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理一早就随着许大山和许大海进了县城,到了书院,明文理去读书,许家兄弟去钱家粮铺做工。
后山村,许三娘将菜地又整理了一遍,然后撒下了一些菠菜和小白菜。
看天色还早,许三娘又拿了篮子去了山上。
村里的妇女儿童,闲暇时候都会去山里采点蘑菇摘点野菜,运气好还能挖点药材补贴家用。
到了山上,看着浓密的树林,许三娘想,她若是也能摘到几朵灵芝就好了。
至于说人参,许三娘不抱幻想。
实在是她所在的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有人参生长。
一路采了不少蘑菇,还捡了很多栗子,就在许三娘想下山的时候,她又在一团荒草里发现了一窝野鸡蛋。
“这么多——”许三娘惊喜。
刚好家里的野鸡蛋吃没了,巧了,又捡到了。
许三娘将蘑菇从篮子里拿出来,将野鸡蛋小心的放进篮子里,最后再把蘑菇放到篮子上面。
整整十七个野鸡蛋,许三娘挎着篮子,走的小心翼翼。
行到一个大树下的时候,许三娘又惊呆了……
那什么——她这是心想事成了?
看着那三朵大大的灵芝,许三娘谢天谢地的话己经说了一万遍。
许三娘将灵芝小心的拔了起来,闻闻鲜灵芝的味道。
她想,这灵芝煮汤,一定很美味。
回到家,放好东西,简单的吃了午饭,许三娘又拿了几件衣服去了河边。
“三娘,也来洗衣服了?”说话的是村子东边的周寡妇,旁边还有她的儿子金宝。
“嫂子也洗衣服呢。”许三娘笑着说。
“这不是金宝闹腾着要来河里捉鱼,我也顺便洗几件衣服。”
听到自己娘说到抓鱼,金宝又不安静了。
“鱼,鱼,吃鱼。”金宝指着水里自言自语。
“看我们金宝多聪明,知道水里有鱼。”周寡妇笑呵呵的说。
许三娘附和着笑笑,没有说话。
金宝己经九岁了,比明文理还要大一岁。
如今他还不会说完整的话,每天就形影不离的跟在周寡妇身边,每天除了发呆就是傻笑。
对于金宝和周寡妇,许三娘是同情的。可是,许三娘又知道,人只有同情心没有用。
天底下苦难的人那么多,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帮不过来。
她一个妇人,还要养大一个孩子,她只想平平静静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鱼,吃鱼,鱼……”金宝还在嘟嘟囔囔的盯着河水喊鱼。
周寡妇一边洗衣服一边不时看着金宝,担心他再进到水里。
“金宝,我们回家了。”周寡妇喊。
“鱼,鱼……”金宝盯着河水不肯走。
“金宝,这河里没有鱼,等娘去城里给金宝买鱼吃。”周寡妇哄着。
“鱼,鱼……”金宝还是执拗的不肯走。
“你看这孩子,真是……”周寡妇笑呵呵的和许三娘说着话,然后就想去领金宝。
许三娘洗着衣服,看着金宝还在使性子不肯回家,心里想着,如果再像那晚一样,有那么多鱼就好了。
这样,周寡妇就不用花银子去城里买,金宝也能乖乖的回家。
随后,许三娘又摇摇头,轻轻的笑了。
那么多鱼,怎么……可能……
嗯……
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呼啦——”
许三娘抄起木盆,“哗——”一条大鱼被许三娘泼到了地上。
“鱼,鱼,鱼……”金宝看着在地上活蹦乱跳的鱼,快速的跑了过来。
“鱼——”金宝将大鱼抱到了怀里。
“诶——诶——”周寡妇赶忙跟了过来。
“金宝,这是你婶子抓的鱼,金宝放下,金宝放下。”
“鱼,鱼……”
周寡妇的话一出口,金宝抱着大鱼的胳膊抱得更紧了。
“金宝——”周寡妇急了。
“嫂子,让金宝拿回去吧,你看——”
随着又是“哗啦”一声,许三娘的木盆里又兜住了一条鱼。
“啊……”周寡妇傻眼了。
她在这河边洗了十几年的衣服了,她可从没见谁抓到过这么大的鱼啊?
“妹子——”周寡妇还没完全回神,马上又被眼前的一幕惊到目瞪口呆。
就看着水里的大鱼争先恐后的往许三娘木盆里游……
“哗啦——”
“哗啦——”
“……”
此情此景,周寡妇感到呼吸有点儿困难,头还有点儿晕,身上没有力气,眼睛也有点像是出现了幻影……
“嫂子?嫂子?”许三娘喊。
“啊?哦——哦——”周寡妇终于反应过来。
“嫂子,这么多鱼,嫂子快放到木盆里领着金宝回家吧。”
“好——好——”周寡妇连连答应。
周寡妇领着金宝端着一木盆的大鱼刚走了几步,周寡妇突然又停下,转过身来看着许三娘。
“妹子,谢谢你。”周寡妇眼圈泛红。
“嫂子,说什么谢不谢的?这是老天爷给我们送的。”许三娘说。
“妹子,你也快回去,一会儿人多了,不好说……”
“我知道嫂子,我马上就走。”
“好。”
许三娘和周寡妇都离开了河边往家赶。
最开心的就是金宝了,他还一首抱着最开始捞上来的那条大鱼,清澈的眼睛里全是欢喜。
下午的时候,河边人头攒动,突然的就热闹了起来。
“鱼呢?大鱼呢?”
“没有啊,我一条鱼都没看见呢?”
“不可能啊?我亲眼看着金宝抱着好大一条鱼的……”
“对呀,我也看到了,怎么就没有呢?”
“该不会是周寡妇给金宝买的吧?”
“也有可能,周寡妇对金宝可是宝贝的很呢。”
“切——一个傻子,有什么好宝贝的……”
“以后可不能说这话,让那周寡妇听了去,你小子……”
那人没说完,但是听到的众人己经知道什么意思。
虽然金宝傻乎乎的,但是周寡妇却是疼爱的紧。
周寡妇不仅将金宝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但凡听到有人说她金宝的坏话,那周寡妇可是真的敢骂到那人门前。
河边的热闹慢慢散了,许大山许大海兄弟也领着明文理从县城回来了。
以往都是许家兄弟又是先送下明文理,然后才各自回家。
今天,兄弟俩送下明文理又要离开的时候,许三娘喊住了两个哥哥。
“大哥,二哥,我从山里采了三朵灵芝,我留了一只,这两只你们拿回去泡酒吧。”
“这怎么行,灵芝可是好东西。我们泡酒——不行,不行。”许大海拒绝。
“三娘,这灵芝可是能换不少银子的。”许大山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