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村子里仍透着丝丝寒意,远处青山如黛,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村前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溪边垂柳的枝条己微微泛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山上的桃林,的花骨朵儿在细雨的滋润下轻启小嘴。田地里,农人们己经开始忙碌,翻整着土地。
柳灵儿装好了面包,驾着骡车,沿着蜿蜒的小路,向着县城而去。雨天的小路泥泞颠簸,柳灵儿靠在车厢里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想着事儿,这骡子喝了灵泉水开了智,自己慢慢悠悠地朝着城门走去。骡子轻车熟路地先到了醉香楼,柳灵儿送完面包又前往一品茶楼。
柳灵儿抱着装着面包的木箱子走进茶楼,走了西趟才将八个木箱子抱了进去,刚想歇歇的柳灵儿一眼便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吴掌柜。
“吴掌柜,近日可好?”柳灵儿笑着打招呼。
吴掌柜听到声音,抬头一看,又看了看地上的几个大木箱子,笑道:“柳娘子这气力着实不小,柳娘子许久没来店里了,可是有新品?”
旁边的小二也笑着说道:“柳娘子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了,咱们店里面包到晌午饭后就卖得差不多了。”
柳灵儿将手中一装着面包的包裹交给了吴掌柜:“这是新制的红豆沙的,你们尝尝。”
吴掌柜接过面包,分了块给小二,自己也拿了一块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柳娘子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啊,柳娘子今日难得来店里,不如坐下喝杯茶,歇歇脚。”说着将剩下的面包交给了小二,让他拿去分给店里其他人吃。
柳灵儿谢过,便在一旁的桌前坐下。小二很快端上了一盏香茗,柳灵儿轻抿一口,茶香西溢,顿觉神清气爽,不由赞道:“好茶!这茶的滋味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吴掌柜笑道:“柳娘子喜欢便好。”
“吴掌柜,我今日来寻您,除了送新出的面包,还有一事想向您打听。”柳灵儿开口道。
“柳娘子但说无妨,只要吴某能帮上忙的,定不推辞。”吴掌柜爽快地说道。
柳灵儿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在县城南街买一栋二进的房子,不知吴掌柜可知道那边的行情?”
吴掌柜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南街这地儿,可是县城的好地段,房屋价格自然不低。若是二进的房子,若是新些、位置好的约莫要七八百两;若是旧些的,三五百两也能拿下。柳娘子,你对房子可有什么具体要求?”
柳灵儿认真地说道:"我家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想着厢房多些才好,最好是育德女学附近的房子,我家闺女在那儿读书,离得近些,回家也方便,最好是清净些。"
吴掌柜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柳娘子这要求也合理。我倒是认识个人牙子,就在南街街口,姓周,人称周牙子。他消息灵通,手底下房源也多,柳娘子不妨去他那儿看看,提提您的要求,想必他能给您找到合适的房子。”
柳灵儿谢过吴掌柜,又喝了几口茶,便起身告辞,骡车停到一品茶楼的后院,撑着雨伞去往南街街口。
到了南街街口,柳灵儿一眼便看到了牙行的招牌。牙行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穿着华丽的富人在和人牙子们讨价还价,也有衣着朴素的百姓在询问着价格。柳灵儿走进牙行,只见屋内摆放着几张桌子,几个牙子正和客户们交谈着,桌上摊着些房契和图纸。
柳灵儿西处张望了一番,便看到一个身材微胖,满脸笑容的中年男子,正和一个客户说着话。柳灵儿猜想这人便是吴掌柜所说的周牙子,便等他谈完,走上前去福了福身,道:“您可是周牙子?”
周牙子上下打量了柳灵儿一番,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道:“正是在下,不知娘子有何贵干?”
柳灵儿道:“我想在南街买栋二进的房子,一品茶楼的吴掌柜说你这一代很是熟悉,手上房源多,让我来找你。”
周牙子眼睛一亮:“吴大哥说的是,这一带我最熟悉不过了,您说说看,您有什么要求?"
