形家庭,基本上是隐形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现在被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终究不是什么好事。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林晓又生产了儿子。我真的有点头疼。
我们抱着孩子回到家里,看见了白发苍苍的两位妈妈。
范妈妈抱着小西梅,我妈妈看见林晓急忙搀扶她上床躺下。
林晓拉着妈妈的手轻声说道;“老妈,我没能去接你别生气啊?”
妈妈眼眶微微泛红,轻轻拍了拍林晓的手,说道:“我自己能来,你在医院生产呢,哪能让你去接我。”我把孩子放在摇篮里,转身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暖暖的。
林晓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关切:“妈,您一路上累坏了吧,快歇歇。”妈妈笑着摇摇头,仔细端详着林晓,眼里满是心疼:“不累不累,刚生了孩子你才辛苦呢。”说着,她起身去厨房倒了杯热水,小心翼翼地端到林晓面前。林晓接过水杯“谢谢妈。”
孩子们知道林妈妈生了个小弟弟,也都围着摇篮边好奇的看着小宝宝。
这时,孩子在摇篮里发出了轻轻的哭声,奶奶立刻起身走过去,温柔地抱起孩子,轻声哄着。小清、白静也都围前围后的忙着。孩子在奶奶的怀里渐渐安静下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
我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妈妈的到来,让这个家更有了温暖的味道,而林晓和妈妈之间融洽的相处,也让我倍感欣慰。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让家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小宝宝的周岁悄然而至,我思忖再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决定不办热闹的酒席。但按照满族风俗,抓周这一重要仪式可不能马虎。
我早早便安排好了车辆,去接老家的爸爸,让爷爷一同见证这有意义的时刻。窗外阳光正好,透过薄纱窗帘洒在屋内,将布置抓周场地的红布映得愈发鲜艳。我把象征不同寓意的物品仔细摆放在红布上,有笔墨、算盘、书本、钱币等,每一样都承载着对宝宝美好未来的期许。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爷爷到来给孙子主持仪式了。
中午时分爷爷到了,抓周仪式即将开始。宝宝被抱到红布前,他好奇地看着周围这些色彩斑斓的物品,小眼睛亮晶晶的,随后伸出小手,朝着其中一个物件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