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缘起末利 > 第132章 早买早享受

第132章 早买早享受

陆苘攥着拳头逗小妞妞,他手一张开小妞妞眼睛就跟着眨一下,乐的他“哈哈”笑。

李慕看的心痒痒,想过去又不好意思,就这么带着他爹旁边干看着。

过了一会,李慕好像不记得前面发生什么一样,若无其事的跑到他哥旁边,咧着嘴看。

亲娘看了都无语,小声嘀咕道:“这小子脸皮真厚。”

卞三娘斜眼过去,“你差不多就行了啊。”好不容易消停会。

茹娘撇下嘴,大涛轻轻碰了下她,提醒道:“保护费。”

茹娘立马想起来还有这事没说,瞪了眼小儿子,扭头问:“彭叔,大涛那意思,上头的人——”她说不下去,太让人难以置信,当官的有权有势,怎么还能欺负到平头老百姓身上呢。

“保护费”这种恶霸行为,不应该是地痞、流氓所为?衙门怎么跟人人唾弃的那类人一个样。

“他们有说给多少?”彭宇问。陆苘倚到他大腿上,怕摔倒还伸手抱住。

茹娘皱着眉摇头,“那倒不曾说,不过,我猜应该要给不少。”她们每个月交税,上头能知道她们收入高低。

彭宇知道她们每个月大概的收入,沉吟道:“那你们先别管,他们会再上门,等两三回之后你们找个适合时机闹开,就说你们一帮娘们卖东西,刚讨的一口吃,他们还来跟你们抢钱。”

大涛和茹娘惊的目瞪口呆。

“这合适吗?”卞三娘忧心忡忡道。

大涛想开口问,那咱们怎么不这样做?白白每个月给上头那帮“孙子”交保护费,还屁用都没有。

“对,我们就装聋作哑,只要他们敢说出收钱这类的话,我就撕破脸皮跟他们吵,月月交税还不够,还想各种法子贪我们的血汗钱,他们还有理了?!”

她们全都是女人,到时候她当着众人面吵起来,那些好不容易找份工补贴家用的女人肯定也不乐意,凭什么给那些人钱,她们人多钱分到每个人手上并不算多。

为了留住那些会编织的女工,她们开的工钱可不低。

上头那些人要是不怕,那她们更加不惧。

既然不给她们留活路,那就同归于尽!

“这段时间我多抽空过那边看看。”大涛说。

彭宇点头,“我也会两边来回跑,你们平时在店里也要多注意。”

“放心吧,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我心里有谱就不怕他们。”茹娘说。

彭宇拍拍陆苘,起身拿张草席过来,铺在地上,“弟弟,过来这边。”一大三小一块坐到席子上。

一顿饭没一个正经人吃。

卞三娘差不多七八分饱了,顺势放下筷子,“不吃了。”

“啊,娘你也不吃啊,那等下我收拾。”大涛嘴巴吃的鼓鼓的。

茹娘看了嫌弃的抿嘴,看了眼旁边地上,两大三小其乐融融。

算了,她还是待这吧。

两天之后,卞三娘和小妞妞午睡醒来,惦记“收保护费”的事,卞三娘收拾好东西带孩子出门。

上午刚下过一场大雨,炎热被一扫而空,时不时有阵凉风吹过,卞三娘就这样踏着一路水到西城十字路口。

“哎哟,我的三姐咧,咋还带孩子过来?”卞五娘正在挂衣服,扭头就看见她三姐推着小车走来。

衣服顺手一挂,连忙跑出去。

“呀~,小妞妞没睡呀,来,五姨抱抱。”

卞三娘拍开她手,嫌弃道:“你刚摸那些东西,洗手没有?”细细小小的毛绒绒看不到,容易沾到孩子身上。

卞五娘瞪眼,“瞎讲究。”不过还是讪讪收回手,孩子皮肤嫩,的确是容易起疹子。

双胞胎就挨过,他们调皮每次过来都爱乱摸,自那之后,茹娘带孩子上来都是放卞三娘那边。

“下午没什么客人?”卞三娘问。

“有人你不看到咯?”

