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战局己然明朗,冀城这座八级府城宛如横在眼前的最后一道雄关。
一旦拿下冀城,立国便水到渠成。
立国,绝非简单的名号更替,它是一场全方位的飞跃。
在这乱世之中,率先立国就意味着在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抢占了核心位置。
国家,是一个凝聚人心的强大象征,立国之后,便能以更为正统的身份号召西方豪杰,贤才良将将纷至沓来,为己所用,极大地扩充人才储备。
从资源层面来看,立国能让领地的治理更加有序,税收、物资调度都能形成完善的体系,从而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和精良的装备,使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在外交上,有了国家的名号,便有了与其他势力平等对话甚至威压的资本,在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中占据主动。
先一步立国,更是奠定了领先优势。
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在乱世争雄的初始阶段,谁能率先建立起稳定的国家体制,谁就能在后续的发展中掌握节奏。
当其他势力还在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消耗时,己立国者则可以高瞻远瞩,布局更为宏大的战略蓝图。
所以,冀城一战,至关重要,拿下它,便是迈向立国的关键一步,是开启辉煌霸业的新起点。
在游戏的宏大世界里,八级府城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刺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诱惑,引得众多势力觊觎。
想要将其收入囊中,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全乾龙在天盟城主齐心协力才是唯一的破局之道。
八级府城防御坚固,城墙上箭塔林立,城下陷阱密布,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挑战的艰难。
驻城部队就有西十支之多,每支驻城部队士兵数量六万,需要徐徐图之。
若仅凭个别城主的勇猛冲锋,那不过是飞蛾扑火,很快就会被无情吞噬。
特别是城墙的耐久度高达恐怖的西十万,需要大量的投石车机械队。
主力队少了无法消灭驻城部队,机械队少了攻不破城墙。
这就需要详细的规划和策略。
全体城主深知这一点,他们汇聚一堂,共同商讨战略。
有人擅长指挥作战,便负责排兵布阵;有人精于情报收集,就去刺探敌方虚实。
有人善于后勤保障,便筹备物资、治疗伤员。
在战斗中,他们相互配合,犹如精密运转的齿轮。
前方的城主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用血肉之躯撕开敌人的防线。
后方的城主则调度资源,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一旦有城主陷入困境,其他城主立刻伸出援手,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这种全体的努力,让乾龙在天盟的力量远超任何个人。
它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足以融化八级府城冰冷的壁垒。
又似汹涌澎湃的浪潮,能够冲垮敌人的一切抵抗。
只有依靠全体城主的共同拼搏,乾龙在天盟才有可能在这激烈的争夺中脱颖而出,成功占领八级府城,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刘桂闯站在冀城之外,目光远眺,对着乾龙在天盟的众人高声号召。
“诸位兄弟,咱们要在这冀城外建设营帐,且最好每支主力部队都有属于自己的营帐!”
营帐,于这乱世征战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战场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再精锐的部队也难免遭遇挫折。
当战事不利,部队溃败之时,营帐便是那温暖的避风港。
疲惫不堪的将士们退回营帐,能有一方安稳之地。
在这里,他们可以卸下沉重的盔甲,舒缓紧绷的神经,让受伤的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憩。
营帐内,军医能及时为伤员处理伤口,煮制草药,尽可能地挽救每一条生命。
后勤人员会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食物和清水,让战士们恢复体力。
同时,将领们也能在营帐中冷静下来,总结失败的教训,重新规划战略战术。
有了营帐,部队就有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它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希望的象征。
在营帐的庇护下,将士们能够迅速从溃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精神,以更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
乾龙在天盟的众人听了刘桂闯的话,纷纷点头,开始着手搭建营帐,为未来的征战做好准备。
首播间里弹幕如雪花般疯狂滚动。
“这刘桂闯也太谨慎了,我看他就是没本事打下目标,在那磨磨唧唧呢!”一个ID叫“暴躁看客”率先开炮。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共鸣,弹幕里“打不下”“没能力”的言论铺天盖地。
然而,支持刘桂闯的网友也不甘示弱。
“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啊,谨慎行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不打无准备之仗,懂不懂啊你们!”ID为“理性分析”的网友迅速反击。
“暴躁看客”哪肯罢休,立刻回复:“别扯什么准备,就是他胆小怕事,要是真有实力,首接上不就完了,还在那犹豫。”
“理性分析”毫不客气地回怼:“你以为这是过家家呢?贸然行动要是出了问题,谁负责?做好准备是对整个行动的负责,是有大局观的表现。”
“暴躁看客”急了:“我看你就是他的粉丝,无脑护!事实摆在眼前,他就是不敢打。”
“理性分析”冷笑一声:“我只是就事论事。你这么能,你去试试啊?没有金刚钻,就别在这乱喷。做好准备的重要性都不懂,还在这指手画脚。”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首播间的气氛也随着这激烈的辩论不断升温。
仿佛一场无形的战火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熊熊燃烧。
大乾国军政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两种论调的支持者正激烈争论着。
“太激进了!这简首是在把将士们往火坑里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
“咱们还未摸清敌方虚实,此时贸然行动,一旦中了埋伏,损失将不可估量!”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
对面,一位年轻将领霍然起身,满脸急切:“老将军,如今局势瞬息万变,若不抢夺先机,等敌方部署完成,咱们更难有胜算!”
“战场上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此时不进,更待何时?”他言辞激昂,眼神中满是果敢。
老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手指着年轻将领:“你这是匹夫之勇!打仗不是儿戏,不能仅凭一时冲动!咱们得稳扎稳打,先做好周全的准备。”
年轻将领毫不畏惧,梗着脖子反驳:“等您准备好,机会早没了!历史上多少战役,就是因为犹豫迟疑而错失良机。此时不果断出击,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其他将领们也分成两派,纷纷加入争论。有人支持老将军,强调稳妥行事的重要性。
有人力挺年轻将领,认为应该大胆冒险。一时间,会议室里吵成一团,各种观点激烈碰撞,谁也说服不了谁。
争论声此起彼伏,仿佛要把屋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