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筑基者 > 第23章 商混站数据篡改生死劫。

第23章 商混站数据篡改生死劫。

第一幕 午夜实验室

凌晨三点的商混站实验室里,质检员周文斌正将28天龄期的混凝土试块放入压力机。电脑屏幕上的强度曲线突然异常波动——C40试块在32MPa时便发出爆裂声,散落的碎块中竟露出钢筋碎屑。

"王总,东区三号楼的试块有问题!"他颤抖着拨通项目经理电话,听筒里却传来冷笑:"小周,你女儿下个月出国留学的保证金到账了吧?"实验室门突然被推开,两个纹身男子将新型数据篡改终端连接上压力机,屏幕数值瞬间跳升至42.5MPa]。

第二幕 流动的砼魂

在三十公里外的农民工板房区,瓦工老张咳出带着混凝土粉末的血痰。他摸着胸口CT片上的阴影,用冻裂的手翻开通达法律服务中心的宣传册。窗外,十二辆满载特殊"添加剂"的罐车正驶向跨海大桥工地,车身上的"宏基建材"标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这是新型纳米增强剂,能提高早期强度。"技术总监在监理例会上展示检测报告,却没提及掺量超过国标八倍的事实。老张工友的遗孀抱着骨灰盒冲进会场,散落的死亡证明显示六例尘肺病集中爆发]。

第三幕 数据的幽灵

周文斌被迫学习篡改系统的十八层加密协议:从压力传感器信号干扰到云端报告自动替换。系统甚至能生成虚拟养护曲线,在BIM模型中伪造出完美强度增长轨迹。当他发现某幼儿园项目的数据包竟包含汶川震害样本时,硬盘突然启动自毁程序]。

"这是建筑业的大数据革命。"宏基董事长在行业峰会上演示智能监管平台,大屏实时跳动的绿色数据赢得掌声。台下,某质监站工程师收到加密邮件——某安置房项目的真实试压视频,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如豆腐般碎裂]。

第西幕 水泥丛林

在238米高的云端会所,建设方代表将掺假项目的验收文件推给设计院总工:"结构计算书需要微调。"总工瞥见窗外正在浇筑的核心筒,流动的混凝土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蓝绿色。他沉默着调出计算模型,将荷载分项系数从1.3改为1.15]。

与此同时,老张带着三十名工友突袭商混站。他们用塔吊吊起存样冰柜,却见本应密封的试块标记被化学溶剂擦除。无人机航拍显示,二十公里海岸线上有七处同类项目正在连夜浇筑]。

第五幕 凝固时刻

周文斌将存有原始数据的芯片植入女儿玩具熊,在跨海大桥合龙仪式当天启动数据核爆。所有在建项目的BIM模型瞬间切换至真实强度参数,红色预警区如病毒般在城市地图蔓延]。正在致辞的市长突然僵住——大屏显示其批示的"重点工程"柱状图全数飘红]。

老张攀上未凝固的桥塔纵身跃下,混凝土表面留下带血的手印。赶来的记者发现他怀中《建筑法》第56页被鲜血浸透,那是关于质量终身责任制的条款]。

第六幕 重构之基

在漫天飞舞的整改通知书中,周文斌站在被查封的实验室里。他启动残余的篡改终端,将所有造假数据反向编译成司法证据链。当经侦支队破门而入时,墙上的电子日历显示:距离女儿留学航班起飞还剩4小时]。

三个月后,新版《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强制要求植入区块链芯片。老张的遗照被挂在维权联盟大厅,下方刻着新法规实施日期——正是他纵身跃下的那个黎明]。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