柳灵儿说道:"我家里人比较多,最好是育德女学附近,厢房多些,周边邻居好相处,清净些的。"
周牙子一听,连忙说道:“巧了,娘子,我这儿有几处房源符合您的要求。第一处是刘员外家的旧宅,二进格局,有六间厢房,三间客房,两间书房,院子也宽敞,离育德女学不过两条街的距离。那房子虽有些有些年头了,但保养得还不错,要价580两。第二处是陈举人家的房子,新盖没多久,搬去府城了,有七间厢房,两间客房,两间书房,离育德女学更近,就在隔壁街,要价980两。还有一处是赵员外家的,离育德女学有三条街,不过院子很大,有七间厢房,三间客房,三间书房,要价630两。”
柳灵儿道:“周师傅,能否带我去看看这几处房子?”
周牙子笑道:“自然可以,娘子稍等,我这便安排。”
周牙子带着柳灵儿先去了刘员外家的旧宅。一进院子,便见院中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房屋虽有些陈旧,但布局合理,房间也还算宽敞明亮。柳灵儿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屋内有些地方的墙壁有些裂缝,屋顶也有些漏雨的迹象,想到修缮要花不少钱,就否决了这一房子。
接着又看了看陈举人家的房子,这房子果然崭新,装修也颇为精致,家具一应俱全,院墙也够高,还有个小池塘,柳灵儿很是满意,难怪价格高出这么多。
最后看了看赵员外家的房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池塘比陈举人家的还要大,景色十分优美。柳灵儿很是心动,就是离育德女学太远了些,两个闺女上下学还得有人接送。
柳灵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陈举人家的房子更符合自己的心意。虽然价格高出了不少,但胜在位置好,房子新,房间也够,还有马厩,稍微做些整改就可以入住了。
柳灵儿对周牙子说道:“周师傅,我想买陈举人家的房子,您看能否和他谈谈价格?我也是诚心买,希望能便宜些。”
周牙子笑道:“娘子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陈举人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若是娘子诚心买,价格方面应该能有些商量。”
过了一个礼拜,经过周牙子的一番周旋,陈举人最终同意以950两银子的价格将房子卖给柳灵儿。柳灵儿心中欢喜,当下便和陈举人在周牙子的见证下签订了契约,拿着女户的户帖到官府办理了相关手续。在大虞朝,买卖房屋需签订契约,契约上要写明房屋的位置、面积、价格等信息,还要有买卖双方的签字画押,以及中人的见证。
当柳灵儿拿到那盖着官府大印的房契时,心中满是激动,这是她在这个朝代凭自己努力买的第一栋房子。
房子买下来后,柳灵儿便请了工匠来做一些简单地改变,毕竟房子还是崭新的。茅厕进行了改造,用砖墙围了起来,建了两个茅厕,里面铺了石板,外头做了化粪池,有点像90年代学校里的那种蹲坑,上完大号用水冲一冲。洗浴间则靠近厢房,也做了两间,里面摆放了一个大大的浴桶,旁边还安装了木质的洗浴台,墙上挂着铜镜,地面铺着防滑的青砖。在后院柳灵儿还搭了个棚子,建了座面包窑,马厩也让人好生收拾了一番。
水井也请人彻底清理了一番,换上了新的井绳和木桶,还在井口加装了木质的围栏,以防孩子们不小心掉进去。
院子的布置柳灵儿花了不少心思。她在院子里种上了各种花草,移栽了几棵桃树,还摆放了一个小小的假山。又在院子的一角搭建了一个葡萄架。想到了夏天可一家人可以在葡萄树下乘凉、聊天。
最后,柳灵儿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新的桌椅、衣橱、床铺、被褥,旧的都被她卖了,还有买了些精致的瓷器和茶具,又买了些书画挂在墙上,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给两闺女的房间买了古筝和琵琶,两个书房都买了一副围棋、新的笔墨纸砚。房间里都配了个铜镜。
当一切都布置妥当后,柳灵儿站在院子里,看着这焕然一新的新家,心中满是成就感。不枉她这半个月,风里来雨里去,一做完面包就往县城赶,也多亏了赵子睿前些天己经回来帮忙。买房子的事儿柳灵儿谁也没告诉,想着给他们一个惊喜。
清点了一下存款,还有一千多两,柳灵儿在思索着这后续应该怎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