卞五娘说完这话转身去后面,洗干净手、又拍干净衣服才出来,“五姨弄干净咯~,抱下我们可爱的小妞妞。”

卞三娘看了她一眼,不再阻拦。

现在天气热,羊毛编织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卖,上回卞三娘过来看见一个红黄编织杯套还摆在原来位置。

她们这里的东西几乎没有相同的,除非是客人提要求,所以哪怕样式一样,上面的毛线颜色也不相同,卞三娘确定是之前看到的那个。

“后面的工人还有多久收工?”卞三娘掀开帘子看了眼后头。

卞五娘抱孩子挤过来,不确定道:“应该快了吧,还没见敲锣的人路过。”

他们这里有人专门敲锣提醒时间,衙门里头发工钱,一般敲锣的人不是年纪大的老头,就是生活贫困的中年人。

卞三娘想去后面看看现在的编织,扭头对她妹交代:“后头毛絮乱飞,你抱孩子别往后面去。”

“放心吧,我俩在这看店。”卞五娘上下掂几下孩子。

“六六大顺”开业那会卞三娘也出席了,所以原先的十五个工人都认识她,这会看见她进来,冲她笑笑点下头打招呼。

卞三娘扯了扯嘴角回应,她没说话,因为有的人还在专心干活,她怕打扰到她们。

目光在里屋转两圈,确定一切井然有序,卞三娘最后看两眼五个眼生的女工,转身出去。

等她出去后,里屋安静了一小会,有人问旁边的人:“那是谁啊?”

旁边那人飞快瞥她一眼,手上动作不停,“咱们三老板。”她们按几位老板之间的称呼来定叫法,并没有大小之分的意思。

后面来的那五个人来得晚,一来就开忙,没有人跟她们说这些,“咱们这里一共几个老板?她是三老板,那大老板是谁?”

她这么问,立马有人笑出声:“噗!”

她看过去,最右侧那个人转过来,“咱们没有大老板,只有三老板,西老板,五老板,李老板,罗老板和宋老板。”

迟来的五位女工心道,这也太多了吧。

那心思单纯的人担心记不住这么多,喃喃道:“天天在这干,老板都不认识,不会扣我工钱吧?”

“放心吧,除了三老板不常来,其他五位时不时会过来瞄两眼。”有人安慰她。

最开始问话的女人觉得奇怪,问:“为什么三老板不经常来?”

“她要带孩子呗。”有人说。

“李老板家有两个双胞胎呢,她还不是天天上午来。”

“李老板是三老板家大闺女,三老板得在家带小闺女。”

不懂有这回事的人一听这话,都吃了一惊。

“三老板家小闺女难道比双胞胎还小?”

双胞胎两三岁咧,之前还经常过来玩,后面不懂为什么不来,她们也不好意思问李老板。

镇上的人没有乡下村里人那么八卦,即便内心再怎么好奇,也能忍住不问出口,这二十个女工年纪最大也就西十一岁,最小二十二岁,平均年纪不超过三十,想八卦也八卦不起来,平时工作的时候都是安安静静。

难得这回有人带头说话,其他人跟着蠢蠢欲动。

“三老板前头死了男人,小闺女是跟现在这个生的,‘六六大顺’开业那天好像才刚出月子不久。”有人盯着门帘,小声说。

其他人更惊讶了,沉眠的八卦心瞬间苏醒。

“那、那李老板是前面那位的?”有人好奇。

“应该是,不然两个孩子年纪能差这么大。”

“那她们关系应该挺好。”都能合伙做生意。

“我就想问,三老板今年多大年纪?”李老板孩子都生了,她一个当娘的居然在外孙之后生闺女,真好意思。

“这种事谁知道,不过,应该有云芝娘那么大。”

叫云芝娘的女人看过来,没好气道:“我不说我西十一岁,你们能看得出来?”

她要不是为了抢当这里的老大,这里没人知道她西十一岁,想当初这些人刚认识的时候还不是姐姐长、姐姐短的叫她。

“噗,云芝姐不显老,你不说我们的确猜不到你年纪。”

“三老板的男人好像也是生意人。”

“你怎么知道?”这三老板不得了啊,女婿是卖鱼干的,丈夫还是个生意人,居然还是个有钱的富婆,难道看着不像李老板的娘。

“上次有两个马利市的老板过来,你们忘了?”其他人摇头,“当时还卖了鱼干和其他东西,好像是茶还是什么东西,西老板给马利市的老板介绍说这是她三姐夫。”

“你偷听了?”

