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恢复期,东西铁路贯通,袁耀治下八州之地有六州己经恢复了民生,且比之前更上一层楼。
有高产的水稻和小麦在,大多数百姓己经不愁温饱,开始向工业转型。
袁耀基本上是在复刻咱妈当年走过的道路。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咱妈这一路走的极其艰辛,起步太晚了,事事都要仰别人鼻息。
纯靠着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去和天斗,和地斗,和国外那帮坏心眼子的王八蛋斗!
最终成就了咱妈如今的强大。
而袁耀,却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利用系统的便捷性一步步复刻前人走过的路,自然顺畅无比。
但要知道,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生各项基础建设,咱妈当年都是蒙眼过河,不断碰壁,一路摸索才一步步搞出来的。
所以即便如今,袁耀身在古代,却仍旧感谢上辈子的前辈们。
没有他们,袁耀就该自己蒙眼过河一路摸索了。
“主公。”
郭嘉站在袁耀身前,在他们二人面前还有一幅地图。
上面都是荆州和益州两地的山川河流,地形图细化到了几乎可以和现代媲美的地步。
这是李锋的根部探子一点一点在三年时间完整探出来的,根据袁耀的要求,凡是有可能遭遇伏击的地方,都着重标出。
甚至细到了什么季节可能会有洪涝、山火等等自然灾害,都有详细的注明。
这份注明是另起了一本书,光是这本注明书都有几百页纸。
“主公且看,这是荆州和益州地图,相较之下益州比荆州要更难打。
需兵出褒斜道、子午道,才能进入益州汉中。
而荆州则少山脉,从颍川借道至南阳,地势平坦,事宜耕种,老将军当年也是于南阳起家。
故,嘉建议先打荆州。”
其实以袁耀现在的兵力来说,是可以首接两州并下的。
但在开打之前,赵云、马超、许褚还有高顺都去西域了。
虽说最后高顺被调了回来,但还是少了三位干将。
北部吕布、徐晃等人亦是快封狼居胥,将在外,也回不来。
这就基本上有一半将领来不了了。
还有些,则是要在兖州和青州驻守,防止袁绍在这个时候异动。
毕竟他马上要将除了袁绍治下之外的地方都一统了,袁绍有可能会在这个时间点乱动,所以这两地驻守的兵马也不能动。
那他能用的兵马就很少了。
不过现在袁耀不再依仗大量军队,以数量压人了。
从前他是以国力压人,但出产的大量铁甲、兵刃还是需要匹配大量的士兵。
现在他依旧是用国力压人,只不过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哪怕只用一万人,袁耀也有信心能干碎对面十万大军。
所以,倒也无所谓。
“那就先打荆州吧,此前从南阳被那刘表赶走,总要替我那父亲将南阳夺回来。”
最关键的是南阳这片地大啊,素有中州粮仓的美誉,地势还是整个西北西南地区最平坦的。
不拿下来种地实在是太可惜了!
见袁耀选中荆州,郭嘉点点头,继续道
“刘表和刘璋两人都很精明,刘璋自己控制不住汉中和巴郡两地,被汉中的张鲁控制,他便放任张鲁在汉中大肆发展,用张鲁来顶住我军兵锋。
南阳被张绣占据,还有袁绍的兵马屯驻,他便也不去管,放任张绣发展,用张绣来当他的门神。
这两州,都有一尊驻防在北大门的门神,就看咱们怎么打了。
依嘉之意,可往宛城送一封劝降书。
张绣就在司隶之侧,不可能不清楚我军战力,他也不是个蠢人,应该会降于我军。”
说到这,袁耀忽然想起来,宛城可还有一个妙人呢!
当然不是张绣的婶娘‘很润·邹氏’,而是毒士贾诩。
这家伙是最会审时度势的了,而且张济和张绣能占据南阳至今,可以说都是贾诩在背后相助。
但凡贾诩看见了劝降书,那就一定会劝说张绣投降。
所以南阳应该不难打,甚至打荆州刘表都不会很难打。
袁耀没记错的话,刘表手下的带投大哥可不少,甚至不比东吴少多少。
要不是刘备用了劲,历史上刘表死后,他手下那帮人早就迎奉曹军入城了。
所以打荆州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关键还是要放在刘备的身上。
不知道这个刘跑跑这次还能跑到哪去!
这一次,必须给他摁死!
“可,给张绣送一封劝降书,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会降。”
“唯~”
郭嘉退下后,袁耀开始整兵。
此次出征他没用太多兵马,只调遣了三万人。
其中主力还是最初那一万越山营的人马,荆益两州多山川,尤其是蜀中那一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更是需要专业的山里人去作战。
如今的越山营在袁耀指导和高顺的调教下,己经无限趋近于后面的特种兵了,强度非常高。
还有两万,一万是袁耀亲军中的陆军,由他亲自指挥,是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队伍。
另一万,则是由孙策带领,周瑜任他军师。
没错,孙尚香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本来驻守一州的孙策,成功从后方养老被调到了前线作战。
除此之外,他弟弟孙权也成功加入袁氏商会,有了职员身份后,在他所属那一州的郡县里任职。
不出意外的话,升的也会很快。
袁耀做了全军动员后,带着三万大军和两万余辅兵上路。
这一路上不再见到牛马,而是一辆辆喷着蒸汽的卡车在路上跑,负责后勤运输。
第一年种的橡胶草虽然不够用,但造出几百辆车的轮胎来还是够用了。
待这一仗打完以后,袁耀就可以用获得的经验值开启内燃机和电力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