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长公主择婿记 > 第 70 章 高贵妃生产

第 70 章 高贵妃生产

“贵妃娘娘,睿安长公主一早就离宫了。”刘嬷嬷说道。

高贵妃一手轻抚孕肚,一手执黑子,问道:“离宫?她今日离宫是去做什么?”

“听宫门侍卫说,长公主带着德海公公往贡院方向去了。”刘嬷嬷回道。

高贵妃将手中棋子砸向棋盒,“这个睿安,现在是什么都要插手。此次哥哥想通过春闱与几个世家达成协议,怕是消息泄露了。你说德海也跟着睿安一起去的?”

刘嬷嬷应道。

“怕是皇上也起了疑心,本宫屡屡叮嘱哥哥切勿操之过急,可他偏是不听。”高贵妃唇角微抿,眼底掠过一丝愠色,高贵妃示意刘嬷嬷将她扶起。

刘嬷嬷扶着高贵妃,轻声问道:“那娘娘,如今该怎么做?”

“皇上近日将柳致鸿调至吏部,又将都尉一职给了宋元义。刘谨平那个老家伙也开始与哥哥渐生嫌隙,不复同心。如今的局势对我们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高贵妃于殿中辗转踱步,面上隐隐透露出忧色道。

“本宫就说要将睿安除了,不然也不会出如今这些事。”高贵妃有些烦躁,言语间透着戾气。

刘嬷嬷安慰高贵妃,“娘娘莫急,高通政使留下长公主也是不得己之举,那人不让大人将她杀了,大人也是没有办法。”

“当初就不该将他留下,没想到如今倒是成了桎梏。”高贵妃让刘嬷嬷将她扶到榻上。

高贵妃方至榻前坐定,腹中忽然剧痛难忍,不禁颦眉唤道:“嬷嬷,本宫肚子好痛!”

“雀枝,雀枝,去喊太医。”刘嬷嬷对着问外喊道。

雀枝匆匆赶紧进来,只听刘嬷嬷喊道太医,又匆匆往太医院跑去。

偏殿的菁婕妤听到刘嬷嬷的喊声,也从偏殿出来。

“嬷嬷,娘娘是要生产了吗?”菁婕妤问道。

“快去让小厨房烧些热水。”刘嬷嬷对着菁婕妤喊道。

菁婕妤连忙应是。

“小主,刘嬷嬷这是把您当什么了,还敢指使小主去。”一旁的清怜听到刘嬷嬷不恭敬的话,生气道。

“行了,若贵妃此胎为皇子,高家便水涨船高,与我们也是益事。”菁婕妤匆忙往小厨房去。

雀枝领着徐太医急忙赶回来,“娘娘,徐太医来了。”

“劳烦嬷嬷将娘娘手腕扶住。”徐太医从药匣中取出一方丝帕附在高贵妃手腕处,开始诊脉。

“娘娘是快要生产了,快将娘娘移到的产房中。”徐太医说道。

待高贵妃移到产房中时,接生婆己将所需生产之物己备齐。

“娘娘先省着些力气,刘嬷嬷去准备些吃食,避免娘娘中途没有力气。”一位有经验的产婆对着一旁的刘嬷嬷说道。

刘嬷嬷忙点头,刚欲走,高贵妃拉住刘嬷嬷,虚弱道:“皇上,皇上来了没有?”

“娘娘放心,己让雀枝去通知陛下了。娘娘先休息下,老奴去备些吃食。”刘嬷嬷回道。

高贵妃将手放下,刘嬷嬷匆忙去小厨房端些吃食。

“娘娘,生产之事因人而异,娘娘莫怕。”一稳婆为高贵妃按摩腹部助娩。

“娘娘己开到两指了,依娘娘这状况,今日定能平安产下小皇子。”另一嬷嬷频频检查高贵妃的状况。

屏风外的徐太医问道:“娘娘状况可需熬煮催生药?”

“娘娘现在状况暂不需要,先备下吧。”稳婆回道。

“娘娘,皇上,皇后都己在门外等候。”雀枝将皇上到的消息告知高贵妃。

“贵妃应是还有半月才可生产,怎么今日就发动了?”泽阳帝询问徐太医。

徐太医回道:“回禀陛下,娘娘虽还有半个月才为生产日期,但时常有女子提前生产,所以也是正常的。”

“皇上,莫要着急,女子生产哪有那般快的。”柳皇后从一旁的椅子上起身,安慰泽阳帝。

“你快坐下,别再磕碰到你了。都让你别过来,自己还怀着孕。”泽阳帝让柳皇后赶紧坐下。

柳皇后轻抚小腹,对着泽阳帝微微一笑。

高贵妃被刘嬷嬷扶起身,用了些进补的吃食。

“娘娘,多用些吧!”刘嬷嬷见高贵妃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担忧道。

“不了,吃不下了。”高贵妃弱弱说道。

高贵妃语毕,又是一阵阵痛,此刻的高贵妃额头间的碎发都被汗水浸湿。

“娘娘再坚持下,己开到五指了。”稳婆鼓励道。

己到酉时,高贵妃才开到十指。

“娘娘,用力。”稳婆见高贵妃有些力气了,立即说道。

“娘娘,见到小皇子的头了。再用些力,马上,小皇子就快出来了。”另一稳婆说道。

“娘娘,坚持住。”

“娘娘,用力。”

“娘娘,......”

高贵妃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从她身体里出来,听到“哇”的一声。

“恭喜娘娘,恭喜陛下,是位小皇子。”

高贵妃闻言,将嘴角一勾,终于。

门外的泽阳帝见稳婆手中的小皇子,哈哈大笑,“好,赏!都赏!”

柳皇后见此,悄悄扶上自己的腹部。

产房外立即升起红幡,鞭炮齐鸣,赏银十两、绸缎十匹与所有相关人员。

慈宁宫中。

太后听到鞭炮声,轻轻冷哼道:“高婉当年果然未服下!”

“太后,那这小皇子该怎么办?”一旁的嬷嬷问道。

“能生下来可不一定养的大。”太后说完,往佛堂走去。

待将高贵妃收拾妥帖后,泽阳帝就坐在床榻间握住她的手,“婉儿,朕有皇子了。朕与你有儿子了。”

“是的,陛下。我们有孩子了。”高贵妃望着一旁乳母怀中的孩子,嘴角的笑意就未下去过。

“皇上可想好皇儿的名字?”高贵妃问道。

泽阳帝未语,少顷,他唇角微动,开口道,“璟尧,如良玉藏于璞中,待琢而辉光自显。望其日后修谦冲之德,怀仁厚之心,若君子之佩玉,行止有节,温润而泽,方不负此名所寄。”

高贵妃看向泽阳帝身后的柳皇后,随即,娇笑道:“璟尧,好名字。臣妾代皇儿多谢皇上赐名。”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