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三个月后

闻言,林国强心里冷笑,「哼,古人诚不欺我,娶妻不贤祸三代。」

「这种女人趁早别要,三个儿子还能教导回来,实在不行的话,就使劲打。」

「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话说的没毛病。」

想到这里,他冷冷的看着朱晓华,又看了眼三个儿子。

“你们三个人要跟我,还是跟你们妈?”

一听到这话,三兄弟毫不犹豫的选择父亲,“爸,我们选择跟您”。

“爸,我也要跟着您,以后我们会学好的”。

“是啊!我们会学好的”。

林国强看了眼三个儿子,“嗯,记得你们说的话,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必须算话”。

随后又看向朱晓华,“走吧!我们去找队长他们开离婚介绍信”。

虽然朱晓华心里十分不愿意,可是想到那么大笔钱,她轻轻的点头。

“好……我们走吧!”

与此同时,宋家一进的院子里、院子外面,都摆上了桌子、板凳,当然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带来的。

外面搭的临时锅灶,好多妇女都在帮忙洗菜、摘菜、切菜、切肉……

大家伙一边帮忙,一边八卦大队上的事情。

“呵呵……你们听说了没有?那些个知青们呐!手上都起泡了”。

“呵呵……咋可能没有听说呢?他们哪里是会下地干活的?”

“还想进入大队的厂里当工人呢!可他们都是西肢不勤五谷不分的”。

“想的倒是挺美的,领导们让他们下乡当知青,就是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可不嘛!一天天的净想美事呢!呵呵……还不如做梦来的快些”。

中午时分,饭菜都上桌了,所有人都围坐在一张张饭桌前。

见状,宋大山站了出来,提高声音:“今天是我们宋家替孙女宋依依,庆祝大学毕业的日子”。

“谢谢大家伙赏脸来这里,己经中午了,大家开始吃饭吧!”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开始吃饭,全都边吃边说话。

另一边,宋依依跟着家人一起,挨桌的敬酒,当然她喝的是茶。

夜幕星河,一家人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宋依依用风系异能包裹住整个院子。

她看着天上的皎皎明月,压低声音询问:“爷奶、爸妈,你们还想回去吗?”

闻言,宋大山了看了眼孙女,叹了一口气:“不是想不想,是回不去”。

于桃花:“是啊!在这里待了几年,都己经习惯这里的慢节奏生活了”。

周铁柱看了眼女儿,“依依,你有办法回去吗?”

闻言,冯爱娣也抬头看着女儿,“依依,你是不是有办法回去?”

想到系统的办法,还那么遥远。宋依依摇了摇头,“我没有办法,也许我们会在这里呆一辈子”。

“如果有办法的话,爷奶、爸妈,你们要回去吗?”

一家人叹了一口气,却没有明确回答。

见状,宋依依摇了摇头,“算了,不说这个话题了”。

一家人都静默的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皎皎明月。

另一边,副队长家的堂屋里,林国强看着三个儿子。

“记住,从今天开始,你们没有母亲,她己经签了断亲文书,我跟她离婚了”。

“过几天,我会给你们找一个母亲,我会保护好你们的,你们只要学好,走正道”。

“我不会再跟别的女人生孩子,你们三个懂我的意思了吗?”

三兄弟听到父亲说的话,全都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林子书:“爸,我们知道了”。

林子期:“我们记得了,一定会做一个正首的人”。

林子云:“爸,我们会做好的”。

闻言,林国强满意的点了点头。

翌日清晨,宋依依跟着爷爷来到书记家堂屋里。

看着对面坐着的书记朱建东,宋依依这才缓缓开口说着,“书记爷爷,我有事想跟您说”。

朱建东看到宋大山、宋依依爷孙俩来了,他的眼睛都亮了。

“呵呵……依依丫头,你说吧!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明说”。

闻言,宋依依笑着回应:“书记爷爷,是这样的,我们想以大队的名义,再开一家衣服厂”。

“至于机器、技术都由我们宋家来出,销路我己经找到了”。

“只不过修建厂房需要书记爷爷找工人,至于跑各种手续,得书记爷爷你们跟我爷爷去跑了”。

一听到这话,朱建东的双眼瞪得像探照灯似的,都在冒绿光了。

“依依丫头,你说的可是真的吗?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可就太好了……”

“跑各种手续,我们都是轻车熟路了,那个简单的很。现在政府很支持,生产大队办厂……”

宋依依看了眼书里朱建东,笑了笑,“书记爷爷,您就放心吧!您看我什么时候撒过谎啊?”

“嗯,依依丫头可真我们生产大队的福宝啊!”

说着,朱建东笑着看向宋大山。

“哈哈哈……你们宋家可真是教了一个好孙女啊!”

看了眼自己的孙女,宋大山的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

“书记,谢谢你的夸奖”。

爷孙俩离开书记家以后,往自家走去。

三个月后,村里的打谷场上,村民都聚集在一起,开始议论纷纷。

“呵呵……现在宋家可不得了啊!都开了三个厂了”。

“看你这话说的,人宋家也没少拉把我们这些村民啊!想想以前我们村是什么光景?现在又是什么光景?”

“这个我们当然是知道的,这事吧!我们全大队的村民都感激宋家人”。

“明天服装厂开业,今天要开始招收工人了”。

“我们大队没有上班的,就只有老人小孩、还有知青们了,难不成要招知青当工人吗?”

“别逗了,知青会啥???这不是瞎扯蛋吗?”

“那可不……”

一旁的知青们,知道服装厂要开业了,脸上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呵呵……这次该轮到我们这些知青了吧?总不能让大队的老人小孩上班吧?”

“是啊!这次肯定是我们了。只要我们当了工人,那以后我们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可不……想到临时工都有18元一个月,心里就美得不行”。

“可不是嘛!没想到,我们在城里没当上工人,来这里下乡,反而成了工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