“放屁!老娘当时从茅厕出来,他们就在外头说话,我进又进不来,只能猫在茅厕里头。”

“咱们店就是几个亲戚合伙开,是也正常。”

“我看几位女老板也挺好说话,工钱开的又高,我就喜欢在这干,比在那些男老板手下干活好多咧。”

“我家婆也是这么认为,每个月看我拿这么多工钱回家,家里的活都是让我男人动手干,谁让我工钱比他高。”

“哈哈哈……咱们比大部分男人能赚钱。”

一帮女工在后面聊天,说话声都传到前面了,卞五娘在心里纳闷,之前没见这么活跃啊,今日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卞三娘不敢留在这太长时间,看过就想回家,“我跟妞妞要回家咧,不然你三哥回去看不到我们到处找人。”

“去吧去吧,路上走慢点,注意安全。”卞五娘摆了摆手,送娘俩出门,“妞妞,跟五姨说再见。”

卞三娘挥下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估计也快到时间了,卞五娘整理前屋,该挪位置的挪位置,该收起来的收起来,整理的差不多了到后面喊两个人把新品替换上去。

等敲锣的人路过,听到敲锣声女工们收工了,帮忙打扫干净后陆陆续续回家。

卞五娘留在最后锁门,然后蹭返村的牛车回家,不过,大部分时候得走路或者花钱。

今日有些倒霉,出了城门也没见返村的“顺路车”。今日下了雨,村里上来卖花的人都少,卞五娘早有心理准备坐不上车。

卞五娘徒步往家走,心里越加期盼她三姐去看店,这样她就不用中午从村里走上来,傍晚从镇上走回村。

想归想,她也知道近一两年内不可能,小妞妞还得她姐带,小孩子又不方便带去店里。

“走路走路中间,你是真不怕被车撞啊。”卞七赶着牛车追上来。

听见熟悉的声音,卞五娘扭头惊喜道:“你咋在这。”

“我上来卖花啊,你怎么走路回?上来。”说着,牛板车停在他五姐边上。

卞五娘拽着他衣服爬上车,“本来想蹭车回村,谁知道没遇上,还好碰见你,不然我一路走回去,今晚光洗裤子都要费两盆水。”

“梁文不上来接你?”

“怎么上来?又不像你们,一家家都有车坐,他上来我还不是要跟他一块走回去。”他们家花都是让别人帮忙卖。

“那你们买车啊。”卞七说的轻松。

卞五娘伸手掐他,“你借钱我们啊?”当初她投资编织生意,家里的钱全砸进去,这时候哪还有钱买车。

要是亏钱,她大腿都得拍青。

“攒钱呗,现在你们几个女的比我们男的还能赚钱,你再攒几个月,咬咬牙买一辆算了,车这种东西,早买早享受,不管牛车、马车,家里至少要有一个。”

卞五娘轻哼一声:“上嘴皮碰下嘴皮,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你借钱你又不借。”

“我有没有钱你不知道?”卞七瞪眼,“真有心借,你找三姐和三哥,他们家有钱。”

“不借!”卞五娘别开脸,家里又没到要借钱的地步,再说,借别人家钱,欠着钱她心里哪哪都不舒服,只要一天不还钱,她就能一首惦记。

“德行!”卞七扭头看回前面路,“咱家这牛板车买的时候没花几个钱,当时摘一个月花,我和大哥还有爹一家各出一点,连牛带车一共花了三两多银子,你们家买得起吧?考虑考虑。”

卞五娘撇嘴,“那还不如买马车,坐着还能遮风挡雨。”

“你懂什么,牛车你怕晒怕淋雨,你带顶帽子、穿身雨衣不就可以了吗。你就喜欢马车看起来光鲜亮丽、威风,其实牛车更实在,用的更多,马车你还得在家里腾地方安置,牛车拆开,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放,只要你给牛有个棚住就行,而且牛还可以下地干活。”

卞七扭回头,“你想想姐夫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不辛苦?你买头牛忙他分担下不好?按这样算,牛车一年时间差不多能回本。”

卞五娘被他说愣了,好像还真是,买辆马车只有出门做客才用得上,平时哪舍得坐。牛车就不一样,平时不用车,牛也可以帮忙干活。

最重要的是,牛没有马精贵,养的时候能省不少钱。

“回头我跟你姐夫商量商量吧。”卞五娘妥协道,家里现在估计也就十两银子不到,挤挤还是能买一辆。

“反正我就那句话,早买早享受~。”说完,卞七一甩鞭子,牛跑了两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