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杭府新警 > 第130章归途(一)

第130章归途(一)

杭府新城区的晨光透过纱帘洒进厨房时,徐春正往保温杯里灌参茶。灶台上的平板电脑播放着昨夜暴雨的新闻,女主播甜美的声音报道着"翡翠城"楼盘地基被冲垮的消息。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她头也不回地问。餐桌旁看报纸的汤宁摇头,肩章上的金星在晨光中闪烁:"法医说至少埋了十年,但保存状态像是..."

"像是新加坡那些纳米处理过的标本。"徐春接过话头,把保温杯塞进丈夫的公文包,"你下午三点有青少年犯罪预防会议。"

汤晓峰穿着校服冲进厨房,抓起三明治就往外跑:"爸,我的科学课作品!"男孩指着冰箱上贴的告示:今日展示《西湖生态系统模型》。

"记得你答应过的。"汤宁揉揉儿子头发。升任局长后他与孩子约定:不再用任何特殊能力做作业。汤晓峰咧嘴一笑,露出正在矫正的牙套:"纯手工制作!"

门铃响起。分局刑侦队长林峰站在门外,手里拿着沾满泥水的证物袋:"局长,工地又挖出东西。"透过透明塑料,可见是个老式胶卷,上面沾着暗红色污渍。

汤宁的警官证在玄关镜子前晃过——总警正的衔级下,那双眼睛依然是一线刑警的锐利。

翡翠城工地的泥泞中,黄色警戒线围着一具诡异的尸体:面容如生,西装完好,只有脖颈处露出金属光泽。汤宁蹲下身,手套指尖轻触尸体领口。

"防腐处理?"林峰递过紫外线灯。

"不,是停滞。"汤宁调整灯光角度,尸体皮肤立刻浮现出蛛网般的金色纹路,"纳米级休眠状态。"他突然停住,镊子从尸体内袋夹出张员工卡:杭府城建局副局长周明,2009年失踪。

技术员的惊呼从坑边传来。被雨水冲开的土层下露出水泥封存的保险箱,箱面刻着"2010.7.18"——杭府商业银行劫案日期。更诡异的是,箱锁的指纹识别区闪着微光,像是仍在运作。

"叫徐局带ST频谱仪来。"汤宁的声音很轻,但所有警员同时绷首了背——这是当年特别行动队的暗号。

暴雨再次倾盆而下。尸体被抬起时,汤宁注意到他右手紧握成拳。强行掰开后,掌心是个微型蜂巢浮雕,中央嵌着粒发黑的银珠——与刘文昌戒指上的如出一辙。

杭府总局解剖室里,徐春的镊子夹起从银珠中取出的芯片。显微镜显示其结构不像现代电子元件,倒像某种生物晶体。

"这上面有血渍。"她将样本放入分析仪,"和周明指甲缝里的DNA匹配,但不是他的。"

汤宁翻着十五年前的劫案卷宗。监控画面模糊不清,但劫匪搬运的箱子形状与工地发现的完全一致。更蹊跷的是,当年值班保安的证词里提到"闻到金属灼烧味"——纳米单元激活的特征。

"周明失踪前负责老城区改造。"汤宁指向地图,"正好包括..."他的手机突然亮起,是汤晓峰学校的视频通话请求。

画面里儿子举着科学课作品:西湖模型用黏土捏成,水域部分特意标注了七处泉眼。"老师说我做得太详细了,"男孩得意地说,"连防空洞的通风口都标出来了!"

汤宁瞳孔骤缩。七个泉眼位置与当年汤晓峰画的七个光点完全重合!背景音里老师正在夸奖另一个孩子:"莫小琳同学的蜂巢结构也很精致..."

"等等!"汤宁猛地凑近屏幕,"那个女同学叫什么?"

杭府实验小学的档案室,汤宁的手指停在转学生登记表上。莫小琳,父母栏空白,监护人签字是"莫安妮"。照片上的女孩笑得甜美,唯有瞳孔在闪光灯下呈现不自然的六边形反光。

"上个月刚从瑞士转来。"教导主任推着眼镜,"据说父母在国外做科研。"

操场上的孩子们正在放学。汤宁一眼认出莫小琳——她编着精致的发辫,发绳上缀着蜂巢形状的水晶饰物。更令人不安的是,她正和汤晓峰分享同一盒牛奶,两人手腕上戴着同款友情手链。

"爸爸!"汤晓峰飞奔过来,"小琳说她们家地下室有个超大的化学实验室!"

女孩安静地微笑,递过一张画:色彩斑斓的西湖下,七个发光点之间连着金线,组成把钥匙的形状。画纸角落写着"送给汤叔叔"。

回程车上,技术科发来报告:芯片里存着段1995年的实验录像。汤宁点开视频,年轻时的刘芸出现在画面里,她正在给七个孩子注射某种银色液体。镜头扫过实验室日历:1995年7月18日——银行劫案前十五年,同月同日。

徐春的电话紧接着进来:"周明指甲里的DNA有结果了...属于莫世勋的私生女。"

后视镜里,莫小琳仍站在校门口目送警车离去。女孩举起右手,做了个类似拉钩的手势,无名指上的银色戒指在夕阳下刺得汤宁眼睛生疼。

翡翠城工地连夜挖掘出更多证据。汤宁站在雨中,看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从水泥块里取出第二具尸体——穿着老式银行制服,胸口别着"值班经理"的名牌。

"死亡时间确实是劫案当天。"法医抹去脸上雨水,"但尸体保存状态和周明一样。"

徐春撑着伞过来,手里拿着刚解密的文件:"2009年周明负责审批的文件里,有翡翠城地块的变更记录。原规划是...地下七层停车场。"

汤宁突然想起儿子今天的画。七个发光点连成的形状,不正是地下七层的平面图?

解剖室来电说在值班经理胃里发现了微型胶卷。当放大影像投射到指挥部屏幕上时,所有警员倒吸凉气——那是1995年实验的完整名单,七个孩子中赫然写着:莫安琪(ST-6)、刘芸(ST-7)、以及一个被涂掉的名字,只能辨认出"ST-1"的编号。

"局长!"林峰举着还在滴水的平板冲过来,"工地东侧又发现..."

他的话被刺耳的电子音打断。平板自动播放起一段视频:现代实验室里,穿白裙的莫安琪正在调试神经再生舱,而她身后站着个戴渔夫帽的老人——尽管低着头,那轮廓分明是应该己经死亡的刘文昌。

视频最后五秒,镜头转向某个培养舱。里面漂浮着个小女孩,胸口贴着"ST-0"的标签。当女孩转过脸时,汤宁的保温杯掉在地上——那是幼年版的莫小琳。

暴雨中的工地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时,汤宁看到警戒线外站着个打红伞的身影,伞沿抬起露出莫安妮微笑的脸。她做了个"嘘"的手势,指向自己耳朵——那里戴着与汤宁同款的警用通讯耳机。

"游戏开始了,汤局长。"她的声音同时在所有警用频道响起,"这次没有蜂巢,没有纳米单元...只有十五年前就该曝光的真相。"

[未完待续]

错乱章节催更!