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林大人领命后,迅速着手准备前往边疆。
萧璃深知此次出使意义重大,亲自到城门口为林大人送行。
“林大人,此次边疆之行困难重重,您务必小心谨慎。了解骚乱缘由固然重要,但自身安危更不可忽视。”萧璃一脸关切地叮嘱道。
林大人恭敬地行礼,坚定地说:“公主殿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定将边疆之事查得水落石出,为陛下分忧。”
看着林大人的车队渐行渐远,萧璃心中默默祈祷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回到宫中,萧璃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幕僚,一同分析边疆局势。
“各位,边疆突然骚乱,其中必有蹊跷。我们需从各方线索入手,分析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的阴谋。”萧璃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
一位幕僚起身说道:“公主殿下,据微臣所知,边疆此次骚乱的地点靠近南诏国边境。南诏国近年来发展迅速,野心勃勃,会不会是他们在背后指使?”
另一位幕僚也点头附和:“不错,而且此前南诏国与我国在贸易上有些摩擦,他们很可能借此机会制造混乱,试探我国的应对能力。”
萧璃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若真是南诏国所为,那此事就复杂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林大人的出使,还需加强对南诏国动向的监视。”
于是,萧璃安排了一些擅长情报收集的侍卫,乔装打扮潜入与南诏国接壤的城镇,密切关注南诏国军队的调动以及民间的舆论动向。
与此同时,在边疆营地,守将赵将军正焦急地等待着林大人的到来。
边疆的局势愈发紧张,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虽然都被赵将军带领的军队击退,但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报——将军,前方又传来消息,那些骚乱的匪寇似乎得到了新的支援,人数有所增加。”一名士兵匆忙跑进营帐报告。
赵将军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下令:“加强营地防御,派出侦察兵,密切关注匪寇动向,一旦有异常,立刻汇报。”
几日后,林大人终于抵达边疆营地。赵将军亲自迎接,将目前边疆的局势详细告知了林大人。
“林大人,这些匪寇行踪诡异,且装备精良,不像是普通的山贼。末将怀疑,他们背后定有势力支持。”赵将军忧心忡忡地说。
林大人点头道:“赵将军所言极是。本官此次前来,就是要查明背后真相。还请赵将军多多协助。”
随后,林大人与赵将军商议,决定先从俘虏口中寻找线索。他们提审了几名抓获的匪寇,但这些匪寇嘴硬,拒不交代背后主使。
“哼,看来这些人受过训练,一般的审讯手段难以撬开他们的嘴。”林大人面色凝重。
这时,赵将军建议道:“林大人,末将有一法子。我们可以找当地熟悉地形和匪寇习性的向导,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林大人眼睛一亮:“赵将军此计甚好。那就有劳赵将军尽快寻找可靠的向导。”
赵将军迅速派人在当地寻找向导。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
老猎人对边疆的山川地形了如指掌,也知晓一些匪寇的活动规律。
“大人,要说这附近的匪寇,我倒是知道一些。他们最近确实有些奇怪,行事风格与以往不同,而且我听说,他们似乎与南边的一些神秘人有往来。”老猎人说道。
林大人心中一动,南边正是南诏国的方向。看来幕僚们的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老人家,您可知这些神秘人具体来自何处?还有没有其他线索?”林大人急切地问道。
老猎人思索片刻后说:“我也是听一些山民传言,说那些神秘人带着奇怪的令牌,上面刻有奇怪的图案。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林大人谢过老猎人后,与赵将军商议,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赵将军带领,加强对匪寇的围剿,争取再抓获一些俘虏;另一路由林大人带领,顺着老猎人提供的线索,寻找那些带有奇怪令牌的神秘人。
而在宫中,萧璃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边疆的消息。她一方面担心林大人的安危,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着应对南诏国可能挑衅的策略。
“小竹,边疆那边可有消息传来?”萧璃每天都会问同样的问题。
小竹总是无奈地摇头:“公主殿下,暂时还没有消息。”
终于,在林大人出发后的第十天,宫中收到了边疆传来的密信。萧璃迫不及待地打开密信,只见上面详细描述了林大人在边疆的调查情况,以及对南诏国的怀疑。
“看来,南诏国的嫌疑很大。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轻易对他们采取行动。”萧璃看着密信,自言自语道。
萧璃决定再次进宫,与皇帝商讨对策。在御书房,萧璃将密信的内容告知了皇帝。
“父皇,儿臣以为,我们一方面要继续让林大人在边疆调查,搜集南诏国的罪证;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军事准备,以防南诏国突然发动战争。”萧璃说道。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璃儿所言极是。朕会下令让各地军队加强训练,储备粮草。
只是这外交上,我们也要有所动作,不能让南诏国小瞧了我大楚。”
于是,皇帝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南诏国,表面上是进行友好访问,实则是试探南诏国对边疆骚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